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如何实现新突破?保定市委认为,保定应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深度融入以北京为主导、以京津冀为广阔腹地的产业链供应链大循环新格局。
为此,保定以服务首都、对接北京、联动雄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7+18+N”重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医、车、电、数、游”以及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都市型农业等重点产业,适应最终消费需求对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领,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4月19日,长城汽车“超级航母”强势亮相202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而在4个月后,全球首条百辆级49吨市场化运营氢能重卡运输线在保定投运,首批100辆氢能重卡车辆的动力系统也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氢能源的核心技术涵盖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系统及关键部件。长城汽车氢能技术已满足整车、动力总成、材料等5个方面的500个以上硬件、5000项以上软件需求,建成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长城汽车一位高管说,其氢能平台涵盖商用车和乘用车发动机技术和产品,提供的模块化产品系列可满足,从千瓦级到兆瓦级功率范围的需求。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自主造车的突出代表之一,长城汽车依靠体制机制的灵活优势,产品和技术转向的快捷性,努力向“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探路。围绕长城汽车发展需求,保定市量身定制了“政策服务包”,在土地、人才、能源、环保、资金、政府采购、创新平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支持长城汽车发展以纯电、氢燃料电池和混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保定还获批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试点城市。
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叫响新时代“低碳保定·中国电谷”品牌,加快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全面加强与数字经济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数据服务产业发展;引入华侨城“未来创想城”、中国古动物馆等诸多文旅设施;推进高碑店奥润顺达产业园、顺平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基地等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特色林果、道地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去年以来,保定的产业格局“势能”正加速转换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城市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3:科技创新
构建良好生态,打造“双创”“新引擎”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硬核。去年以来,保定市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在全省率先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探索实行了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
2021年10月21日,“适用于多应用场景高效组件智能诊断逆变器”项目的发榜方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与揭榜方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合作项目的技术攻关,标志着保定市首个“揭榜挂帅”项目正式签约。
当天,签约双方就发榜项目需求及目标、揭榜方案及预期成果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英利中国的发榜项目在项目目标和技术参数方面都很具有先进性和挑战性,项目成果将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阳光电源将认真履行合作协议,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保证按质按量完成科研任务。”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为说。
“谁被卡谁出题,谁出题谁出资,谁能干谁来干。”去年9月,保定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并面向全国发布2021年首批19项“揭榜挂帅”科技需求榜单。作为“十四五”科研项目管理重大改革,这一机制进一步推动与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大院大所以及科协各专业协会对接合作,推进形成了“北京研发、保定转化”的新格局。
京津冀三地协作绝非简单的产业对接,而是要打造基于创新资源、产业优势和实际需求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围绕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的首选承接地,保定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高地,有力汇聚了17所高等院校、71家重点实验室、264家技术创新中心、1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3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该市经济呈现高开稳走喜人态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6.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6%,这与大力鼓励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密不可分。
去年以来,该市建立了“院士周末工作坊”“科学家活动月”工作机制,目前正在谋划出台《保定市科学家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专项资金,采用“保姆式”服务,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联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开展高层次学术或技术交流活动。
目前,作为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河北省唯一一家“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保定已与69个全国学会、2100余名院士专家建立合作关系,聘任38名院士专家为“保定市特聘专家”,促进“专家链”面对面服务“产业链”,强大的科技资源将有效服务全市1120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22家高新技术企业。
关键词4: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创造品质“新生活”
现代化的品质生活之城,不仅体现在硬件基础设施,更体现在教育、医疗等无形的支撑和保障上。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教育和医疗,这是保定1000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2021年7月5日,在万众期待中,保定市教育创新发展大会如期而至,240余名教育大咖云集,共商教育发展之计,为教育发展把脉开方。
“召开全市教育创新发展大会,就是要坚定信心、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点燃激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开创保定教育的新辉煌。”大会上,市委书记党晓龙一席话,让人倍感振奋。确立基础教育“三年大变样、六年大改观”的奋斗目标,并与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全面合作,引进全国340位教育专家对口帮扶保定22个县(市、区)、开发区,谋划实施13项教育专项行动,保定探索出一条全面提升地方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新路径。
北京每年医疗机构诊疗超2.6亿人次,其中三分之一患者来自京外地区,医疗空间、资源、力量供给不足。承接巨大医疗服务市场需求,保定有底气更有条件。
保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快捷,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出口基地”的产业优势和“二级以上医院105家”的医疗优势。以建设国际医疗基地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抓手,该市积极承接、分流和服务北京市及外地转诊北京的患者。着眼于打造“健康中国”的保定样板,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广安门医院携手创建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有序推进国际医疗基地项目,做大做优做强生命健康产业,构建“国际高端、前沿创新、双向循环”的产业格局。目前,首轮签约29个项目,一批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落户落地。
2021年7月26日晚10时多,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京保两地医生携手完成保定市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仅11个月大的重病患儿种下“生命的种子”。
据了解,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下沉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已经收治5名患儿,为5个家庭带来希望,他们大多是在北京儿童医院“一床难求”的患者。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意味深长地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的下沉,让代表国家顶尖技术的科室开到保定老百姓‘家门口’,同时进京求医却一床难求的全国患者汇聚到保定,在品质生活之城中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这是做大做强生命健康产业,打造‘健康中国’保定样板的具体实践。”
名医带名科,名科铸名院。为深化“四医联动”改革,保定市深入实施名医、名院、名诊所“三名”工程,通过托管、联营、合作等方式,不断吸引国内外尖端医疗机构在保定汇聚。截至目前,京津已有80多家医院与该市105家医疗机构开展150多项合作,引进名医100名、名医院8家、名诊所15家。
从脱贫攻坚“ 一个不能少”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从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从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到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论是眼前的收入,还是未来的保障;无论是生活的富裕,还是精神的富足,保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高质量发展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责编:方童、祝龙超)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