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81评论微信公众号
这次文库在《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的故事》中,把上官曲带来了10篇,共10篇,文笔有趣,从各种洞察的角度解读了人民军的红色基因。
1
传统是热情火焰的传递
-宣传我们军队优良的传统系列。
作家:森林峰
硬实力要合编,软实力也要铸造好。这是军队改革期间许多官兵的共识。
对我军来说,最重要的软实力是优秀的传统。各部队在90年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历史中锻造出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对于有形的人员、装备的改编,官兵们很理解执行,但如何在新体制中铸造无形的好传统,使其传承下去,确实需要各级付出很多努力。(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设备。
张士德、董存瑞、黄继光、燕歌、丹魂、谢勋、“百丈团”、“临汾旅”、“万岁军”、大渡河精神、塔山信、狼牙山信.这个火热的名字、炽热的精神、这些优良的传统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是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真理结晶,是我军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战略资源,是夺取胜利的战歌法。和她在一起,我们的军队有软实力,官兵有主心骨,干事定星,前进才有指南针。
“当一切向前发展时,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得再光辉的未来,也忘不了过去的过去。”但是,随着“脖子以下”改革的深化,许多官兵不得不面对同样的问题:“每一次都在变,制度在变,驻地在变,隶属关系在变。”在这些变化中,有的红军先后撤销编制,有的英雄团通过传授技艺继承传统、铸造传统、弘扬传统的方法带来了新的课题。不管怎么改,怎么变,好的传统不能失去,红色基因不能改变,这是肯定的。历史和现实警告我们:根的东西要守护,如果不能守护,军队就会魂飞魄散。传统优势不能失去,失去的话军队会变质变色。
有些哲人说:“传统不是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改革将改造一支部队,改造所有军人,包括铸造军人的优良传统和红色气质。红色中队撤销了,但重大官兵的红色基因仍然存在。红团的官兵组成了新的团,新团的官兵又有了一颗红种子,这些红种子要在“新家”生根发芽,形成新的红果实,锻炼新的红精神。这应该是最能发扬优良传统的。
"新的发展必须从原来的阵地出发."铸造优良传统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积木”、“图形匹配”,而是继续超越、坚持、改造和统一的过程。在充分尊重各部队荣誉和价值的基础上,坚持融合异彩特色,在融合中升华,实现传统融合、思想深度结合、情感上的接受,继续保持高扬的一面。
2
手推车有威力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
作者:王刚
单位:武警上海总队。
在60多年前的淮海战役中,池田群众用大车及时将300多万吨弹药物资、2.85亿公斤粮食等运送到前线,从而“用车轮去掉了一个战争神话”。在这次战略决战中,时隔65天,蒋介石80万精锐师击溃了55.5万人。万里之外的斯大林在记事本上这样写道。“60万人战胜80万人,奇迹真是奇迹!”
手推车有威力。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胜利的重要原因。在历史大道上随处可见人民群众的“大车”创造的这种奇迹。红军收集粮食,苏区人民慷慨解囊,最后一碗饭送去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万里长征途中,各民族群众为了掩护红军伤员,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抗日战争期间,“母亲送儿子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方”的歌谣在抗日根据地广为流传。战前陕西期间,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敌人始终没有找到我们的踪迹,但我们很清楚敌人的行踪。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大车”,我们才把星星火种推到大江南北。
"空战的根本在于民心。"历史上,罗马军团的光荣,蒙古铁器的辉煌,八骑兵的勇猛和宣传。大家匆匆走过过客,瞬间衰落。因为从南昌城炮火硝烟走来的我们人民军,正是扎根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就像电光石火划破历史的星空,冲破荆棘,冲破艰险的攻防,又写下了一首辉煌的战歌。 一位干部在刘伯承讲课时回忆道:“八路军是骨头,游击队是筋,老百姓是肉,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出拳。”
过去的大车已经推进到历史的深处,但依靠人民胜利的优良传统,必须在新时代大放异彩。今天,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呈现出持续时间短、战场容量小、复杂情况多的特点,专业技术力量参战前民众参与的领域也在大幅扩大。同时,随着战争科技含量的增加,质量也具有比数量更重要的意义。如何发扬“卡丁车”的力量,创造我军历史上无数辉煌的政治优势,在新的旅程中注入新的风采?这是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试题。
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战胜人民。只有得到人民才能胜利。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今天,人民军队更要以“考试”的心态为人民服务,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永远不要脱离群众。得到公众的真诚支持,新时期的“大车”将不断取得胜利,强国兴军的事业将继续推进。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39b90004c65ceffe271b?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1" width="640" height="199"/>3
苹果里面有纪律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③
作者:杨欢
单位:68612部队
在我军历史上,遵守纪律的故事比比皆是,严守纪律的作风代代相传。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那个“不吃群众苹果”的故事了。
那是1948年的秋天,第四野战军攻打锦州时,许多部队驻在苹果园里,却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摘它。毛泽东主席看了这个消息后感慨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有着严格的纪律,自觉而坚定地遵守纪律,是我军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鲜明标志之一。从建军之日起,我军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在湖南桂东县沙田镇,矗立着一座“第一军规”纪念碑,1928年4月,毛泽东在这里谆谆教导红军战士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行的,红军应该自觉遵守纪律。然后,他扳着指头逐条逐项地向部队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由此开创了我军纪律建设的先河。
“我们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高度自觉的铁的纪律,是我军的命脉,也是我军有强大战斗力、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建军90年来,人民军队以秋毫无犯的实际行动,不断续写着军纪如铁的光辉篇章。从宁可露宿街头也绝不扰民,到宁可烈火焚身也不移动自己的身体,无不体现广大官兵严守纪律的坚定性、自觉性。人民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就在于这支军队有铁的纪律。
我军为什么把纪律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西柏坡组歌”中的一句歌词作了生动地诠释。歌词唱到:“我们从哪里认识你?”答案是:中国的劳苦大众从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解放军不吃老乡一个苹果的行动中、从共产党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纪律的反差中,认识了我们的党和军队,从而换来老百姓“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换来“队伍打到哪,小车紧跟上”。
当前,我军所处环境、兵员成分和担负任务都发生很大变化,严守纪律方面新的挑战和考验。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只有自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守纪如铁、执纪如钢,才能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做到绝对服从、令行禁止,确保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古田全军政工会上,习主席把“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作为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新的历史时期,严明的纪律,对军队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全军官兵必须不折不扣地严守各项纪律规定,保持政令军令畅通,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4
酸菜里面出模范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④
作者:王宁
单位: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
展开人民军队90年的历史画卷,有一道菜品,平淡无奇却回香悠长;有一种味道,穿越时空却长留舌根。这就是酸菜,红色中国的“救国菜”。
1956年,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有人羡慕“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提出了“酸菜里面出政治,出模范”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已经比专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酸菜里之所以出政治、出模范,就在于它体现了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军的取胜之道、传家法宝。正是靠着“野菜和水煮”“牛皮腰带三尺长”“一把炒面一把雪”孕育出来的革命意志和精神力量,我军涌现出张思德、雷锋、李向群、杨业功等一大批模范典型,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可以说,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用鲜血和汗水凝聚成的艰苦奋斗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一支部队来说,能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兴衰成败。对一名军人而言,是否具备艰苦奋斗精神,彰显出其理想信念和生活作风。酸菜的味道,就是初心的味道。如果淡忘了“酸菜的味道”,很可能迷恋“酒绿灯红”,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那些落马的领导干部,哪一个不是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后,看到共产党的领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官兵一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今天,物质生活丰富了,对官兵如何保持初心、弘扬传统却带来很大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才能在全军上下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风气。
牺牲岂止在疆场,奋斗多在无声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面迎北国雪,脚踏南沙水,身御高原寒,耳听大漠风”,都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当前,应对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大考,更加需要每名官兵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当年红军“吃酸菜”的精神,以“第一茬人”应有的劲头,克服转隶、移防面临的各种困难,积极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5
“嘀嗒”声中见忠诚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⑤
作者:廖渝
单位:第82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1981年,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在《关于党风问题》一文中指出: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之声,毛主席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军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革命军人永远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可以说,那一声声“嘀嗒”之中,有方向、有灵魂、有政治,也有军人的无限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总结了我军11条优良传统,其中第一条就是关于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问题。90年来,人民军队坚决听从“嘀嗒、嘀嗒”之声,军魂融入灵魂里,军旗跟着党旗飘,党叫做董存瑞就做董存瑞,党叫做黄继光就做黄继光,从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掺水分。
1950年,志愿军20军奉命紧急赴朝作战,因为长期驻防江浙地区,部队来不及配发冬装。11月28日,在长津湖战役中,我59师177团六连奉命固守死鹰岭高地,结果穿着单衣的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死鹰岭高地上。漫天风雪中,他们牺牲后仍然持枪俯卧战壕,保持着战斗姿势,仿佛是一群随时准备跃起的冰雕。正是以绝对忠诚作支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志愿军将士才能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毅然长剑出鞘、保家卫国,最终战胜敌人、赢得胜利。
回望我军90年的辉煌历程,人民军队正是以绝对而又纯粹的忠诚,以透明而纯洁的坦诚,把军心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今天,“嘀嗒、嘀嗒”的声音,正由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发出。对全军官兵来讲,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首要的就是维护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在“嘀嗒、嘀嗒”之声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做到习主席发出的号召坚决响应,习主席提出的要求坚决执行,习主席赋予的任务坚决完成。
维护核心、听党指挥,不在表态,而在行动;不在说得怎么样,而在做得怎么样。当前,“脖子以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许多部队变换驻地,很多官兵生活基础发生重大变化,面临不少现实困难和实际问题。能不能落实好改革任务,正是对广大官兵忠诚度的实际检验。全军官兵只有大力弘扬对党绝对忠诚的优良传统,始终在党和军队大局下定位、思考、行动,做到移驻地不移忠诚、换任务不换使命、变岗位不变担当,才能在奋力开新图强中迈好“第一步”、干好“第一任”、开好“第一局”、跑好“第一棒”,交出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听党指挥的完美答卷。
6
“铁索链”刻着勇往直前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⑥
作者:陈太文
单位:云南省蒙自军分区
1935年5月29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沿着泸定桥的铁索链勇往直前。“飞夺泸定桥”,为红军主力跨越天险大渡河打通了道路。毛泽东称赞:“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红军当年攀越的铁索链,如今已成为革命文物。但那铁索链蕴含的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从不褪色,成为激励我们攻坚克难、拓荒开路的锐利武器。
长征过草地时,为探明道路,朱瑞带领一支先遣队率先进入草地。由于对草地情况不明,所带粮食不多,饥寒交迫,再加上遭遇千余藏族反动骑兵,致使他们损失惨重、几近覆没。然而,正是他们不惧困难、英勇无畏,为部队过草地提供了宝贵经验。日寇投降后,党中央指示组建航校,首批学员驾驶缴获的军机展翅高空。由于缺乏油料,他们用酒精试飞,眼看着飞机飞上天,马达却不转了,险难重重。然而,正是他们的敢闯敢试、勇探新路,为我军飞行事业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
任何事业的开拓,任何胜利的取得,都需要有第一批爬过“铁索链”的人。正是他们的不懈奋斗、不怕牺牲,困局才会有突破、难题才能被攻克。面对无人趟过的荆棘丛林,如果只考虑自己,总想着让别人先沾一身刺;面对可能遇到的豺狼虎豹,如果都害怕危险,逡巡不敢向前,那么胜利的道路就永远也趟不出来。
90年来,从弥漫着炮火硝烟的战场,到提升战斗力的试验场,再到救民于水火的灾害现场,我军向来不乏爬“铁索链”的人。汶川地震发生后,多少部队争分夺秒抢在第一时间奔赴危险的震区?辽宁舰下水时,多少官兵主动请缨当航母首批舰员?他们都是事不避难、有着一副铁肩膀的英雄。党和人民之所以信赖我们,艰难险阻之所以难不倒我们,就在于我军始终保持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优良传统。
现在,强军兴军加速推进,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必然会面临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这个时候,同样需要有人爬过“铁索链”、打开“突破口”。只有从实现强军梦的高度看事情想问题,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坚决做促进派实干家,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无限美好。如果只做塔尖不做砖石,搬不开、挪不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守摊子、混日子;只替个人作打算,动辄提条件、讲价钱,事业就会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停滞不前。
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我军当下所处的“新体制时间”,既是矛盾问题交织的时期,也是有担当有智慧的军人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时候,尤其需要大力弘扬我军勇往直前、牺牲奉献、无所畏惧的优良传统。只要人人坚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追求,我军离世界一流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7
一口铜锅见证牺牲奉献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⑦
作者:许明武
单位:武警8621部队
长征途中,红3军团一个连队的9名炊事员,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背负着沉重的炊具前进,由于体力不支,爬雪山时牺牲了2名,过草地时牺牲了7名。到达陕北后,只剩下司务长谢方祠一个人背着连队的大铜锅。
一口铜锅,折射出红军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钢铁意志,见证着我军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优良传统。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如此评价:“这种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中国革命将从这些奋斗牺牲的传奇故事中汲取无尽的力量。”
90年来,我军革命斗争和建设发展的漫漫征程,每一步都浸透着官兵的汗水与鲜血,每一个胜利都凝结着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奋勇堵枪眼的黄继光、肉身滚地雷的罗光燮等,就是无数先烈的杰出代表。还有很多牺牲的将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英魂早已注入长存的浩气,精神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回忆说,只要冲锋号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这让他们“无法理解”。其实不难理解,革命军人的不怕牺牲,源自坚定的理想信念,源自崇高的历史使命,源自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排除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军人牺牲岂止在战场。如今,新一代革命军人从先烈手中接过那口“铜锅”,守护静好岁月,勇毅负重前行。赴海外维和的申亮亮、李磊、杨树朋,牺牲他乡、马革裹尸;进火海救人的姚为君、孙茂珲、钱凌云,舍己为人、向死而生;逐梦于海天的张超、余旭,化作云霞、魂驻长空。中国军人用忠诚和担当、牺牲和奉献,忠诚履行着自己的誓言。
然而,当前也有个别单位,受到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训练内容避难就易、训练强度点到为止,冒险的事不愿干、流血的事不敢干,影响了部队训练的质量效益;也有少数官兵,在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之际,只想分人家的“蛋糕”、不愿动自己的“奶酪”,不跟人家比“贡献率”,只跟人家比“获得感”。凡此种种的“怕牺牲”,牺牲的恰恰是部队战斗力。平时不敢流血、不愿奉献,等上了战场,必定要付出“血流成河”的代价。
追思英雄烈士的牺牲奉献,传承和弘扬我军优良传统,我们决不能丢掉先辈的那口“铜锅”。这样,面对后人,我们才能有底气说:我们奋斗过、奉献过,我们的整个青春、全部热血,都献给了壮丽的强军事业。
8
“半截皮带”里有信仰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⑧
作者:张泽民
单位:69240部队
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国才和战友们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他们只好煮皮带充饥。最后轮到吃周国才的皮带时,看着被细细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周国才忍不住哭着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着作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见毛主席”。就这样,这半截皮带留了下来。习主席听完“半截皮带”的故事后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巴金曾说过,“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回望我军90年的辉煌历史,处处氤氲着信仰的味道、彰显着信仰的伟力。如果说人的其他支配力量,都可算作驱动行为的“普通燃料”,信仰则属于“核燃料”。是什么让无数革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无不源于他们内心笃定的强大信仰。凭借这种信仰,董存瑞毅然托起炸药包、黄继光决然扑向敌人的枪眼、邱少云经受住烈火的考验……无数钢筋铁骨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打败敌人、赢得胜利。
战无不胜赖有魂。对革命军人而言,心中的信仰除了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外,还有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打的是“钢铁”,我军打的是“一股气”,结果“气”战胜了“钢铁”,这“气”里面就有信仰的力量。越是了解军史的细节,就越是叹服于信仰的惊天伟力。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走过千难万险的长征路,还是打败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战胜嚣张跋扈的美国军队,铁一般的信仰永远是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的信仰越坚定,距离打赢就越近。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 军人有了信仰,就会坚定跟党走,而不会走入歧途。当年张国焘叛逃,连一个警卫员都没能带走。建军90年来,我军在战争年代没有被艰难困苦和强大敌人压垮,夺取政权之后没有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打垮,历次政治斗争的风波中没有被别有用心的人搞垮,改革开放后没有被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冲垮,尤其是在今天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离不开一代代官兵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笃定不移的政治信仰。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当前,我军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历史关口,需要面对和解决许许多多的现实课题,前进路上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遇到各种风险点和矛盾问题。只要我们具备铁一般的信仰,并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强军兴军的伟大目标。
9
勋章里藏着一颗荣誉心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⑨
作者:刘海涛
单位:第79集团军某旅
建军90周年前夕,经习主席批准,我军新设立“八一勋章”,并组织开展首次评选。这一评选颁授,必将立起强军时代的的旗帜标杆,激发官兵荣誉感,提振军心士气,汇聚实现强军梦的正能量。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公益节目《等着我》里,87岁老兵庄优侨受牺牲战友之托,苦寻66年,终把那枚象征着功勋的纪念章交给牺牲战友的后人……可见,对勋章奖章的重视、对荣誉战功的珍视,已经融入了无数革命军人的血液。
勋章奖章倍受军人珍视,因为那是他们出生入死的见证,是对他们战功战绩的褒奖。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崇尚荣誉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打胜仗的内在动力。90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从胜利走向胜利,与广大官兵自觉为祖国尊严、为军队荣誉、为个人价值而战的崇高追求是分不开的。克劳塞维茨说过:“在一切高尚的感情中,荣誉心是人的最高尚感情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真正的生命力。”一支崇尚荣誉的军队,必能前赴后继、无往不胜;一名向往荣誉的军人,必能勇敢战斗、争取胜利。
事实上,崇尚荣誉就是崇尚胜利。军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捍卫尊严而顽强战斗;官兵心田里播下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履行使命而牺牲奉献。相反,多彩的青春失去了对荣誉的追求就会黯然无色,似锦的人生失去了对荣誉的向往就会平淡无奇。
拿破仑说过:“给我足够多的勋章,我可以征服世界。”朱德同志也有一句名言:“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我军90年的辉煌历程中,多次开展立功创模运动。“为人民立功劳”的口号,极大激发了官兵的战斗精神,激励部队多打胜仗。可以说,每一枚勋章奖章里都藏着一颗荣誉心,都印着一个永垂不朽的名字。90年来,“大功三连”“钢铁营”“临汾旅”“万岁军”等英雄群体,以及董存瑞、郅顺义、黄继光、王克勤、魏来国、杨业功等成千上万战斗英雄和模范,立起了光彩夺目的巍峨丰碑,闪耀在人民军队的历史星空。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提出,“要注重发挥政策制度的调节作用,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军人荣誉感的激发,靠物质,更靠精神;靠待遇,更靠荣誉。“图金钱,老山铺满金砖,谁人肯来;为祖国,战场刀山火海,我们敢上。”革命军人,永远有一颗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荣誉心。特别是当下,很多官兵面临转隶、移防的现实考验,面对练兵备战、履行使命的严峻挑战,更加需要荣誉的激励。适时颁发勋章奖章,不仅是对军人职业、军人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牺牲奉献、艰苦付出的褒奖。
英雄模范是看得见的哲理,是具体的价值观。对广大官兵来说,弘扬我军崇尚荣誉的优良传统,就要以“八一勋章”评选颁授为重要契机,坚持学英雄、建功绩、当先进,忠诚履行使命,不负青春担当,在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无尚荣光。
10
一根扁担见真情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系列谈⑩
作者:严国正
单位:第75集团军某旅
有一根扁担,它是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
1928年冬,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红四军随即发起群众性下山挑粮运动,时任军长朱德带头挑着扁担,“从宁冈挑粮过黄洋界到小井”。战士们怕累坏了军长,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知第二天,朱德做了一根新扁担,刻上“朱德扁担”,又带着战士们下山挑粮了。
军长带头挑粮,体恤战士,是官对兵的爱护;战士爱惜军长,藏起扁担,是兵对官的尊敬。这“一挑一藏”彰显了官兵之间的浓浓真情、团结友爱。
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绵延我军90年的光辉历程,成为我军内部关系的桥梁纽带,团结战斗的根本保证,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革命初期,贺龙提枪策马冒死两救警卫员;抗美援朝时期,一个苹果在战士手里传了几遍谁都不舍得咬一口……90年来,正是拥有同舟共济、生死相依的革命感情,保持上下同欲、左右一心的战友深情,人民军队凝聚成钢铁长城,历经千难万险拖不垮、打不散,愈战愈勇、所向披靡。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我军“历来依靠官兵一致,获得了光荣的胜利”。官爱兵、兵尊干,官兵一致、团结友爱,是我军区别于其他军队的一种新型官兵关系。“你呼唤我,我呼唤你,军号把我们集合在一起……虽说是岗位不一样,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有了官兵一致,官兵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爱护、相互帮助,部队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就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就会无往而不胜。如果没有官兵一致,部队就成了一盘散沙,怎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又如何能打胜仗?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官兵成分在变,但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不能变。欲谋联合,先要人和;欲打胜仗,先讲团结。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系统与系统的较量,一个战位、一个节点遭到摧毁,就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瘫痪。正所谓,“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只有保持内部团结,做到上下协同、步调一致,实现官兵之间、战位之间的一体融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合力,迎来明天战场上的团结克敌、联合制胜。
当前,“脖子以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新旧体制转换、职能任务调整,许多部队面临转隶改编、调整移防、人员分流,无论是落实改革还是官兵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解决矛盾困难,需要官兵一心、团结一致,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对官兵个人的困难,则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讲真情、负责任,尽心尽力为官兵解难。如此,才能弘扬好我军优良传统,振奋精神士气,汇聚强大力量,促进改革任务落实,推动强军伟大事业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