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超给儿子的信:要想成长,就不要把自己送得太舒服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杨思成曾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当时建筑系的课业很负担,学习很紧张,每天练习很多绘画很枯燥,很辛苦。年轻的梁思成给父亲写信,吐露心中的烦恼,说自己整天画复眼图纸,害怕以后成为只懂画画的工匠。
梁思成
父亲梁启超在回信中写道:
你认为自己的天才无法弥补你的理想,这些年来一直在做古板的工作。我害怕成为画家。正是你的学问将成为在此期间内进步的特征。我听到了很喜欢的东西!
年轻的梁思成认为,如果自己在画画上整天磨练,过着枯燥重复的学习生活,就会禁锢自己的理想。父亲梁启超认为,辛苦、反复、越不舒服,进步的特征就越明显。
梁启超
这种指导给了梁思成很大的动力,让他在学习困难的时候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学业归来后,梁思成成为我国建筑学体系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越累、越重复、越不舒服,越能证明成长和蜕变。”这是我在梁启超的集书中看到的智慧洞察力。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不是什么蜕变发生在极度痛苦和极度困难的时候,而是受制于娱乐休息,贪婪地享受安逸的快乐,就不会有成长进步。
杨林功的这本家书可以说解释了朴素的道理。要成长,不要让自己太舒服。
现在的“舒适度”其实是移动未来的“奶酪”
《我的前半生》在这部电视剧中,迈瑞饰演的罗子君是一位无忧无虑只会购物的富家女。
结婚不久,丈夫陈俊生的事业越来越高。因此,在外国企业工作的罗子君辞去了工作,专心致志于家庭夫人。
但是罗子君这个家的妻子太舒服了。住在讲究装修的大房子里,孩子由保姆带着。日常生活可以去美容院保养,去各大服装、化妆品店疯狂购物,只需要穿一双鞋就能拿到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
富家太太罗子君
当时罗子君没有意识到,她狂欢的每一刻都在消耗未来的奶酪,这种早期支出的“钱”只能在未来支付数倍,一点一点地偿还。
结婚第八年,丈夫陈俊生出轨,罗子君在寻求传武系后,不得不同意离婚。
离婚后,罗子君独自带着儿子开始了单身母亲的痛苦生活。找工作,重新适应工作,做家务,照顾孩子,每天挤公交车让孩子上学。这种痛苦的生活场景与离婚前的快乐生活有很大差异。
可以说,罗子君在做富家太太的时候,因为错过的成长,离婚后没有退路,所以陷入了困境。
单身妈妈罗子君
但是当时是富家太太的罗子君完全不知道。“太舒服了”说明自己在原地踏步。离婚后,她将为原来安逸的快乐亲身付出代价。
《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被问及“《哪吒》哪个部分最难做”时?饺子这样回答。
老实说,我想不出最难的东西。因为都很难。如果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我怀疑我是否没有达到极致,是否能提高难度。
所以可以这样说。“当你感到困难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正在上坡路。
让自己太舒服的人都太短视了
经济学领域有——的概念。
当前满意度和对未来满意度的比率。
通俗点是“现在”还是“以后”。
更喜欢时间高的人,更关注现在的收入,看不到未来的收益。这样的人更没有耐心,也没有为未来计划和计划过。
喜欢时间低的人,但在保证了现在的基本要求后,可以克制自己,保证未来的收益。
只顾目前的快乐,看不到贪图享乐危及未来的人其实是时间偏好较高的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时间)这样的人一辈子都很难摆脱平庸。
mg.com/large/dfic-imagehandler/c4aeeff6-4c0a-43b4-911e-f6835791b6a8?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4" width="640" height="426"/>在心理学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延迟满足],指的是:
愿意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倾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中,有耐心等待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在未来的表现,比那些迫不及待吃掉棉花糖的孩子,要优秀得多。
无论是时间偏好低的人,还是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他们都拥有一定的远见,懂得面向未来做决策,更懂得“当下不舒服,才能换来未来的舒服”。
而那些时间偏好高的和延迟满足能力较弱的人,其实都太过短视,他们不太会为未来的自己留余地,他们注重即时收益,对他们来说,“当下的舒服”远比“未来的舒服”重要得多。
对于这一点,马云有一句“狠毒”却正确的话:
(现在)真的很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你可能会说,我不是没有远见,也并非不为未来考虑,而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去忍受“不舒服”,换来长期的成长。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如何忍受当下的“不舒服”,让自己获得成长?
一、运用[助推理论],帮助自己做出更有益成长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忍受“不舒服”,是因为令人“舒服”的选择更容易、更轻松,也更具诱惑性。
比如,下班之后躺在床上刷抖音,就远比去健身房做运动要轻松、便利、有趣的多。因此,当我们的大脑中出现了那么一丁点“不想去健身”的念头时,我们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健身房太远、工作太累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减少不作为借口,主动选择有利成长的行为呢?
芝加哥大学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和哈佛大学法学家卡斯·桑斯坦提出过一个[助推理论],指的是:用温和的方式,通过适当地改变环境,来引导人们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就像是“用胳膊肘轻推一下”。
比如,对于月光族来说,助推的方法就是,将工资卡与每月定存账户绑定,只要工资一到账,就会自动转一部分到定存账户。这样,月光族也会因为“取钱更麻烦”而适当地减少消费,从而存下更多的钱。
而如果你想减少对消极活动的选择,也同样可以用“助推”的方法。比如,把抖音卸载掉,这样,你再玩的时候,还要重新下载。那么“重新下载”这个“障碍”,就会减少你想玩抖音的欲望,次数一多,你就真正戒掉抖音了。
因此,助推的核心概念,其实就是——减少有益选择的障碍,增加其便利性,比如想让自己下班之后去健身,那就最好选择离公司最近的健身房。同时,减少负面选择的便利性,增加其选择障碍,比如,想戒掉游戏,那就把游戏软件卸载掉。
二、运用[DGSERH自我激励法],赋予自己超级行动力
凡是有益于成长的活动,皆不舒服。而一旦我们觉得不舒服,就很可能产生拖延、放弃等行为。
知乎@塔兰特,发明了一个[DGSERH自我激励法],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行动力。
[DGSERH自我激励法]分为六个步骤:
Disassemble (拆解)
Give (赋予)
Show (展现)
Envision (想象)
Remind (提醒)
Habit( 习惯)
所谓Disassemble (拆解),就是把一个大块的、复杂的任务,拆解成若干个比较小的、简单部分。这样,面对每一个小型简单人物,我们的畏惧心理会大大减少,从而促进行动力。
Give (赋予)指的是:给行动一个奖励,或一个必须做的理由。比如,写作很枯燥,但是在写作时期一杯咖啡或茶(奖励),就会减少写作的枯燥感。再比如,减肥健身很难坚持,那么当你想放弃时,可以告诉自己,如果减肥成功,那么我就能穿上心仪的衣服,让同事刮目相看(给出必须做的理由)。
Show (展现):展示行动,获得点赞。人人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你的行动获得别人的赞赏时,你会很有动力。你可以把你写作、健身的成果,发到朋友圈或者短视频平台,收获好评的同时,你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Envision (想象)指的是回顾目标,经常幻想。想象目标达成后的具体情境,比如,健身之后自己穿上漂亮衣服的样子,甚至还可以想象同事们羡慕的神情,总之越具体、越身临其境越好。
Remind (提醒):无处不在的提示目标。有时候我们常常遗忘目标,比如本来说好要每天看十页书,但是一回到家就全忘了。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目标设置为手机桌面,或是,写在纸上贴在家里明显的位置。这样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Habit( 习惯)就是结合日常,设置习惯。有时候一种行为一旦养成习惯,想要坚持下去就会容易很多。比如在刷牙洗脸时,听一本有声书,或是在坐地铁时看看公众号文章等等。多次重复之后,习惯就会养成。
其实,[DGSERH自我激励法]就是在用几个连贯、有效的步骤,从多个维度去助力我们完成目标。
所有的成长,都必须经历不那么让人舒服的磨练,因此,如果你想成长,就请别让自己过得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