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人见人爱苏东坡
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很少有一个人能够像苏轼这样在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的领域内全面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
所有有才情和大爱的人,都值得被仰慕。
他们受苦我会心疼。读到杜甫:“到处潜悲辛。”我会心酸。
读到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心有感慨。
苏轼的诗词格调旷达和婉约兼而有之,大部分读起来都很快意。
有那么一首悲戚的词,我读了没忘。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最后几个字如此无奈,洒脱如苏轼怎么会感觉到自己营营一生。豁达如他,怎么会说出这么自负悲观的话呢?也许只有在夜阑人静,醉酒之后,面对滚滚江流,呜咽江声,苏轼的内心深处才会涌现悲哀自怜之感,平常不会。其实我心中苏轼先生不是这样的,你没有营营,你的一生所为,你的品格,让后人仰之弥高。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句话,《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人间有味,是清欢。他一直具有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宦海沉浮属平常,可他的人生是一落再落。
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后来的人生又是极其坎坷不平的,一生屡次遭贬。他曾写诗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谪到黄州、流落儋州、远贬惠州,人生冷暖,世情寒薄,他已尝遍。身处逆境,泰然处之,是苏轼的风范。他拥有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清旷的一生。
被贬黄州
◆邂逅东坡,雅号东坡居士。
11世纪那个慷慨收留了苏轼的黄州是个萧索之地。北宋将州的等级划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中下、下八个等级,黄州为最末端“下州”。
公元1080年,43岁的苏轼因上一年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刚到黄州,生活上陷入了困境,俸禄微薄,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暂居定惠院里,一家大小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
马梦得与苏轼是旧相识,当时在黄州担任通判,他请求黄州太守徐君猷,将黄州东面的几十亩荒地拨给苏轼。那本是一块荒芜之地,徐太守很快就答应了。
苏轼亲自躬耕,周围的老百姓也有不少前来支援的。开垦荒地,种上了蔬菜和粮食作物,还栽上了树。他汗流浃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闰之则在一旁打下手,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至此,苏轼一家有了安身之所,解决了衣食之忧。
苏轼在《东坡八首并序》中说:“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马梦得的家人很害怕,说:“你跟苏轼走得这么近,当心惹祸上身!”马梦得说:“我是他朋友啊,这时候我不帮他,还有谁能帮他?”
苏东坡深知自己给马梦得带来了拖累、麻烦,苏东坡一生洒脱不羁,不喜欢说客套话,唯独对马梦得说:“希望将来,能以涌泉相报。”
苏东坡在《东坡八首并序》末尾,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朋友马梦得:“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苏东坡的幽默风趣,真是让人莞尔,诗中对自己的老朋友调侃:“马梦得和我相识二十年了,帮助自己,是希望得到千倍的回报。”他还不忘自嘲:“马正卿这么帮助自己,这不是龟背刮毛,得不到好处吗?”
◆"东坡雪堂"
东坡这块土地上挥洒了苏轼的汗水,让他体会到日出而作的安宁。苏轼对那片曾经长满荒草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赞扬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而坚硬,感喟自己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一块东坡地可以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
辛苦一年后,他在东坡营造了五间房舍,当时正逢大雪,皑皑白雪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作堂焉,号其正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他在墙壁上描绘一幅有森林、河流、渔夫的雪景壁画。苏轼俨然成了在东坡上种地的农民,成了在雪堂吟诗作赋挥毫作画的艺术家。
据弘治《黄州府志》载:“东坡故居在今县学东。宋元丰三年苏轼为吴兴守,谪黄州三年。故人马正卿为守,以故营地数十亩与之,是为东坡。以大雪中筑室为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躬耕东坡,居于雪堂,怡然自乐,快意人生。有道是: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苏轼眼中东坡雪堂初春的情景,宛如陶渊明的斜川之游情景般,因有此作。苏轼认为只有他和陶渊明能做到梦中清醒。他崇拜陶渊明,却不逃避现实。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有辛酸也有释然。因为其深厚的儒家学识的忠君思想,让他心系庙堂,使他做不到彻底放下。他用一颗宽阔的心,坚实的肩膀,坦然自若地面对自己的处境。
在给好友孔平仲的诗里写道:“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如今他已然成了农田耕作的农夫
苏轼在这个阶段可以说过上了一段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遇到久旱不雨,他会心急如焚。这种心态,这种情景,在他的《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中,有着痛快淋漓的描述:“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当大旱逢甘霖,他又会欣喜若狂:“沛然例赐三尺雨,造化无心怳难测。……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朴实可爱的模样,入心的农夫,原来是我们的苏轼先生。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收获后,四邻朋友前来相助。大家知道他囊中羞涩,都是无偿的帮助。放逐之人,可在黄州却从来没有人以另类的眼光看待他,都把他当做当今天下最有名的诗人来追捧。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就是他的铁粉。在生活上尽力相助,徐大受去世之后,苏轼专门替他撰写了《徐君猷挽词》。
苏东坡曾对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完全的放下身段,与当地的百姓亲如友人。在给好友李之仪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识。”
他布衣草鞋,乘一叶扁舟,行走游弋于山水之间,与樵夫渔翁相处怡然,畅怀饮酒后,常常被一些醉汉推推搡搡,口出不堪谩骂之词,他毫无怨怼之态,而以此暗暗自喜,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名闻京师的苏轼。
他真的成了一位“求田问舍”的“田舍翁”了,如他所说:“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他乐意做个农夫,忙的是置田躬耕之事。
◆黄州趣事,河东狮吼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在黄州,苏轼有个好朋友叫陈慥,他闲时到陈慥家里作客,两人相谈甚欢,经常一夜无眠,“龙丘居士”是陈慥的号,龙丘居士好可怜,经常跟我谈佛法一谈谈到深夜不睡觉,突然(陈慥)夫人一声吼,吓得手杖落到了地上。
从此就有了“河东狮子吼”这则典故。陈慥的夫人是山西人“河东柳氏”,“狮子吼”来自于佛经中佛祖演说佛法“声大如雷如狮子吼”,说明佛法大无边。
苏轼不仅很谐趣,最重要的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通透圆润,不生硬、不僵化。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气与快哉风相会,这该是什么样的胸襟和风范呢?心中有正大豪迈、吞天吐地的浩然之气,一定会有千里快风排除一切烦忧 。不仅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境,还消除精神世界的不快。
公元1082年,也就是他谪居黄州的第三年,他往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察查一处田产,可途中遭逢大雨,“同行皆狼狈”,唯有他“吟啸且徐行”作《定风坡》:“……回首向来萧瑟处,……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来苏轼醉卧在雪堂的榻床上。回首宦海仕途的风雨过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给李常去信说:“何乃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需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怜,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于造物。”处此困顿逆境中,也只有苏轼这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人,才能有此豁达洒脱的情怀。
◆爱美食的苏轼
在苏东坡的人生中,除了诗词之外,最爱的莫过于用捕捉美好的眼睛,发现美食,并且亲自动手做吃的,任凭宦海沉浮,即使是灰暗的岁月,亦能闪烁着幸福之光。人生有味是清欢,就是在苦日子里活的有滋有味。这在君子远庖厨、男权至上的时代,可谓是特立独行的。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每日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肉赋》
只有真爱,才能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颂歌:
把锅洗干净,放些水,燃上柴木、杂草,控制火候,文火微炖最佳,然后就等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去催它,火候足了,味道自然鲜美。黄州这样上好的猪肉,价钱便宜得跟泥巴一样,有钱人不肯吃,老百姓又不知道怎么烧好吃,每天早晨起来打上两碗,自给自足,吃得开心,才不管别人怎么想。
猜想一下炖煮猪肉的方法,何尝不是苏轼对待人生的态度呢?
政敌化干戈为玉帛
王安石、苏轼两人因缘际会于北宋那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年代,身不由己的卷入了党派之争。政治上的背道而驰,是两人在官场上针锋相对。
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时,王安石已退居江宁,仍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苏轼从黄州移官汝州之时曾赴江宁,二人野服相见,把臂言谈,相处三十多天才依依不舍分别,王安石多次感叹几百年才能出这么一个人物啊!
事实上,两位集文学底蕴和政治卓见于一身的风流人物,从未成为真正的敌人。二人的初衷无非都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王安石与苏轼,相互敬佩,相互欣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文人相亲”的典范。
1093年被贬惠州
绍圣年间,苏轼被贬到岭南惠州,他听当地人说离此不远的广州只能饮苦咸水,在春夏季节有很多人得病。有钱人出钱找人挑山溪水,穷人就没法了。苏轼几次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广州太守王敏仲,建议他在广州城外的蒲涧山滴水岩下开凿一个大石槽盛山泉,然后用大竹筒接通相连当输水管道,将山泉引入广州城里,并还介绍了筹措维修资金等办法。据史载广州是古代中国第一个拥用自来水设施的城市。
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是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他对这一切安之若素。
他有两句诗写道:"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即使身处遭人唾弃的岭外之地,也不因此而丧志,仍旧悠然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苏轼有一双善于发现美食的眼睛,有美食的日子,总不会太难过。
苏轼在《与子由弟四首(之四)》中写道: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惠州这个地方太穷了,有一天街市上杀了只羊,我是犯官,不能跟达官贵人抢羊肉,于是就跟杀羊的人说给我留些羊脊髓的肉,这个部位的羊肉一般没有人买。然而羊骨髓真好吃呀,骨缝之间有细嫩的肉,中间还有骨髓,用水煮到微熟,用酒渍一会儿,再撒点盐放在火上慢慢烘烤,烤到骨肉微焦,就可以吃啦!我吃羊脊髓肉的时候,竟然吃出了海鲜的味道,只不过我吃得那么高兴,家里的小狗等不及了,都很不高兴。”
后来,这个羊脊髓有了一个相当霸气的名字:羊蝎子。
除了羊蝎子之外,苏轼还痴迷上了另一种小清新的食物:荔枝。
虽然惠州这个地方这么偏僻荒凉,但是气候暖,四季如春,天天都有新鲜的枇杷和橘子,尤其是荔枝,特别好吃,如果能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一辈子都待在岭南!”轻松的笔调中,透出的是独立不倚的个性。
1097年被贬儋州
不料京城朝廷的奸人仍不肯罢休,再度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于他。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苏轼认为自己此去再无生还的可能,把一家人都安顿在了惠州,只带了子苏一起渡海。
儋州就是现在的天涯海角。那时是一个人迹罕至,瘴疬丛生之地。而苏辙当时则被贬在雷州,两地间隔着海峡,两人要分手时,苏轼还打趣说:"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儋州的生存环境比黄州惠州更为荒凉,儋州之地“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苏轼曾在《纵笔三首》中用“北船不到米如珠”来形容儋州生存环境的恶劣,他“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苏轼为了糊口,他连酒器都卖掉了。常以红薯紫芋充饥,为了能让日子过下去,苏轼向儋州太守要了一块官地,自给自足。
这一段时间他最爱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苏轼还常常带上个大酒瓢,在田野里边唱边走,作诗自娱。还结交了不少农夫朋友,闲了就去串门,跟野老饮酒聊天,还常常给乡邻看病开方。
然而朝廷听说苏轼居住的是公房,立刻把他驱逐出去,好在苏轼人缘不错,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帮助他盖了五间草屋,勉强遮风挡雨,苏轼还给草屋起了个名字:桄榔庵。
这么恶劣的生存环境,苏轼却自得其乐,修身养性读书作文。苏轼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儋州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之前的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除了读书作文、除了为当地百姓做事以外,在儋州这么一个荒凉的地方,苏轼却挖掘了一大美食:生蚝。
他给幼子叔党写信道: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读来让人莞尔一笑,本是心疼,也会忍俊不禁,每次都要告诫儿子不要说出去:“记住,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是我们苏家的秘密,万一被北方那些人知道了,跑到海南来抢我的,分我的生蚝怎么办!记住,一定要保密!
纵观苏轼的所有诗文,他赞美过河豚、赞美过芦蒿、赞美过竹笋、赞美过猪肉、赞美过荔枝……唯独没有提到过生蚝,难道要保密这件事是真的。
四百多年后,晚明官员陆树声在其小品《清署笔谈》中倒是记述了此事: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徒,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徒,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难忘而坎坷的日子里,苏轼用他独有的生命态度缔造情趣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旷达的心境创造出属于他的人间烟火气。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然而到了老年回忆自己的过往,他最怀念的仍旧是被贬谪三洲的那些日子,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既是自嘲,亦是自我肯定,在无数个悲凉孤寂的日子里,苏轼用自己的乐观豁达来面对那些世事的苦难与悲愤。
正如《老饕赋》的最后一句: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满腹的不合时宜
他的洒脱是世人都知道的,何来满腹的不合时宜呢?
此典出自《梁溪漫志》:“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不合时宜原指苏轼既不赞同王安石的新法变革,又抨击旧党执政后的政治腐败,因此不容于新旧两党的局面。
苏东坡生性放达,率真洒脱,一生保持特立独行、潇洒自在的姿态。这句“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话,明贬暗褒,苏东坡默然自许,也颇为自得。捧腹大笑,自嘲也是豁达。
为什么就朝云懂他呢,我想是因为苏东坡的诗词都由朝云来吟唱,他的心声也都在诗词中。从他的诗词中可以感受他的伟大抱负、他的大起大落、他的忧心、他的喜悦、他的通透。甚至他的天真烂漫,他的不合时宜朝云都能体会。
苏东坡的“一肚子不合时宜”,是一种人生性情,是一种自在人格,是一种独立原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正是这“一肚子不合时宜”,既让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曾贬谪和浪迹数十地,但这也成就了苏东坡丰富多彩的人生,给世人留下诸多的千古绝唱!
满腹的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只有苏轼最能相宜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一种孤独又凄凉的流放和清旷人格的体现,它也包含了苏东坡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凸显了苏轼坚守己见性情中人的人格魅力和儒家的积极进取与怀抱天下的志向。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彰显出生命被贬黜,也可以旷达待之,天才之火不因境遇而暗淡的魂魄。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苏东坡一生都是性情中人,就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人。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轼以他亲身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种人格精神的标准。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把苏轼超然物外,达观自我,关注民生的精神很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轼缔造的古代读书人最为健全、圆融,也最为后人仰慕的一种文化人格的模式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阐扬了他总能在残酷现实的夹缝中呼吸新鲜的空气,寻找自适的欢乐。”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完美地体现了文人的可爱、可敬之处。他成熟的思想,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悲天悯人的情怀,成就了他的诗文。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不落世俗的窠臼。
不合时宜和人间有味是清欢,让我们看到了宦海沉浮中竟不修圆滑,不谙见风使舵,不懂手腕为何物,还保有一份赤子之心的人。
与他同时代的大家,欧阳修浑厚通圆,王安石执拗强硬,曾巩谨慎平实,他父亲沉敏持重,他弟弟韬光养晦,唯他“一肚子不合时宜”。
如果苏轼“一肚子合时宜”,那他就不是苏轼。
仰望苏东坡的肩膀 那是一座山
政事艰难,满腹的不合时宜,他勇敢面对宋朝那个当时摇摇欲坠的社会境况。就像鲁迅说的真正的勇者是敢于直面生活的苦难。豪无躲避的承担,说的就应该是苏轼这样的大人物,真正的大家。
在不合时宜的官场中,为百姓谋福利。生性的旷达开阔通明又让苏轼保持着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人生态度,所以苏轼是幸福的。睿智的人给自己以幸福,给百姓以福利,也给后人以典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生坎坷,一贬再贬,越贬越低。越贬越远。他这一生共在 14 个州县担任过职务。
调任杭州通判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浙江)等地,任知州县令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知登州(今山东蓬莱)赴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任宁远军节度副使,再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再贬至儋州(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廉州--今广西合浦县,舒州---今安徽潜山县,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卒于常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他将像一只离群的鸿雁,在宋王朝的版图里四处飘零。在被贬的这些年以己之力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在杭州,他赈灾、浚湖、开河、引水,忙得连除夕之夜都顾不上回家;
在密州,他带领农民扑杀蝗虫,还斋戒吃素,祈求蝗灾早日消除;
在徐州,抗洪抢险,他卷起裤角,掘土筑堤,在最前线坚守了两个多月;
即使是被驱逐到了惠州和儋州,他传学于海南学子,在此之前,隋、唐两朝长达 326 年的历史中,海南没有出过一个举人或进士。从此以后,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 767 人,进士 97 人无定所的苏东坡依然心心念地指导百姓用竹筒建造“自来水”系统,还挖井、劝耕,推广“秧马”和“水磨”。
他第一个把狱医制度引进监狱,于是生病的犯人们有了被救治的机会;
他奔走呼吁,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孤儿院,偏僻的黄州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据《东坡志林》记载“近闻黄州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初生便于水盆中浸杀之,江南尤甚,闻之不忍。”那些原本生下来就要被溺死的婴儿,从此可以在“雪堂救儿会”的资助下长大成人;
瘟疫肆虐,他寻觅药方,筹建安乐坊,“三年医愈千人”,这是中国第一家官民共办的廉价医馆。
爱民亲民,造福于民,为民请命,体察民心,融入于民。
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到海南。执着的挂念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朝廷待他不好,他从来待百姓不薄,用他的肩膀撑起“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豪情壮语。
一生宦海浮沉,数遭贬谪,饱经忧患拂逆,均以坦荡荡之胸怀处之,人性愈趋温和厚道,古今鲜有出其右者。
后人仰之弥高
林语堂:“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余光中说苏东坡是比李白杜甫有趣的人
康震:“苏东坡过得快乐,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
廖保平:“他太丰富了,他的个性急躁热诚,喜怒于形;他的思想混杂儒道佛,他的诗文绚丽多姿。他把这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文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余秋雨眼中,一个倒了霉的大学者、大诗人,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照出了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有那么多丑恶的灵魂显影,反倒衬托出被诽谤者的高风亮节。
结语: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也”,丈夫之气一何状也,这是在给苏轼的一生做了一个再没有过的评价。
我们执着地喜爱着苏轼,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充满感染力的智慧人生让人仰之弥高。
以我对苏轼的喜爱与崇敬无以言表,借他家乡老百姓的话语来说:“苏子瞻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草木精华的化身。”
他的一生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抵达了生命的极致。——人见人爱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