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明
记者:在北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房山区有自己的特点,信息中心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于区域教育?
张明:从北京市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框架来看,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积累,从半通、交通到后来的无线网络全覆盖,包括各学校到教委、网络连接带宽,北京市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从平台建设的应用层面来看,视频会议系统、教师课堂、数字化校园、教育服务在线、学生卡应用表明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支持和促进实践的积极探索。
在我国房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围绕区教委整体布局密切展开的,从区域建设的实际建设效果来看,具有我们自己的建设特点。(David Assell,Northern Exposure,教育名言)例如:我们在十二五期间从教委的角度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三个举手3354教师培训平台、教育综合管理平台、学校门户网站,即“两站”建设。今天,该战略目标的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但完成建设和使用推广是两个层面的工作,如何实现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和可持续应用是我们面临的新命题。从有效管理到技术后续行动,再到经验总结,都必须保证特别的沉淀期。
“十三五”期间,我们在教委提出的“努力教育,进行心中有人的教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联盟的成立、房山教育大厦实现的应用部门立体式融合、中高考改革的历史机遇、优秀建设项目的推广和推广、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的提高都成为新发展周期的提出点。特别是今年开始实施的房山区山区学校信息化发展能力提高工程,开启了区域信息化建设向深度应用迈进的新征程。除了过去的建设经验外,我们所有的信息化建设都将面向课题研究,特别是平台式应用项目。我认为信息化建设投资很简单,但没有研究的思维很难做,也很难走远。
记者:目前信息技术和教育正在深度融合,信息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信息化建设如何真正满足学校的要求?
我们在完成教委“二合一站”建设的基础上,实际上突出了实践的个性化发展。从建设角度来看,我们遵循的是从小到大的建设原则。我们的管理体系内有产品评价中心,企业要经过评价才能进入产品展示阶段。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应用程序多种多样,必须通过有效的限制和考虑来保证展示产品的质量。信息化硬件建设到一定程度后,在向软件应用过渡时,我们的信息中心要发挥正确的作用。
首先,获取小规模应用资源必须处于百花齐放状态,这就要求信息中心发挥“官话”的作用,不再是大规模项目的整合部署,而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学校个性化的需求。第二,发展学校的自主需求。"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怎么能让一群人一起去呢?就是遵循国家、地区的发展战略。现在信息化从建设向应用的转变很明显,所以从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想法是整合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信息化。信息化。
原来信息化建设是单独的,一个个人在做。我们如何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新的融合?这是我们的新思维。这个集团包括领导人、校长、一线教师、企业家、媒体等,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就要有程序和方法。从信息中心的角度来看,我们把产品选拔和学校应用信息化的积极性作为新的切入点。2015-2016年,我们向学校投入资金,让学校自己选择应用程序,并向信息中心报告。结合学校的合理性要求和信息中心的产品质量评价,支持学校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将对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
记者:在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和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方面,信息中心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张明:从区域信息化应用的角度来看,房山教育信息中心近两年做了两件大事。首先是结合“公交车改革”,建立房山区的视频会议系统。目前,该视频会议系统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利用率最高,效果最好。为了这个系统的建设,我们足足磨练了两年。这是具有教育管理要求和时代发展特点的建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还在研究过程中掌握了产品选择、考察、座谈、访问、实验等各区的建设经验,在应用过程中,为了使所有基层学校了解功效,熟练使用视频会议系统,我们的教育铺天盖地,涵盖了教育委员会的所有学科。组织管理是应用推进的核心部分,建立视频会议系统后,必须实际应用,反映其建设价值。事实上,项目硬件部署的完成只有全部工作的三分之一,后续的组织管理、培训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问题的讨论交流等。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中心既是组织管理者,又是第一信息传递者,不仅服务,还善于沟通。视频会议系统自201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数百次,整个地区的应用正常化。全系统的行政会、部门业务科专题会、学校间的学习交流、座谈、讲座、教育都可以自发地创建按需分组。
第二件事是建设整个地区的录音教室。这就是我们说的“瓜例室”。在选择课室建设项目时,我们的建设宗旨是通过直播平台连接教师的主流业务和资源建设、专业发展,整合数字资源共享、教育活动。给你。
个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改以往的建设模式,先从学校个体开始分批建设,每半年建设10所学校“课例室”。在半年时间里,我们就专注于这10所学校,从建设标准、用材,到培训、录课评选、课题,一点点完成。课题用于研究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形成资源后如何推动、为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等问题。我们共有三类课题,包括建设、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我们每年提供的10个名额,学校都抢着报名建设,报名后信息中心与学校签订协议,按照信息中心的标准使用并考量。这样的分批建设既调动了学校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厂家的积极性,4年时间完成所有中心校、初高中校的课例室。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体验、比对、修正、完善、积累,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应用、协调、统筹的实践经验,培养出了一批才技双全的骨干力量,生成了值得信赖的课题研究成果。去年我们完成区域总平台建设,使研修部门真正参与到系统的整合应用。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要继续建设下去,还要普及到完小、幼儿园,将来我们的课例教室不但是课堂交流,也是研讨交流,还是补充视频会议的一个形式。二者未来可以相互打通,相互补充。在现在的应用模式下,课上教师上完课后视频将自动传到平台,全区所有教师都可以在网上观摩,也可现场直播,还可以远程同步课堂教学。面对面的说课评课也可以用视频会议系统,所以两者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又是并列的关系。视频会议系统是为管理服务的,而课例室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现在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形成了贯通与融合,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者: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应用就是一个难题,信息中心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让信息化系统和平台真正地用起来?
张 明:我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已有十几年了,在国家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日渐成熟的当下,我看到信息化在教育以外的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结出了累累硕果。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冷静期,如果找不到落脚点,将会很迷茫。所谓的瓶颈和迷茫,就是建设完之后的应用问题。建设完了,应用是信息中心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必须解决“一群人”的问题。必须把一群人裹进来,把企业、信息中心、学校和老师都裹在一起,形成成功经验,然后从管理经验到模式都可以进行推广。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老兵,我梳理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几个策略。
一是在心理上要接受它。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根本性标志。顺则有为,逆则有违,是不争的事实,用和不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是用实在的行动靠近它。实现教育信息化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对信息技术的驾驭,跟年龄和学历基础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影响最大的是人们接受的态度。克服心理障碍和认识上的禁锢是关键。
三是从“小应用”服务生活的尝试开始。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我们在生活中感知和触摸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这也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应该呈现的效果。不久的将来,不仅会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更会出现“常人不出门,干尽天下事”的常态生活。
四是在学校内部做好顶层设计,营造应用氛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广定会成为促进现代学校建设的新引擎,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将成为学校发展规划的新添内容,并且要贯穿学校的各个部门,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五是发现和鼓励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主动选取、大胆尝试。现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盲从、贪大是信息化应用推广的最大积垢。首先要敢于把现有的人才用起来,把现有的设备用起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能;再就是从问题入手,寻找、考察、实验、定制小应用,实现全员持久的应用,并不断地发展推进,让教师、家长、孩子受益,最终呈现智慧校园,提升管理效益和办学水平。
六是形成理性认知和思考。在应用推进的过程中,以课题做引领, 反复的交流、研讨、总结、提升产品与人的粘合度是最为重要的。
七是形成幸福指数,拥抱时代的召唤。一旦真正体验到信息化应用的快感,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欲望会一发不可收拾,你会看到一个多彩和别样的世界。
大数据带来决策的科学性、办公的时效性、教学的便捷性、知识学习的多元性;人工智能推动新工业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机器人将给我们固有的认知世界带来新的冲击。我们每个人都面临抉择:是墨守成规,让历史的列车把我们就此丢弃,还是抛弃禁锢,迎头赶上,挑战信息化,享受信息化,做时代的弄潮儿?
记者: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