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登徒子?
登徒子这个词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经常出现。它来源于周代官制,是指各级官员任职前需要到达所管辖区域的门口奏章宣誓,这个环节就叫做“登徒子”。后来,登徒子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泛指官员上任的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和纷争的步骤。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登徒子的含义和历史渊源。
登徒子的含义和来源
《尚书》记载:“致命于公门之外,绝迹于庭中之内,群之所言也。致群者,公门之外也,绝群者,庭中之内也。此其执政之本也。”这段话中所指的“致群”就是登徒子的意思,即官员到达辖区门口,向天地神明及周公宣誓,在百姓观众的见证下就任。这个仪式起源于周代周公制度,是一种对于新官员的主体性认可。
登徒子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效仿周公制度,进行官员的登徒子仪式,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仪式和时间,而且在仪式上需要按照仪式流程更换服装,过程繁琐。随着时间的推移,登徒子这个仪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对于地域较大的国家,官员进行登徒子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因此,到了秦朝,官员登徒子的仪式被取消,唯独大夫级别以上的官员需要以书面方式表示宣誓,而且不再需要向群众展示。此后,登徒子成为替换上任这一概念的通用词汇。
登徒子的问题
在官员登徒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官员会通过贿赂等方式行贿,达到不用登徒子而上任的目的,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此外,如果群众对于新任官员有了偏见和质疑,那么官员在上任以后的施政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最后,登徒子需要动员一大批人力物力,如果因为一些事故导致活动无法进行,则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结论
综上所述,登徒子是由周公制度演化而来的官员任职仪式,它原本是一种新官员的主体性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变革,登徒子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过程繁琐、问题多多的程序。现代社会中,虽然没有登徒子这个仪式了,但是各级官员的上任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监督。对于官员来说,必须严格履行职责,坚守清廉,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