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头条带你乐享河北#
孔子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泱泱华夏, 五千年文明,足以让我们自豪和骄傲。在中国历史的星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群星闪烁。然而,最耀眼的那颗星非孔子莫属。
孔子不仅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
他的智慧无异于一轮太阳,照亮人类的文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宋人对孔子的评价不无溢美之处,但也不是刻意的夸张。美国建国初期的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杰斐逊宣称:《独立宣言》中关于“人人获得天赋若干规定而不可转移之权利”的条款,是来源于孔子的思想。法国的《人权宣言》郑重引用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句话,被西方学者推崇为做人的黄金准则。
孔子见老子
也许有人认为,时代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孔子的思想言行已与我们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我们不必要再向历史的老人讨生活了。然而,我们说:否!孔子的学说是一颗“恒星”,光芒历久弥新。
孔子的学说,对我们今天,乃至明天的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聚巴黎,他们向世人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其实,孔子的学说,就是一门做人的学说、生活的学说。一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人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做事。《论语》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个体乃至全人类的生存智慧。
今天我们不妨走近孔子,从现代生活的视角来探讨孔子的智慧,使我们的人生旅程不至于迷失方向。
孝悌之道,百善孝为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美,社会就会有序稳定。孔子主张孝悌。孝,为孝敬父母,悌,为敬爱兄长。后世孝悌连用,指孝敬长辈和友爱兄弟姐妹乃至朋友。
孔子强调做人第一,学问第二。他说:“弟子们无论在家或外出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又诚信,广泛关爱民众,并亲近仁德,然后有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
孔门弟子
百善孝为先。家无孝子,则社会无仁人,国家无忠臣。然而,如今“孝子”一词已经变异。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实秋已经说过:“‘孝子’,就是孝顺儿子。”梁先生的幽默中含着辛辣的讽刺,讽刺了中国家庭当时的不正常现象。
这种现象,于今愈演愈烈。如今多少家庭的孩子成了“奴隶的儿子”!因为父母变成了“儿子的奴隶”!对中国家庭人际关系的描述,目前,有人比梁实秋先生的说法“更上一层楼”:中国家庭中,媳妇像婆婆,儿子像老子,孙子像爷爷。反之,则婆婆像媳妇,老子像儿子,爷爷像孙子。为人父母,从受孕开始,就为儿女谋幸福。好不容易儿女成人了,又为儿女的儿女操心。试看幼儿园、小学门口,有多少老人接送第三代!说不清多少父母抱定“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宁愿自己打工受苦,甚至卖血挣钱,供子女挥霍。“啃老族”遍及神州,着实令人扼腕。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原本用于国家与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现在借来描述“孝顺”子孙的父母们,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有鉴于此,我们急切呼唤:“孝悌归来兮!”
孔子对孝悌行为评价极高,他把“孝悌”视为仁之根本。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我们不妨引申言之:“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欤!”木无本不活,人无本不立,一个不孝不悌的人,是被人类所不齿的。
孔子树立了一个孝的典型,那就是他的得意弟子闵子骞。闵子骞母亲早逝,父亲续弦。后母不慈,偏爱自己生的两个孩子,对闵子骞百般虐待。闵子骞忍气吞声,从不向父亲诉说。后母给自己孩子做的过冬衣服里面用的是丝棉,而给闵子骞做的棉衣中用的则是芦花。闵子骞明知此事,却忍气吞声。
一次,父亲因事发怒,鞭打闵子骞,衣服破损,芦花露出,后母的虐待行为才露馅。父亲气愤至极,决定休掉妻子。然而闵子骞却劝阻父亲休妻。他跪求说:“现在是兄弟三人一人受寒,母亲被休后会三人受寒。”父亲听了大为感动,打消了休妻念头。后母知道后也深受感动,从此改变了恶习。
孔子推崇的舜,也是个孝悌的典型。据说尧之所以能够把帝位禅让给他,就是因为他生性至孝。舜的生母死得早,其父再娶,生下了一个儿子傲慢无礼,舜的后母忌妒舜聪明懂事,在丈夫面前多次编造谎言说舜的坏话,使得父亲几次想杀死他。尽管这样遭受父母的虐待,舜居然毫无怨恨之情。依旧力尽孝道,小心服侍父母亲,尽心照顾异母弟弟,只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独自向天而泣道:“苍天啊,我对父母的孝心,是否做得不够呢?为什么父母不喜欢我呢?”
有一次,舜到粮仓上修补漏雨的地方,后母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烧死他,舜用两顶斗笠护住身体,如同两只张开的翅膀,使得自己从房顶上跳下来,能够安然脱险。还有一次,后母让舜挖井,当舜挖到深处的时候,后母又把大石头推到井里,想把舜闷死在里面,这一回,舜又从事先挖好的暗道逃了出来。一次次地遭受这样的陷害,舜依旧没有怨恨父母,还是尽做儿子的孝道。
农作,养老图
在那么久远的年代,人类的进化程度还仅仅停留在填饱肚子的阶段,舜的孝心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从而得到氏族中人的钦敬和拥护,舜的名声也得到传扬。传说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以至于他在历山务农期间,大象替他耕田,小鸟给他锄草。终于,他的孝心也感动了他的父亲和后母。慢慢的,父母知道了舜的一片孝心,对他的态度也转化为慈爱。
当时的首领唐尧听说舜因为孝心而得到氏族人的拥护和爱戴,就任用他做了宰相,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到了晚年,便将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此后,舜在位的四十八年中,敬老如亲,爱民如子,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圣君。
孔子不仅主张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还要精神上赡养父母,即对老人以礼相待,表现出应有的尊敬。他主张对父母“生,待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孔子三岁丧父,后随母亲离家迁到曲阜阙里定居。他小小年纪便懂事知礼,奉母以孝,母亲病逝,他为了“葬之以礼”,决定将母亲与父亲合葬。然而,却不知道父亲坟墓的确切位置。发丧之日,他把母亲棺材停于交通要道,遍询过往来人。终于,从輓父之母那里得到父亲坟墓的准确信息,完成了父母合葬之礼。
父母老了,需要赡养,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某种程度上,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老人的关爱需要领会,老人的寂寞需要慰藉,老人的爱好需要尊重,老人的唠叨需要倾听。只有如此,才堪称为“孝”。抛弃精神赡养,纵使物质供养丰厚,也与饲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孔子如是说。
孔子主张子女要“千方百计”侍奉父母。孔子还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我们要关注父母的年龄,不仅要为父母健康长寿而高兴,更要为父母年事已高,余生无多而担忧。孟武伯一次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
孔子说:“父母惟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给父母制造不快,除非因自己生病,不应该有让父母忧虑之处。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健在,子女不要出远门。如果必须要长期出门,也要有一个确切的地方,以便万一有事好通知。
这句话是在两千年前的农耕时代说的,那时交通、通信工具还不发达,作为一个孝子,理应如此。
《康熙南巡图》中的儿童游戏
专家的研究成果也表明:精神赡养对于老人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摩根曾对纽约的退休老人作过调查,经常受到子女或晚辈看望、宽慰的老人,比那些很少被看望、宽慰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对身心健康颇有裨益:由于心情舒畅,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处于良好的水平,因而能够延年益寿。反之,那些得不到晚辈的敬重、晚年孤独者,容易产生不良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对很多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精神赡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是人口老龄化现象愈来愈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增加,社会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人口中的老年人比例也愈来愈大。有些家庭,一对年轻夫妇,却要承担四个乃至五六个老人的赡养义务。这些老人们需要得到子女儿孙的关心、宽慰,而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那些年轻的子女们为事业奔忙,很少有时间与老年人相处。他们有时拿出“票子”,解决物质问题,至于精神赡养问题,则无暇顾及。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他们是有“暇”阶层,但他们认为,只要给足了生活费就够了,至于其他问题,则无需多虑。有一篇小说,讲的是儿子成了著名企业家,经常出差,没有时间与寡母吃饭谈心。寡母精神寂寞。一次,儿子出远门,临走时关照母亲喂养好狗。母亲迁怒于狗,把狗拴起来,不给吃不给喝。狗饿急了,挣断绳索,把女主人当作了美餐。儿子出差回来,看到惨状,悲痛欲绝,然而,悔之晚矣!
基于这种现实,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孔子的主张,要求子女高度认识精神赡养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自觉性。一个村干部在村民会上对年轻人讲:“你们对待父母应该像对待儿女一样。
”这是一句深含哲理的话。试看今日之中国,有谁不爱子女如命?如果每个人都像爱子女那样来爱父母,不仅关心其物质需要,而且关心其喜怒哀乐,百般讨好,百般满足,那么,老年人赡养问题,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就迎刃而解了。
1999年春节晚会,《常回家看看》一下子唱红神州;2014年春晚,王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了?》配以网友大萌子与父亲二十多年的合影,让电视机前多少观众在除夕晚上潸然泪下,原因何在?就在于它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好感情,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回家看看,是一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
在孔子孝道的影响下,中国孝子代有人出。大家熟知的如王祥卧冰、岳飞孝母、花木兰代父从军,等等。当然,更有一些无名氏在默默地演绎着孝敬之歌。
据说,有一个年过花甲的儿子有时受老父亲体罚。一次,父亲又动怒用拐杖打了他。他被打后号啕大哭。父亲看了大惑不解。因为往日儿子即使被打,仍笑颜不改,今天为什么一反常态呢?于是他责问儿子,儿子无奈只好以实相告:“父亲大人以往打我,我疼痛难忍。而这次打我我却疼痛感没有以前强,这说明父亲大人老了。我不是因疼痛而哭,而是因为父亲力气不如从前而哭啊。”这个故事使一个孝子的细心跃然可见!孝到如此,体贴入微,令人钦佩!
孔子的孝道中还包含对父母的顺从,对父母遗志的继承等内容。孔子以为对父母只有奉养和尊敬还是不够的,还要顺从。
孟懿子曾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回答说“无违。”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本身有一定的意愿和要求,做子女的应该按他们的意愿与要求行事,不要在做法上与他们背道而驰。当然,从客观实际上看,如今时代在改变,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代沟,观点意见不尽相同。我们不应要求子女盲目地无条件地遵循父母意见。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父母都想子女好,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多数是对的,我们应该采纳其中的合理部分。即使父母的观点意见存在问题,我们可以设法沟通,不能针锋相对,恶言相向。有些子女不念父母养育之恩,将父母视为仇敌,实在是太过分了!
仕女婴戏
《论语·子路》中记载着一则对话,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人家一只羊,儿子便去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的正直人和你所讲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讳,儿子为父亲隐讳。父子相隐,直在其中了。”孔子的这个观点,历来为人们争议。有人认为,孔子不讲原则地提倡孝。不过我们认为,孔子的做法也不无道理。因为“攘羊”是小偷小摸的行为,儿子可以设法匡正其过失,没有必要闹到公堂之上,这于父于子都不好。
孔子是借这个故事表明,“孝道至上”的观点,他主张凡事要以“孝”为先。儒家所推广的人伦秩序、价值自觉,是发自内心而非从外强加的。和这个推广程序相应的原则便是礼。以礼来调节法,强调个人内省,既可引发犯罪者羞耻心而不再犯,又可使有意犯罪的人益生羞耻之心而不敢触犯法纪。
社会不能没有法律,但法律不能真正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孔子以为父子之间互相替对方隐瞒,方才合于人性,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