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2年,2734年前,左传改编的卢恩公出差工作,准备商界祭祀,住在魏氏这位大臣家里,另一位名叫吴府的大臣潜入,半夜被杀。
左传及相关史料中的鲁隐公是一位遵守礼法,进退有据,恬淡善良,算得上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他优柔寡断,臣子恣意妄为,算不上是一位称职的国君。其实从谥号上也能看出来一些,按谥法:“不尸其位曰隐”,指其位不终。
隐公是鲁惠公的庶长子,《左传·隐公元年》载:“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羽父杀隐公的原因,就是之前他劝隐公别再摄政鲁国了,把你弟弟(尚下还没有亲政的桓公)杀了,我去杀,你当正品国君,我当鲁国的太宰。简而概之:他想当权弄政,做权臣,和隐公一起分享权力。
史记对这段历史是这样的记载的: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
但隐公拒绝了,说我真没有想过要当国君,只是我的弟弟还太小了,我暂时帮他打理一下国家,我已老了,我还是回到我的封地终老。
羽父这家伙一听,就害怕,怕谁呢,一怕隐公杀他,二怕隐公不杀他,但把这消息泄漏出去,让未来当政的桓公知道了,桓公当政后也会分分钟要灭了自已一大家子。羽父立即反过来找还没有当政的桓公,说隐公的坏话,劝动桓公去杀隐公。
史书没有记载说杀隐公是桓公与羽父一起商量的,一起谋划的。确切的是羽父之后,第一时间确实到桓公面前说了隐公坏话,劝说了他杀隐公。桓公就算没有参与一起谋划,至少没有反对,绝对算是默认了羽父代自已杀摄政十来年的哥哥的行动。
说明桓公内心早就想亲政了,有人帮自已的忙,肯定是乐见其成。杀了隐公最大的受益就是他能立即亲政做明正言顺的国君。有没有达成权力交易呢?
所谓天家没骨肉,权力面前没亲情是吧。
羽父是谁呢?“羽父”是公子翚的字,既然被尊称为公子,那么他的身份肯定就是鲁国某位国君的儿子.查考下来他是隐公与桓公的父亲鲁惠公的兄弟,是同父异母,还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史书没有记载,可以确认的是“羽父”是隐桓两公的叔伯辈。他们就是同族的一家人。
羽父是怎么样一个大臣呢?公子羽父的第一次出场,是在隐公四年,《左传》记录如下: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
隐公四年的国际形势十分混乱,而这都是卫国的公子州吁惹的祸。这一年,公子州吁弑杀了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但是因为得位不正,国内国外都不承认他这个国君。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站稳脚跟,州吁主动挑起了战争,目标是如日中天的郑国,所以向周边邻国请兵联合攻打郑国。鲁国自然也在内,面对鲁国的友好盟国宋国使者请隐公派兵与大家一起联合攻郑的要求,隐公的态明是明确的,不同意,辞之。
不知是不是宋国说动了公子羽父,还是他自已要求,反正就是在隐公拒绝出兵的情况下,他三翻五次请求带兵去联合攻郑,隐公反复拒绝,羽父坚持要带兵与诸候会师攻郑,就有了固请而行,隐公只得同意,直白说就无法阻挡这位叔伯要带兵去打仗的要求。隐公同意羽父要出兵,不同意也要出兵。说明羽父有军权,能调动军队,还不需要隐公同意,不受隐公完全控制。
史书的记载是意味深长的,说:故书曰翬帅师,疾之也。何谓疾之,就是恶其不听公命。翻译过来白话文就是说:公子翬羽父带兵去打仗,不是隐公的命令。
羽父一出场给人的形象是啥,那绝对是妥妥的权臣,或者说权力是很大的,他可以不听摄政的隐公的命令,调动军队去打仗。至少也是一个不服从,不臣服的家伙吧。
反过来也说明隐公对他是放心和包容的。是完全能控制朝政的,要不然为什么羽父听到隐公的内心话后惧怕呢?他能想象到后果的严重性。
第一次出场之后,公子羽父在后面几年出场更加频繁。
隐公八年传中说: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
公子无骇这个人,也是鲁孝公的一个儿子,鲁惠公的兄弟,亦和公子羽父是兄弟关系。《左传》记载,前721年,即隐公二年,司空无骇带兵进入极国,派费庈父灭亡了极国,可见公子无骇也是鲁国手握军队的大佬。
隐公八年(前715年)十二月,无骇去世,羽父为兄弟公子骇请求谥号和族氏。鲁隐公请教了众仲之后,给了无骇的后人“展”这个姓,因此公子无骇也叫公子展。他是史上很有名的坐怀乱之柳下惠(展禽)的父亲。
第三次出场是在外交事务中,公子羽父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隐公十一年中,滕侯和薛侯争长的事件中,鲁隐公就是派公子羽父去给两人传话的。在《左传》上说: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第四次即是隐公十一年年底,权力欲膨胀到极点的公子羽父,主动找到鲁隐公,要帮助鲁隐公除掉鲁桓公,条件是得到大宰的职位,大宰应该就是宰相之类的官职了。
不过鲁隐公拒绝了他,还告诉他自己已经打算退休,到菟裘这个地方去养老了。公子羽父计划受挫,但自己的想法已经泄露给了鲁隐公,担心鲁隐公会把他给咔嚓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反而又找到鲁桓公,要帮着桓公杀了隐公。
受到隐公之死连累的就是委氏一族。左传记载说: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 委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委氏,立桓公而讨委]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这一年冬天,鲁隐公祭祀他的幸运之神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委)氏”,斋戒之时馆于,即住于委氏家中。公子羽父抓住机会,派一个死囚在寪氏之馆将隐公杀死,而且还将罪名诬陷到寪(委)氏头上,把寪氏灭门了事。
鲁隐公之死,不能不说有他自己的一部分原因,因为他对国家权力掌控严重不足,军权旁落。对于羽父这样的行为,至少需要做出回应,或是有所防范的。你要是想让位,就早点让,以免让桓公心生猜疑。若是为桓公顺利即位考虑,羽父这样一个有虎狼之心的人,是否该考虑一下如何防范之呢?除掉他的军队,或是把他撵到外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