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当前,各民主党派中央正在部署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在民革十三届十四次中常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强调,民革全党要深入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民革党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广大民革党员深刻认识民革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初心”,深刻理解“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时代要求。近日,民革中央机关启动读书学习活动,并印发读书学习活动方案,要求乘着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营造人人在读书、处处有书香的良好氛围,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民革履职能力和水平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推动者之一,李大钊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也是一位酷爱读书、善于读书的饱学之士。李大钊在其毕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把读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读书应以积极目的为指引
确立清晰而积极的读书目的是李大钊读书思想的首要内容。李大钊的读书目的以求知明理、踏实做人为起点,以践行真理、爱国救国为目标,以世界解放、人人自由为终极关怀。
求知明理、踏实做人
通过读书学习从而实现求知明理、踏实做人是李大钊读书目的中第一层级的价值诉求。李大钊向来高度重视读书学习对于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治学“乃是为人生修养上有所受用”。
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对他进行启蒙教育时就把读书治学以修身明德的种子播撒到他的心田,他教育李大钊从小应懂得“做人之道”。在幼年启蒙时期读书立身之道的基础上,随着其读书实践的进一步丰富及其读书理念的不断完善,李大钊的读书目的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即由中国传统士人的修身论转变为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以新式科学文化知识为文化观照下的自身学识与涵养、人格之提升。
李大钊从自身的读书实践及感悟出发,强调读书是有为之士追赶时代脚步的重要途径。李大钊指出,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有些人由于走的步子稍微慢了一点,就赶不上进步的潮流,成为了过去的人。他在对过去之人表示伤感、怜惜和悲痛之情的同时,提出有为之士应坚持与时俱进之态度,在读书学习方面体现时代性。
除了通过读书紧跟时代步伐外,李大钊还强调个人政治素养之提升也需要以读书学习为基础。他在《政治对抗力之养成》中提出要形成与专制势力相对的政治对抗力,就必须“应时势之要求”,通过研读进步理论提高觉悟,“自振独立之精神”。李大钊不仅注重通过读书学习获取个人发展动力,还鼓励青年学生重视读书学习对自身价值提升的关键性作用。在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期间,李大钊就大力鼓励、支持青年学生利用假期阅读书籍。他积极为青年学子创设读书好学的有利环境,延长图书馆开馆时间并在图书馆开设多处阅报室,订购较完备的中外各报,且为方便广大师生阅读学习进行定期互换陈列。
践行真理、爱国救国
李大钊主张之读书目的以明理做人为其起点,继而发展到以读书学习中获取真理指导社会实践、实现爱国救国的价值诉求。
李大钊的读书目的逐渐由提升个人能力向解决社会问题转变,积极以读书学习中所寻真理投身改造社会、再建中国的伟大斗争洪流。青少年时期的李大钊发奋读书、刻苦学习为的是通过专注于读书从而寻求救国救民之良策,如他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显而易见,随着李大钊对民族危亡认知的不断深入,他在读书目的方面逐渐地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解放的伟大使命连在一起。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和东渡日本读书学习时,李大钊早已看到国家的“隐忧”,并表现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李大钊到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之目的在于“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1913年,李大钊得到朋友资助,东渡日本留学,他最初留学日本的动机是希望在学业方面继续深造,力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文化而找寻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出路。
李大钊还不断鼓励号召广大青年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爱国救国中发挥读书学习的重要作用。李大钊在《知识阶级的胜利》一文中指出,知识阶级通过自身读书学习、宣传鼓舞民众能够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李大钊鼓励青年学生要遵循自己的理想、顺应自己的情感以表著于政治,发挥学术才能助益于社会,力图唤醒沉湎于社会问题中的青年学生以及未来无限的新青年。李大钊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青年在开始活动之前应先确定方向,还建议青年应该在寂寞的方面活动,不要在热闹的方面活动。“寂寞日子”并不是苦境,而是一种乐境,是一种真趣味、真光明。此外,李大钊阅读其友慕韩《国体与少年》一书之后,认为读此书可鼓舞有血气的青年以及老人,激励青年与老人共同燃起“拥护国体的责任与希望”。
读书要以有效方法为保障
李大钊一生博览群书、著述等身,不仅因为他热爱读书,更因为他掌握了诸多读书学习的得当方法。
读思结合
爱思考,爱发问,是李大钊幼年读书时已有的特点。对日常遇到的问题,他从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李大钊读书学习时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
李大钊读书时始终保持清醒独立的判断和辩证严谨的思考。这一态度在他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得以充分体现。他最初认为马克思把阶级活动归于经济自然发展的范畴之内“终觉有些牵强矛盾的地方”,但他对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却认为“纵有这个夸张过大的地方,于社会学上的进步,究有很大很重要的贡献”,之后更是毫不掩饰称赞道小小的瑕疵“不足以淹了他那莫大的功绩”,可见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盲听盲信,而是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后来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信仰。
李大钊在面对当时的中国境遇与世界变局时能够拥有超前的政治格局与眼光,超越了民族与阶级的界限,认为中国的耻辱与民族的仇敌不仅仅是抢夺山东的日本人,还应看到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耻辱,即现在的世界仍然是强盗世界,强盗世界中的一切强盗团体、秘密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全体国民的仇敌,提出国人的三大信誓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可见李大钊在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已经初步掌握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分析当时的世界大势。
读以致用
在李大钊看来,不能单纯为了学而学,漫无目的地读书学习最终只会一无所获,应该踏踏实实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去,让理论知识在接受实践检验的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得以发展。
李大钊坚持学与行结合,“凡是一种学问,或是一种知识,必于人生有用,才是真的学问,真的知识,否则不能说他是学问,或是知识。”李大钊在与胡适进行“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曾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我们应把科学的理想与主义运用到实际的政治与方法中,便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李大钊认为既要认定自己的主义,用它作材料、作工具,以进行实际的行动;又要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更多人都能用它作材料、作工具,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李大钊在读书与学习时不唯书、不唯上,而是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读书须以科学原则为遵循
读书原则是指导、规范读书实践活动的基本遵循,对读书学习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行为引导作用。
实事求是
读书必须以所处时代为现实根据,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李大钊坚持读书不唯书、反对死读书。李大钊认为,读书学习乃至各种运动都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情况,不能空谈大话。李大钊提出读真书的重要性,“一个学者一旦成名,他的著作恒至不为人读,而其学说却如通货一样,因为不断的流通传播,渐渐磨灭,乃至发行人的形象、印章,都难分清。”李大钊在阐述了古往今来诸多名人学者的思想学说被滥用、而鲜有人去认真阅读他们的书籍之后,强调应该读真书、寻真理,既要踏踏实实地读书钻研,也要在掌握知识后脚踏实地地投入实践。
李大钊对于历史文化的研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历史实证中探究知识真理。“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李大钊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进行内化吸收,形成经济决定思想、思想观念随经济基础变动的唯物史观,指出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和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读书学习作为精神层面的实践活动,也必须以社会实际和经济基础为根本支撑。李大钊肯定读书学习之重要性,但又明确指出学习知识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必须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基础。
辩证批判
李大钊倡导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应保持辩证思考的态度。李大钊在《真理之权威》中表达出自己读书学习的鲜明立场,即“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李大钊评论马克思的学说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的产物,他仍是保持理性客观的头脑对待马克思主义,认为今人既不能用这一种学说去解释和应用整个社会,也不应抹杀它的合理内容和时代价值。李大钊提倡在读书学习之时,在评论采纳他人的学说之时,应该牢记每位思想家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同时也要加以与自己的时代环境进行对照关联,用辩证、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
李大钊坚持理性辩证的读书态度。他在《宪法与思想自由》中论述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者孔子之价值所在,在肯定孔子学说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应理性全面地研读孔子及其思想,汲取孔子学说中有利方面以助益于个人的德行修养。
读写并进
在其读书实践中,李大钊总是将自己在读书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重视灵感与思索的重要性,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系统化,并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做到读书与写作相结合,在大量写作中进行更深度地思考。
李大钊一生著述等身,留下诗文600多篇,150余万字。如此庞大的写作量都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读写并进的成果。例如,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以读促写,读写并进,积极给《甲寅》投稿,并且主动参加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和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斗争,撰写、发表了多篇著名的文章,如《警告全国父老书》《民彝与政治》《青春》等,又如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开始将目光投向俄国,投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读写并进中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等等。
结语
李大钊的一生是勇于探索的一生,更是坚持读书学习的一生。在终身读书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李大钊形成了其独特而丰富的读书思想,强调读书首先应以积极而明确的目标为方向指引,并以有效的读书方法为根本保障,同时还应遵循科学的读书原则。
通过营造全党、全民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风气,必将在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伟大进程,切实提升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之伟大征程中发挥重大的历史作用。
(作者:谢忠强 贾浩楠,分别系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