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揭示虚假的名言古文】那些被我们误读的《论语》箴言

时间:2023-11-08 作者:佚名

原创 陪伴你成长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如果让中国人举出一本我们最熟悉的中华经典,无疑两千多年前的《论语》首先映入眼帘。尽管我们很多人对其中的一些句子耳熟能详,却未必了解其中的真意。今天,我们就举出其中的五个例子,来重新认识一下夫子之道。

以上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其中,“三十而立”,在现代人的字典里一直被解读为“成家立业”的意思。

其实这个“立”的真实含义,指的并不是“立业”,而是“立志”!

阳明先生在《示弟立志说》一文中曰:“夫立志亦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求学求道,三十岁才真正把志向立住、扎下了深根。

在圣贤看来,成家立业不是最重要的,立志才是最最紧要的!“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世人之所以浑浑噩噩、茫茫荡荡、因循守旧、苟且度日,最终堕落无所成,都是因为没有立志,生命中缺少高远志向的牵引!

立志就是种下一粒大树的种子,当种子在心田播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参天大树之感,开始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这个“止”就相当于志,有了高远之志,才清晰地知道此生所要努力的方向,面对任何外界干扰和诱惑才能不慌乱、不纠结、不徘徊——我已上路,风雨无阻!

然而立志并非一蹴而就,让根深深扎住,需要一份确信,确信自己心中有无尽的宝藏,并且开发内心的宝藏。假如没有这份确信,志向就无法立住,心中无尽的宝藏也无从开发。

对照“三十而立”这面镜子,每个人就可以重新校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为自己的未来描绘美好的前景!

“后生可畏”是孔夫子的名言,意思是不要轻视年轻人,后一代人值得用心培养,值得重视。“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的思想很先进,他并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史。孔子认为,未来的社会未必不如现在,未来的人们可能会更出色。

然而,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没有 “闻道”的话,那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发展潜力了。

这里的“无闻”不是“没有声闻”的意思,而是“没有闻道”的意思。孔子他老人家自己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是听闻了大道,从此依道而行,所以“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到中年,往往会遭遇中年危机,此时体力与心力与年轻相比,都有所下降,如果不能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往往会遭遇成长天花板,从而一蹶不振,乃至可能沿着抛物线的后半段、了此一生。

如果中年人在此关键的十字路口,能够学习圣贤思想,去除自己的错知错见,树立正知正见,那么后半生将会继续垂直攀登,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创造更精彩的事业未来!

对于“愚不可及”,现代人通常的理解是“愚蠢到无人能及的地步”。

其实,孔子说宁武子“愚不可及”是一句赞扬的话。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表现得很智慧,并不难;难的是一个人能够做到常人所达不到的“大智若愚”,这种大智若愚是一种更高的段位,更高的格局与境界。

常人羡慕智者的聪明才辩,向往成为一个聪明人,但阳明先生却告诉弟子“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阳明先生自己也践行了这一信条,在平定宁王的过程中,阳明先生舍身忘死,不顾赤族之祸,拯救百姓与江山免于祸乱,在其他人看来的“愚不可及”背后是一颗仁爱智慧之心。

常人羡慕富人的金玉满堂,渴望成为一个名利双收之人,而老子却告诉我们“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圣贤的境界正是如此,为而不恃,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以“利益天下”为自己的终生追求,故合于大道。

现代人认为文质彬彬是文雅有礼的样子。其实孔子的本意不然。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这里孔子是在讲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言行的一致性。如果一个人的口才与文采出众,但是其内在品质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准,那就不能被称为君子。如果一个人内在品质很好,但外在的言行很粗野,也不能称为君子。

如果说“质”是人们原始朴素的内在品质,那么“文”则指接受文化的教育,学了一堆知识和礼仪。“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知识和礼仪,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人被所谓的知识礼仪洗脑后,渐渐地失去了原来朴素天真的本质,变得冷漠而虚伪。

根据心-道-德-事四部曲,拥有怎样的心,就拥有怎样的道德,就会表现出怎样的语言及身行。因而,一个人的质与文应当是一致的!文化本质上是一个人的心的呈现!

故而,文质彬彬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君子之道。

这句话是孔子名句,后人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有人认为孔子是在讲河流奔腾不息,因为他的确是站在河边说了这段话。有人认为孔子是在比喻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但孔门正法眼藏的继承与发扬者阳明先生却另有一番解读。

在《传习录》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问:“‘逝者如斯”是说自家心性活泼泼地否?”

先生曰:“然。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间断,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学问极至处,圣人也只如此。”


弟子问:“(孔子说的)‘逝者如斯’是在形容自己的心性活泼泼的吗?”

阳明先生说:“是的。必须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才能做到活泼泼的,才能和江河里的水一样奔腾不息。如果有了一刻的间断,就和天地(之道)不相似了。这是学问的极致之处,圣人也只是如此。


能够不间断做致知功夫就是“学问极至”处,最重要的就是“不间断”这三个字,也就是阳明先生说的“时时”。只有真切下过功夫,才会发现,一个人保持功夫连贯不断是何等艰难。普通人的念头都是一念善,一念恶,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功夫如果能连成一片,念念为善,即是至善境界,则与天地之道能够同频共振!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过“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7月6日开始,一百天学习《论语》,我们将如何变化气质?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219391.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