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1日在天津桐柏镇,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炮兵第一指挥所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一师,共编9605人。接下来在同年的3月7日和4月20日,炮兵第一指挥所先后改为第四野战军炮兵一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师。
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炮兵第一师在解放战争的战斗中,逐渐队伍逐渐正规化,先后参加过多场重要战役,特别是太原战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历时6个月零20天的太原解放战役终于取得了圆满胜利。
一、 太原总攻战迎来了好帮手
太原作为山西省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在没有解放前已经被阎锡山统治了38年之久。
自1948年10月5日太原战役打响后,我军对太原城一直久攻不下。由于城内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使得太原城固若金汤的“碉堡城”,进而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局面。
尽管是这样,在徐向前司令的率领下,我军的将领和战士依然英勇无敌,不怕牺牲,从未放弃。
由于我军火力不足,太原战役持续时间较长,战况极其惨烈、我军士兵死伤人数过多,前线总指挥徐向前司令在看到这种情况,急火攻心之下旧病复发,中间一度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1949年4月下旬,太原战役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总攻时刻。徐向前司令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担任总指挥,好在这时彭德怀老总前来帮忙,为此徐向前司令感激万分。
与此同时,在发动最后的总攻之前,太原城外来了一支不一样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有我军炮兵“头号王牌”称号的炮兵第一师。
1949年3月,四野炮一师在平津战役结束后,挥师南下,由冀入晋,配合华北野战军向太原发动最后的进攻。
炮兵第一师在东北战场上长时间摸爬滚打,不仅迎来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而且武器装备也得到了完善,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拥有火炮9000多门,令华北野战军十分羡慕。
二、 “捡洋落”建立的炮兵部队
炮一师及所属各团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部队的建设曾经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还需要追溯到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后。
1945年9月25日,为落实党中央创建东北大学的战略意图,延安炮校的大部分人员在朱瑞校长的率领下,挺进东北。
校长朱瑞一到东北,就大刀阔斧开始干了起来,为了培养专业化队伍,他把带来的炮兵专业干部一分为二:少部分留炮校工作,培养新学员;大量的则被分派到各军区和各部队,协助下面建立炮兵部队。
为了解决火炮不足的问题,朱瑞也是费尽心思,那时候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不久,朱瑞带领着炮校的人员,不放过山上的每一个角落,广泛收集日伪军遗弃的火炮,用东北话将,这种行为叫做“捡洋落”。
有时候碰到日军丢弃的各种火炮大可能不完整,那朱瑞他们也没有放弃,而是利用就几门大炮凑成一门完整的炮。截止到1946年6月,全东北收集到的各种火炮就已达700余门。
解放战争期间,四野在东北全歼国民党军东北精锐部队。其中,第四野战军共缴获各种火炮,重榴炮,高射炮,还有坦克和装甲车,因此第四野战军的特种兵部队从此得到了空前的壮大。
炮兵司令部利用缴获的装备迅速扩充部队,人员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扩大了一倍多,机械化部队亦大大增多。
1949年4月18日,四野的两个炮兵师,按照中央军委的规定,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师、第二师。
三、 炮兵部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9年4月,解放军对太原城发起总攻,那时候,我军无论兵力、火力均占绝对优势。
参加总攻的炮兵除了第4野战军炮一师,还包括其他野战军的精锐炮兵部队,前线各种火炮达到1300余门。
为了能够将太原城外围的敌人阵地迅速攻下,按照之前的部署,炮兵于4月18日完成战斗准备,19日开始试射,20日开始对敌炮兵实施全面压制射击。
在我军炮兵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只经一昼夜,步兵就扫除了各个攻击方向的敌外围阵地,直逼太原城下。
参与战役的步兵赞扬炮兵是“取消敌炮发言权”的神炮兵,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而且给下一阶段的攻坚战奠定了必胜的信心。
解放军乘胜追击于4月24日拂晓发起攻城。火炮在当日凌晨4时进入阵地,5时30分开始炮击。经过20分钟的集中火力地破坏射击,城墙的4个突破口基本上被打开。
突破口打开后,步兵于6时30分发起冲击,趁我炮火硝烟未散,以迅猛的动作,从突破口登城,把敌人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结语
1949年2月24日,解放军攻克太原城,结束了军阀阎锡山对山西人民长期的罪恶统治。彭德怀副总司令在太原战役胜利结束时,高度评价了炮兵的巨大作用,并谦虚地说:“有这么多炮兵参战,谁指挥都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