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就是直觉认为这个戏应该是这个气氛,这个年代。”这一点正好符合了王家卫MTV式创作的核心理念。于是我们可以看见在《重庆森林》中,音乐将电影的每一个毛孔渗透填满。当阿菲在快餐店中穿过快步走过的行人的影子呆望着663喝咖啡时,当223失恋后奔跑在香港的应天大道上时,当林青霞扮演的金发杀手倒在血泊中时,音乐都作为画面外的另一个叙事空间,扩宽了大荧幕的边界,使音乐和画面完美的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这张电影原声带还有另一段佳话,通过这部电影,《胡思乱想》这首歌的原唱,北欧梦幻摇滚乐队cacteau twins 认识了王菲,而王菲原本就是他们的粉丝,通过这层关系,王菲和cacteau twins 得以于1996一起隔空合作了一首名为《serpentskirt》的单曲。
第七名 《和莎莫的五百天》
如果说电影《和莎莫的五百天》只是一出有一丢丢作者性的普通爱情小品,他有没有那么好?实话实说,没有。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建立在去除电影原声带的文本本身上讨论,换句话说,本片的原声带以一己之力将本片提升了整整一个档次。
导演对独立音乐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本片中听到了The smiths,Regina Spektor这样的大家闺秀,也有The Temper Trap,Doves这些绝对冷门的私心之选。除此之外,本片的两位主演更是亲自上阵,献上了三首优秀的翻唱作品,《Here comes your man》,垃圾摇滚的代表乐队之一Pixies乐队的代表作,被醉酒后表达爱意的囧瑟夫演绎得生动而可爱。《Please, Please,Please, Let Me Get What I Want》《suger town》一首英伦摇滚,一首民谣,歌手出身的女主角Zooey Deschanel全都能驾驭。最后,让我们来听一听法国歌手Feist的《Mushaboom》,Feist优雅而迷人的声线,让这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听起来如同一曲冬日恋歌。
当男主和女主第一次在电梯邂逅,导演马克.韦布 主动向观众递出了自己头上的一只耳机,让主人公汤姆和莎莫因The smiths乐队结缘,也开启了一场独立乐迷的专属音乐节。
第六名 《了不起的盖茨比》
到了2013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巴兹.鲁曼 更加“变本加厉”了,这张专辑由Jay-z执行制作,没错,就是那个来自东海岸的说唱歌手。你能想象盖茨比喝着波旁威士忌望着远方的灯塔时,黑胶唱片机上放的是Jay-z和kanye-west的热辣新单吗?除此之外,我们还听到了黑眼豆豆,Lana del rey,Florence+The machine这些炙手可热的歌手和组合。为了不让情况变得过于诡异,巴兹.鲁曼还在电影中加入了一些有源音乐(管弦乐)来中和口味。创新与复古,爵士乐与说唱乐,这张电影原声带在没有影响观众观看体验的同时保留了最大的风格化,也体现出巴兹.鲁曼对人们眼中那些神圣而不可撼动的传统的不屑和嘲讽。
第五名 《爱乐之城》
达米恩.查泽雷一定很庆幸自己在哈佛大学认识了自己同年同月同生的室友,贾斯丁.赫尔维兹,他不仅是自己大学期间组建的乐队的吉他手,更是在往后的十年里成为了他所有电影的原声带制作人。从处女作《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到《爆裂鼓手》,从爵士乐,流行乐到复古电子乐,贾斯丁.赫尔维兹 几乎无所不能。终于到了《爱乐之城》,两人一起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大爆发。凭借这部电影,达米恩.查泽雷 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贾斯丁.赫尔维兹 也拿到了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两人都还不到30岁。
提到《爱乐之城》这张原声带,大家首先想到的基本都是《city of stars》,《someone in the crowd》,《Another day of sun》这三首旋律极其好听的流行乐曲,而这三首基本也代表整张原声带的调性——没有太多的创新与变性,属于普世意义上的好听。跟随故事一波三折,音乐也随着一起起承转合,场面大,类型齐全,容易入脑,传唱度高。《爱乐之城》这张原声带不仅带大家回到了几十年前好莱坞黄金年代歌舞片的盛世,更在前人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类型的音符,完成致敬的同时也做到了超越。
第四名 《情书》
Remedios是岩井俊二 御用的音乐制作团队,以轻音乐为主,多用弦乐以及合成器音色,一切皆为电影的镜头语言服务。从博子躺在雪地里向观众呼出第一口气开始,音乐便如同雪花一样降临在观众们头顶,跟着远景中的博子一起走向上坡,直到慢慢变成一个小黑点,走进藤井树的葬礼——温柔而动听的旋律,背后隐藏的是死亡的气息。
我们还会跟着片中的音乐一起变换视角,一起回到两位藤井树的中学时代,音乐开始变得轻盈灵动,一如中学生纯洁的心灵,《He loves You So》这首曲子很好的完成了转场的任务,同时将观众吸入了导演一心想要营造出的引力场,让我们仿佛也回到了中学时期,并在乐曲间隙留出空白来给观众想象。
《情书》这张原声带一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我最喜欢的。今年五月二十号电影院重映时,听到最后《Small Happiness》这首曲子,我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我把两只手放在脸上,几乎快要哭出声来。
第三名 《社交网络》
2010年,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妮可.基德曼 宣布《社交网络》获得当年的最佳原创配乐奖时,整个观众席一片哗然,欢呼声与嘘声几乎一样多。获奖者Trent Reznor激动地站起身来与自己的搭档Atticus Ross击掌相拥,上台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真的吗?”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摇滚乐队九寸钉的主唱,一个在摇滚圈都属于异类的乐队主唱,居然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果然,第二天就有老一辈的电影配乐制作人公开指责奥斯卡的这一决定,“他们会毁了奥斯卡奖”,言辞之激烈,一如八十年前默片电影人指责有声电影。
聆听九寸钉的音乐,如同在地下室大口大口地吸食汽车管道排出的尾气,大多数人对这种气味恶心的要死,但总有一些怪胎爱得要命。《社交网络》的导演大卫.芬奇正是这样一个怪胎,当两个性格极端怪异的天才在一起合作,一部堪称伟大的电影和一张堪称伟大的电影原声带便同时产生了。
《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民凯恩》,他讲述了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发家史以及他背后的巨大争议。整部电影原声带的基调也与电影完全一致,噪音,电子合成器,刺耳,令人不安,渲染出一股令人烦燥的氛围。没有人想在脱离了画面之后听一耳朵这张原声带,但是一旦结合电影飞快的剪辑,以及艾伦.索杰标志性的凌厉台词,奇妙的化学反应便产生了。还要提一下他的搭档,如果说Trent Reznor是把控这张原声带的发动机,那么Atticus Ross便是在一切快要失控之时踩下刹车的稳定器。
当我们走在电子灯牌遮天蔽日的城市街头,拿出耳机开始听这张原声带,你会感觉到身边的事物开始漂浮起来,不,那不是你的灵魂在飞升,而是一层汽油开始从地缝里喷出,要将你带离地表,把你喷溅成一个,你自己都不认识的坏蛋。
第二名 《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是让我爱上电影的电影,而《低俗小说》的电影原声带则是让我养成听原声习惯的一张原声带。它会出现在几乎所有电影原声带评选榜单的前几名,也出现在很多综艺节目,短视频,电影剪辑中,这就是它的影响力。原因无它,这张实在是太好听了。
从电影的第一秒开始,昆汀就展示了自己作为导演的天赋,也展示了自己身为乐迷的绝好审美,从放克,乡村音乐,RB再到尼克.戴尔 的冲浪吉他,这些风格都出现在了《低俗小说》这张“小小”的原声带中,丰富却不显得臃肿,一如他的电影本身。
当文森和米娅在酒吧里随着《you never can tell》一起摇动腰肢,把手比作剪刀状闪过彼此眼前时,我明白,我就是在这一刻爱上了电影。
第一名 《美国往事》
当我们提到往事三部曲,脱口而出的第一个人名是塞尔乔.莱昂内,紧接着便是埃尼奥.莫里康内。除了他,很少有电影原声制作人享有这样的地位,在很多人眼中,往事三部曲这三部电影和莫里康内 制作的电影原声带几乎融为了一体,不仅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电影的灵魂。
莫里康内 其实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革新者,他曾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试图把打字机和铁罐的声音融进曲子里,这点在《美国往事》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开篇那段持续不断的电话铃声,曾无数次成为我噩梦的背景音乐。
在《美国往事》里,每个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音乐。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斗鸡眼”的主题曲。与其说是斗鸡眼个人的主题曲,更不如说是整个时代的背景音乐,禁酒令颁布后清冷的街头,远处的大型工厂持续不断的喷吐着巨型烟雾。大提琴奏出的音符一个个孤零零的飘荡在空中,不知道要去向哪里,如同电影里每个人的命运。这时,一声尖利的变调划破平静,麦克斯望向自己的好兄弟面条,在雾气中,他们都看不见彼此的表情。
有人说,莫里康内 去世那天,大家都在发朋友圈纪念他,奇妙的是,几乎每个人发的音乐都是不一样的。他这一生为超过四百部电影制作原声带,赢得了无数奖项。但是在一首首具体的音乐面前,所有的数字都显得如此无力而空虚,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一个把自己的灵魂与精神融入了别人电影里的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