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卡拉马佐夫的名言】家长要不要跟风吹捧老师?无所谓!学生和老师一定要互相吹捧

时间:2023-11-06 作者:佚名

近日,由某节目引发的“要不要在家长群里跟风吹捧老师”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担心不跟风,孩子会被穿小鞋;有网友就认为,从众去吹捧很低效,根本起不到想要的作用。对此现象,有老师则觉得很尴尬,不知该怎么回;还有老师认为,家长“平时好好配合,比啥吹捧都强”。

说穿了,“吹捧老师”就是一种变相的送礼行为,和一般常见的物质层面的送礼不同,“吹捧老师”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送礼,正如《新京报》评论指出的那样,跟风吹捧老师,“即使没好处,也没啥风险。”

这道辩题被夸大了,题目的表达方式对老师有失公允,大部分老师并不是题目中的样子。生活中,这种纠结确实存在,处理的方法很简单:想夸就夸,不想夸就不夸。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有一句名言:“如果上帝死了,那么一切都被允许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世上的一切的教条都是可以被打破的,我们其实有能力去做选择。

那些真的觉得困扰的家长,建议放宽心,不要因为没回复就耿耿于怀,不用浪费精力去纠结。就算所有的事,都是老师的本职工作,给点回应就算吹捧了?

媳妇儿做个饭,你不得夸下好吃?

孩子爸擦个地,你不得说个辛苦?

没什么应该不应该,也不需要张嘴就觉得是馈赠,更多是礼貌和客气,温暖与善意。如果真碰上在意的老师,那就投其所好。至于“卑微”,谈不上。

老师最终是看孩子的表现,省下时间做点对孩子有意义的事。老师很理智,知道哪些是客套哪些是奉承;大多数家长也很理性,表演型家长毕竟是少数。

刘擎教授说,这背后的问题,是“教育的恐慌”。在这个情境下,我们怕自己陷入某种恐惧里,才会编织意义让自己心安理得。当吹捧是必要的时候,跟风是无效的。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当大家都认为吹捧是必要的,这时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的内卷(真正意义上的内卷),停止向外发展,转而向内部发展。这种现象的后果是,内部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低效。所以这个意思是,如果大家都认为吹捧是必要的,就会在群里出现各种天花乱坠的吹捧。向内部发展,而且是低效的发展,换句话说,这些吹捧并没有什么价值。

家长和老师,吹不吹捧,无所谓!

学生和老师,一定要养成相互吹捧的好习惯!

颜回吹捧孔子

颜回曾经公然吹捧自己的老师孔子——颜渊喟然长叹(请注意,喟然长叹,多么传神),说:“先生的思想和人格,我仰着脸越看越高,越是钻研越觉得难以赶上,一会儿觉得就在眼前,一会儿又像是在身后。他是那么循循善诱,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又用礼仪来约束我们,使得我们欲罢不能。我们就算是倾尽全力,那个高大的身影还是耸立在前面。我们不停地靠近他,却又没办法企及他的高度。”

波林吹捧铁钦纳

波林: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

铁钦纳: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代表人物

波林曾经这么吹捧自己的老师铁钦纳:“多么伟大的一个人!他是我身边最接近天才的一位。他总是有意想不到的建议。如果你有蘑菇,他会告诉你如何去烹制;如果你买了橡木地板,他会立即说出橡木的好处;如果你要结婚,他立刻有建议;如果你正度蜜月,该回来的日子他会写信提醒你……”

贾平凹吹捧费秉勋

贾平凹:当代作家

费秉勋: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世界著名易学导师

费老师是我追随了三十多年的一位老师,是一般人比不上的。说这话不是学生吹捧老师,没有这个意思,因为费老师既是老师,也是朋友。

费老师这个人,我觉得是一个很有品格的人,而且在我认识的文人里头是最有骨气的人。外表看好像是风一吹就倒,很柔,但骨子里是刚硬的、倔强的人。

再就是这个人是很聪慧的人,那个聪慧劲是有灵性有悟性,是在我认识的人里面首屈一指的。

再一个特点是特别安静,而且脱俗,除非对一些小零钱爱惜,就这一点也是充满童心,让人觉得可爱。几十年中我们没有闹过矛盾,我一直很尊重他。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216509.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