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
肖像照片
2.家庭结构
家庭成员:2个县辖区(东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
12个村庄(绘画店回族镇、刘江镇、刘福镇、固市、赵德英镇、付款亭镇、纸店镇、新安集镇、百集镇、刘万镇、联治镇、洪山镇)
8个乡(石口集乡、泛影响乡、李老庄乡、大兴庄乡、风影响乡、朱影响乡、北洋集乡、边吉乡)
3.成长经历
沈丘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是楚的尖秋邑地,所以得名。
古代就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古往今来,沧桑巨变,朝代更迭,沈丘建制时有兴废,但至今未易其名,明弘治十一年,县治由沈丘集(今安徽省临泉县)移至今县境内沈丘旧城,于1950年将县政府迁至槐店。沈丘县城槐店回族镇西郊,西周时为项子国都,今县境南部,春秋时为楚之寝丘邑。境内有乳香台、冢子胡、清真古寺、青固堆、东冢等文化古迹,其中乳香台、青固堆、东冢等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4.性格特征
沈丘县地势西北部较高,海拔42米,东南部稍低,海拔36米。因河流冲刷,坑塘较多。河流7条,全长149公里。主要有河流有沙颍河、泉河、汾河等。沈丘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
5.家庭资源
农业资源:沈丘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粮食年产量16亿斤以上,境内有河南省最大的中央直属库—纸店中储粮直属库,仓储年存量50亿斤。沈丘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首届“中国绿色名县”,主要经济林木以速生杨、泡桐、槐树为主,活林木积蓄量180万立方米。沈丘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奶业发展百强县、全国槐山羊种羊养殖基地县,全国槐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县(原产槐山羊皮为出口免检产品,历史上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全县生猪常年存栏量120万头,黄牛存栏量16.8万头,奶牛存栏量2.2万头,槐山羊存栏量110万只。
人力资源:沈丘劳动力资源富裕,农村人口102万,富裕劳动力60万人,全县现有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一处,职业技术中专4所,职业技术专业培训学校10家,开设服装、纺织、机械、电工、数控、电脑等专业16个,每年培训农民工2万人以上,每年输出富裕劳动力30万人以上,传统的“建筑、船工、物流”三大劳务品牌知名全国。
经济资源:沈丘坚持工业兴县、开放强县,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聚酯网业、棉纺织业等支柱产业和通讯电缆、电子配件、LED显示屏、节能灯、饮水在线监控系统、锂子涂覆膈膜材料、碳化硅和钕铁硼磁性材料等新兴产业。金丝猴奶糖、巧克力和豆腐干等休闲食品、华雪啤酒、兆丰贡酒、秋迪糖业、雪荣面粉、清真牛羊肉、华丰网业、恒丰网业、凯旺电子、康泰微粉、龙峰新材料、迈特新能源、三闸纺织、银河巾被、乾丰暖通、万象机械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其中金丝猴集团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奶糖、豆制品生产企业,中国食品行业50强,河南省“百高、百强”企业。目前,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河南省县市级前列,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6.家庭网络环境
自06年伊始,沈丘县委宣传部就格外重视网络建设与宣传发展,经过9年的发展,目前沈丘居民网络认知普及度达78%,15年在沈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程成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本地门户网站,沈丘商户广泛开展网络宣传与营销活动,沈丘网络环境发展建设将得到质的提升。
本地门户:
沈丘情怀网(www.)
沈丘114黄页(www.)
大沈丘(www.da)
沈丘生活网(www.6)
沈丘人生活网(www.)
沈丘楼市网(www.)
新沈丘)
排名不分先后,还有诸多不一一列举。
7.家庭美食
沈丘顾家馍
清代就已是贡馍,顾二别子属首做,
凉干不裂又不霉,存至年余馏如初。
沈丘千层豆腐
沈丘城里说槐店,千层豆腐是名产,
李家豆腐白如玉,淡甜柔软惹人馋。
沈丘周家麻花
周家麻花点着火,沈丘老城可买着,
清脆可口易消化,甜咸两种都难舍。
沈丘冰糖麻片马四果品
天马麻片入口酥,脱皮芝麻耀百谷,
不粘不垫香又甜,食之营养有滋补,
马四果品酥香甜,甜不腻下礼必备。
沈丘兆丰酒
兆丰酒产元代中,乾隆亲笔赐御封,
省优部优是金奖,中南海里有专用。
沈丘赵氏绿豆丸子
绿豆丸子赵氏名,外焦里软香味浓,
节日佳肴口感鲜,想买就来赵德营。
沈丘单晶冰糖
单晶冰糖提炼纯,绿色食品是公认,
清痰利喉开胃口,降低血压又补肾。
8.家庭美景
中华槐园:位于行政新区北侧,北邻南洛高速,是沈丘县委、县政府2011年确立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充分利用修建南洛高速公路时遗留的近300多亩的废旧坑塘、林带,并将其整合水系成湖,建设以现代园林风格为主的槐树生态园建设。
华佗冢,位于槐店镇的西南角,沙颍河南岸,有一个像小山包一样的大土堆,当地人称华骨冢,又叫华佗冢。相传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安葬在这里。1979年1月,当时的沈丘县革命委员会把该冢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沈丘县人民政府把冢前的道路更名为华佗路。
小顶寺:位于槐店镇西杨营沙颍河北岸。小顶寺供奉人祖爷、女娲娘娘。解放前殿宇林立,香火旺盛,每年春天,二月二至三月三庙会,方圆数县的善男信女前来拜神求福。解放后,庙宇被拆毁,九十年代后陆续复建。
黄庙古桥:是横跨沈丘、项城两县交界泥河上的一座古桥,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204年。古桥系砖、石结构,古朴典雅,历经二百多年无破损。桥身两侧栏杆上分别雕有6座石猴塑像,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属于清代石雕精品。20世纪80年代,由于利益驱使,不示分子曾偷盗桥上石猴,后在政府及文物部门的大力保护下,使古桥又恢复了原样。
槐店清真寺: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至元寺”、“老寺”。坐落在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东关。据《沈丘县志》载:该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由元初西征时来华的波斯人阿力所建。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后因西北回民迁居该县而加以扩建。属中国殿宇式古典建筑。主要建筑分正门、过殿、礼拜殿、望月楼,排列于一条中轴线上;女殿、讲经堂、阿訇住房、沐浴室对称分布两侧。寺北院有园林1处。全寺院房舍共计63间,取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终年63岁之意。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该寺部份建筑被毁,寺内所藏珍贵手抄本伊斯兰经典、13通石碑亦遭毁坏。1980年主体建筑得到修复。
9.家庭荣誉
《老城顾家馍》《沈丘文狮子》《沈丘清三彩》《两仪拳》等被列为市、国家非非物质遗产。
老城顾家馍
2009年沈丘县城关镇因顾家馍面塑工艺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09年河南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推进会圆满结束,“沈丘顾家馍”正式被确定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大批传统知识陆续被发掘,为河南省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再添一批新成员。此次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工作旨在确认一批比较有传承性、自发性、地方性特征,有一定历史价值的项目做为该市重点申报项目。此次普查新发现多项民间传承、传统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沈丘顾家馍”被确定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沈丘文狮子
槐店回族舞“文狮子”始于元代,是一位被蒙古军征军到中原的波斯人海鼻耳编创并流传至今的。槐店回族镇的东关、马楼、海楼等村街坊还成立了“回民公义文狮会社”。社中有舞狮手、耍火球手、领绣球手、鼓手、锣钹镲手等。会社每3年都要公推一位德高望重的社首负责组织和协调演出活动,并对“文狮子”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如新改编的“三狮闹春”、“狮子望月”等情节,突出了趣味性和欢快气氛。
沈丘青三彩
沈丘青三彩,又称沈丘剔花彩陶,始于隋唐,兴于明清,民国衰落,属于当地汉族民间美术的一种。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烧造于沈丘县石槽乡龚寨行政村。还有十几位工匠,保留了这种传统的工艺。
两仪拳
两仪拳名称起源于《周易》。两仪拳属内家拳术,崇尚高尚武德,历代宗师授徒非常谨慎,从不轻意外传,所以此拳在世间流传很少,精通此拳的更是为数更少。
10.家庭著名人物
周兴嗣(公元469--521年),字思纂,南朝陈郡项(今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西赵古台村)人。
隆昌年(494年),周兴嗣受齐侍中吴兴太守推荐任桂阳郡丞。502年,萧衍代齐建梁,聘用周兴嗣任“安成王国”侍郎,后升为员外散骑侍郎。
窦画村,名书成,沈丘县槐店镇人,清道光年间拔贡,人称“窦拔贡”。
袁保恒(1827--1878),字小午,号筱坞。项城(今河南省项城县)人,为袁世凯叔父。
李鸣钟,字晓东,出生于1886年,河南沈丘人。
方中铎(1912-1986)年,沈丘莲池人,曾荣获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1.家庭环境
12.备注
沈丘女人都美丽大方,沈丘男人都仗义豪气,同意的请点个赞!
如果这就是你爱的沈丘,请收好简历并传递下去!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沈丘情怀网 随时了解沈丘家乡动态吧,更可订阅我们随时掌握沈丘家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