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对当前轻视劳动的现象提出改进的建议。
③应 用交际能力。针对考场写作来说,就是“怎么写”的能力,包括看读者、选文体、选材布局、运用格式等能力,表现为能够写一篇面向“本校”同学的 格式规范并合乎考试规定的演讲稿。
④内化完善能力。我们知道,高考写作是面对特定的任务环境,将考生积累的主要由人文素养、生活体验、读写知 识等构成的长时记忆转化为个性化篇章的过程与结果。这里的“个性化”就 是“内化完善能力”。如谈对“劳动”的认识,就不能照搬教科书现成的结论,而必须打上个人的烙印;再如,虽然学生已经学过若干篇“演讲稿”,了解了演讲稿的格式与写作要求,但写出来的演讲稿也是千差万别的。
3. 呼应教育改革,引领写作教改方向。2017 年以来,以语文新课标的颁 布实施为主要标志,包括写作教学在内的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正式拉开了帷 幕。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高中写作课程的概念、类型与内容体系在课标中已经做了宏观上的重建,“它基本宣告了过去那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写作文体的破产,需要重新代之以新的写作观和写作类型了。”(荣维东语) 针对高中写作教学而言,这里最大的变化恐怕是写作类型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应试写作”转向“实用类写作”(据荣维东的研究,新课标还增加了学习 性写作、文学类写作、学术性写作等新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考场写作活动具 备了真实文体、真实读者(听众)、拟真语境、真实任务等核心要素。这也是对当下颇有影响的交际语境写作、真实写作等最新研究成果的巧妙吸纳与合 理运用。
当然,2019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还有承上启下、力促教学全面升级等特 色。我们知道,2015 年高考全国Ⅰ卷已经考过任务驱动型试题;2019 年再 考,算是“承上”或过渡。当然,2019 年的作文题在文体、主旨、内容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规定,可视为一种“升级版”。同时,作文题明确规定必须写成 演讲稿,这又是对新课标有关规定的落实与呼应,堪称“启下”,以此提醒广 大师生:高中写作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都要做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变革!
需要指出的是,这道作文题似乎也存在一点儿瑕疵:命题人对“劳动”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未做必要的诠释,似乎只是让考生谈论“体力劳动” 的话题,甚至存在让考生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或割裂开 来之可能;同时,对“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主旨的规定可能有点多余,因为增加了这一条不仅严重限制了考生的思维,降低了立意 的丰富性,而且还可能逼着一些本来就不爱劳动的考生无病呻吟,说出通篇 言不由衷的假话、套话和官话。其实,单纯从立意的角度看,考生只要能表达尊重劳动、理解劳动、学会劳动等观点或态度就足够了。
审题误区
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从形式内容看,应属于升级版的任务 驱动型作文:既有特定的拟真情境、明确的写作任务与统一的写作对象(“复兴中学”同学),又有与往年试题不同之处——增加了文章的立意框架或核心观点(“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而不允许无限制的自主立意,同时必须写成 演讲稿。审题时,考生不仅要关注题型与要求,还要审读对写作话题或背景、 文章体裁、写作对象与写作内容等方面的规定,即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主旨,针对材料中列举的不尊重劳动的言论与现象,用演讲稿的形式 面向本校同学来谈自己对“中学生应该热爱劳动”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并提出自己的希望与建议。据本人观察研究,安徽省考生在审题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严重不足:
其一,没有养成全面精细审题的习惯,表现在整合信息时走马观花,理解判断时粗枝大叶。我们惊讶地发现,不少考生对作文题中列举的有关劳动 的三种片面说法和规定内容的文字(“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 议”)竟然视而不见,从而使得文章内容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导致内容残缺不全(如只谈自己对劳动的认识与思考,文末两三句草草结束,几乎没有谈可 行的建议,等等)。这种懈怠的态度和马虎的作风就是写作“必备能力”欠缺 的表现!
其二,忽视了写作对象(“复兴中学”同学),存在“不看对象,目中无人”的毛病。虽然题目中明确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 ( 统称‘复 兴中学’) 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写作基本上都是“应 试写作”的类型,学生写作只是写给老师看,博得一个分数而已,导致缺乏“读者意识”。例如,相当数量的演讲稿主体部分先后列举古今名人的事例, 大谈特谈“劳动的历史价值”和“劳动的现实价值”,根本没有联系当下中学 生轻视劳动的种种思想与表现来谈,显然是不切题的。
此外,既然要写成演讲稿,就得符合演讲稿话题集中、针对性强、语言口语化、思维逻辑化、以说服听众为目的等特点。但是由于缺乏必备的文体 写作知识与技能,对“演讲稿”这一实用文体的特点掌握不到位,不少考生 写出的演讲稿不够规范,在“语言口语化、思维逻辑化”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命题解读:王尔楷)
3 满分范文找回劳动的“温度”
安徽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找回劳动的“温度”》。
同学们,自呱呱坠地,我们就享受着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劳动,我们总听到有人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当我们牙牙学语时,记下的第一句诗便 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劳动最光荣”的标 语。我想自豪地说:我们自小就感受到劳动是有“温度”的——它带着妈妈的体温、农夫的体温、师生的体温……
可是,这种“温度”对于我们来说,仿佛已经渐行渐远!同学们,今天的我们对于劳动恐怕已滋生了一些厌恶与疏远。我们总是那么害怕,怕苦怕 累,怕耽误学习。甚至有人认为,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人工智能可以将 我们的劳动完全取代。
的确,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作为“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只需在计算机前坐享其成。可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失去了学 习的动力和目的,因为我们失去了实践的机会;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劳动 成果是那么冰冷,因为我们夺走了汗水的温度。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那么一点点难以言状的忧伤:我们,已经失去了用双手创造快乐的能力。
我们已逐渐忘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愉悦,忘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真意”,忘记了“洗手做羹汤”的甜蜜,忘记了“面朝黄 土背朝天”的渺小的自豪。
可是同学们,华夏民族是农耕民族啊!华夏子孙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啊!我们怎该忘记,我们又怎能忘记!万幸之至,还有人记得,让我们警醒!
那是张广义老人,独自守护 70 年,守着北京最后一家钢笔修理铺,守 着民族工匠精神,因为“我不相信机器,我只相信自己的手”;还有守岛英雄王继才,33 年与妻子坚守在开山岛上。他们为迷失在现代科技中的我们, 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他们守住的不仅是劳动的行为和精神,更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是劳动应有的那个“温度”。
说了这么多,有同学会问了,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找回劳动的“温度”呢?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我家旁边有一家素食馆,每年寒暑 假,我都会去素食馆做社会实践活动,在那里宣传素食文化,并将营业所得 用作公益。那时我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那是作为志愿者身处公益中所产生的自豪。——原来,劳动的“温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所以,明天的你,也许在案上笔耕不辍,眼前的窗户映着夜晚的星光;也许在初春的田垄上挥汗如雨,嘴角的笑容映着天边的朝阳;也许在三尺讲 台传道授业,岁月在琅琅书声中从未被虚度。到了那时,我们便可以自豪地 说,我们终于找回了劳动的“温度”。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阅卷现场
这是一篇比较特别的美文。一是立意特别,表现在立意小而集中。全文紧扣劳动的“温度”来谈, 既谈了自己的认识与建议,又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演绎了其丰富的内涵。二是写法特别,表现在擅长以叙代议。文章的开头、中间与末尾都有以叙代议的典型片段,作为演讲稿这样写更具趣味性与感染力。三是语言特别,表现在多用文学化的语言来说理叙事。只看标题,就足 以抓人眼球。文中多处引用古典诗句,用抒情的笔触描述当今的劳动模范,用虚写的手法来讲述中学生将来对待劳动应有的态度,等等,都让我们感受 到浓郁的文学气息。
(点评教师:王尔楷)
-END-
限时优惠,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