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重点发展学科、协同发展学科”的学科建设格局。
在这过程中,学校强化组织领导,设立学科特区,建立责任教授制度,统筹使用资源,加强专家指导,优化队伍建设,坚持“以评促建”,集中力量打造“双一流”创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瞄方向、架重炮、撑产业”的建设思路,全面统筹部省合建、山西省支持率先发展以及山西省“1331工程”等重点建设经费,以哲学和物理学科牵头,对接山西“文化旅游”和“光电信息技术”两个产业领域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相关学科为支撑,以重大研究设施和研究平台的建设为抓手,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衔接,探索基础学科服务山西转型发展的新路。
我们哲学学科的“哲学与现代性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将哲学社会科学与大数据、“区域现代化”等要素相结合,建成了集“文化内涵挖掘推广、山西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哲学研究智能化信息服务及文献数据库”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数据平台;“三晋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建设了“三晋文化内容数据库”和“文旅产业政策研究智库”,利用山西独特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推动山西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科的“先进纳米结构加工与多场耦合表征”重大研究装置,发挥学科在量子器件领域的技术优势,重点解决量子材料和精密测量器件长期以来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依托该装置,山西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并入驻“太原第一实验室”;“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平台,依托学科在压缩态光源和大功率激光器研发方面的优势,推动了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引力波探测、国防军工、环境监测、医学检验等领域的应用。
在两个率先发展学科的引领下,山西大学进一步融入区域创新生态,全面推动有组织科研: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建成“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中心”,为山西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做出应有贡献;围绕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成“山西省黄河实验室”,在“减碳”“增水”“保土”“强文化”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与“云时代”共建的“国家超算中心(太原)中心”,将有力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相关基础学科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协同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研究院”“山西金融研究院”“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等一批重量级科研平台和智库服务机构,为山西大学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澎湃新闻:《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您如何理解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分类发展理念?学校如何结合自身办学定位贯彻这一理念?
黄桂田:《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为“大学自觉追求一流目标,结合自身特色自主探索创新性的、差异化的一流建设模式和路径,不求大而全,而是在某个点上突出优势、发挥特色、创造一流”,给予了很好的方向性指引。
山西大学有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文学等基础学科,都具有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并形成国内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优势,是学校的特色,也是长远发展的基石。新一轮“双一流”入选的哲学和物理学科,都是基础学科。基础学科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很难具备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条件,但基础学科的前沿性突破,又往往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山西大学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要进一步突出基础学科的育人功能,抓住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建设机遇,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能力;完善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夯实基础学科人才队伍,推动“长周期评价”机制,在科学技术哲学、量子科技等基础研究领域进行超前部署,集中力量攻克重大科学问题,提升重大项目的承接能力;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进而提升基础学科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同时,山西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所属高校,必须坚守地方高校的主体责任,融入区域创新的发展生态。这既是“双一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使命要求,也是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禀赋,特色分类发展的重要路径。山西大学将继续推动面向区域创新发展的多学科服务供给,讲好“山西故事”,推动形成“支撑科技山西、服务经济山西、塑造人文山西、建设绿色山西、振兴乡土山西、助力健康山西”的服务支撑格局,助力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在贡献和服务中不断塑造学校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澎湃新闻:站在“双一流”的新起点上,山西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怎样的规划和打算?
黄桂田:《若干意见》强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必须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这是我们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遵循。
去年学校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两个理念,一个是办“好的教育”,另一个是做“有用的学术”。好的教育,前提是有好学者、大先生,而关键是培养好学生。我们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生成长成才,坚持“育人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引导教师深耕讲坛,始终着眼学生,扩大优质资源,升级育人模式,丰富在学体验,让优秀学子享受到最好的高等教育。
围绕“双一流”建设,我们一是要着力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发展优势,持续加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建设,为拔尖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以“培养未来杰出自然科学家”为目标,突出拔尖人才培养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三立书院”,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新机制,扎实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
二要探索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积极推动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把学科发展的红利,落脚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上来,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给学生以最好的“在学体验”。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需求,围绕国家急需或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所需要的专门知识,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集中力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推广“生化环”“文史哲”“政法经”本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工交叉的多元化专业集群。探索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支撑下的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水平交叉研究平台、产业研究院(产业学院)、高端智库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倾斜力度。总结推广“极端光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经验,通过与高水平大学建立跨校际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优质生源保障体系,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探索地方高校“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