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包月阳,中国经济时报创办人社长总编辑,因签发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诸多有影响力的调查报告被免职,王克勤说包总编为他的调查报道哭过两次。
而今,这位一头白发 面带微笑 温文尔雅的资深报人离开最挚爱的新闻岗位,执掌中国最大国家智库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中国发展出版社和创办《中国智库》杂志。
他是前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曾被评为“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5月,他调任中国发展出版社担任社长。短短几年,他带领中国发展出版社的同仁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出版了一系列展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要研究成果的重大选题,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10年至2015年已出版85种)、《中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国研专家展望中国改革下一步》等,并策划出版了不少有市场影响力的热门书,如《博弈论的诡计全集》、《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不与流行为伍》等。实现了不靠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利润逐年稳步上升的好成绩,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个著名报人年近50转战出版如何带领大家能做到这些?为此,近日百道网专访了中国发展出版社包月阳社长。
包月阳不仅担任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还是《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也是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还兼着首都青年记协名誉主席等职。包月阳社长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出差或者在出差的路上,因此,约见他的过程一波三折。初见包月阳社长,他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想象中这么多工作在身的成功人士肯定是戴着眼镜、不苟言笑、步履匆匆。他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中等个头,一身休闲装,步态轻盈,背着双肩包,笑眯眯的,完全是尊瘦身版的“弥勒佛”,感受到包社长的平易近人和敦厚智慧,我心中的顾虑顿时完全打消了。
离开新闻无遗憾,做出版也很有趣
包月阳社长回顾自己1983年大学毕业至今的30多年,只从事过两个职业,先是报人,现在是出版人。这两项职业与他所学的专业和爱好都有密切关系,从小喜欢文学的他,上大学的时候学了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做了经济类报纸的编辑记者,这个职业既跟经济学知识有关,又跟文学爱好有关。目前做经济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还是与这两样有关。包月阳庆幸自己从事了所热爱的事业,这一点可能很多年轻人没有这么幸运。
包月阳说:“我从事了27年的新闻职业。那年我们130多名大学毕业生刚进入新华社的时候,时任新华社副社长陈伯坚在入社培训时对我们说:‘新闻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业,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这句话对我的新闻生涯影响很大。我曾经想,我这辈子不会做新闻以外的工作了。而人的一生往往不能由你自己去设定发展道路,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机缘巧合,我有机会从事出版行业,转行5年多了,我已经十分喜欢并爱上了出版行当。新闻工作的确激动人心,而出版工作也非常有意思,出一本好书也挺激动人心。每当我拿到样书或者封面的时候,就觉得挺高兴,能给读者贡献一本有价值的书,挺有成就感。做新闻有一种把握时代脉搏的感觉,做书不是时时刻刻把握时代脉搏,却也能够清晰感受到一个时期内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发展的脉络。做新闻最主要是记录,而做出版则需要深度引导人们,给人们知识和思想,提供给读者一种经过过滤的高质量精神食粮。我有一个比喻,信息是一条大河,新闻是河面上的浪花,而书籍是水面下涌动的巨流。出版人更容易沉下来,接近本质。”
包月阳社长认为做报纸和做出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种职业都有从事的经历是非常幸福的。
他说,报社和出版社的盈利模式、经营模式完全不同。报社是服务型企业而出版社是生产型企业,办报的盈利模式是:培养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加发行量——推销出更多的广告版面——获取更多的收入。而图书出版业的盈利模式是:找到好作者——做出好书——好的销量——好的收入。报纸几乎完全依靠整体经营,就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后就能不断从上边摘取果实;而图书出版业则更依赖单个书的成败,有的书可以一印再印,发行总量百万乃至千万册,吃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成为长盛不衰的摇钱树,有的书印2000册都卖不完,半年即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自然是赔钱。做报纸和做图书都是经营文字和文字打交道,从选题策划、内容编辑和政治把关等方面有相通之处。这样,我之前积累的人脉和经验还有用,职业转换成本相对较低,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出版和新闻就产品内容说没有本质上的太大差别,自己是完全可以适应和胜任的。因此,离开新闻界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心理落差和遗憾。
他认为,一个人不大可能、也不应该一辈子只做一样事。哪怕年近半百之时换一个职业,也没有什么不好,无非是换了一种活法,就像一个演员被导演临时换了个角色,其实挺有意思的——都是人生嘛。南怀瑾说过,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生”这两个字,就是让你去经历种种,你在这个经历中能悟到种种。没有哪一种人生是完全失败的,也没有哪一种人生完全是成功的。是什么人生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去经历。
包月阳社长从一个记者一步步奋斗到总编辑、社长的位置,还曾获得“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的荣誉和“中国最有良知的媒体人”的赞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新闻界已经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从负责中国经济时报这样一家中央级主流权威媒体,手下300多人,到负责中国发展出版社这样不到30人的单位。怎么会没有遗憾和心理落差呢?面对这样的疑惑,包月阳社长哈哈大笑。他说:“禅宗讲‘活在当下’,自己对以前的东西都已经不在意。所谓的‘最有良知的媒体人’也是过誉之词。有良知的媒体人多了,自己只是在某个事件上表现出了良知,偶尔也会看到这个称呼,但从来没觉得这应该是自己的称号。像‘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自己够不够格,都不好说。那些称呼,那些虚名,过去就不在意,现在更不在意,看得很淡。我现在就是一个出版人,出几本好书,就挺高兴,就行了。做出版后,认识了一批新朋友、新部下、新同事,又结了一批善缘,感觉挺好,感谢命运,让自己有机会经历不同的人生。”
适应读者需求,向市场要业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精神层面的追求也随之提高,对图书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图书出版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图书发行和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民营和海外资本接踵而来。图书出版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出版行业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
包月阳提到出版社改制后也和普通企业一样,自负盈亏。出版社不仅要生存还要发展,要想方设法提高员工待遇,而上个世纪提着麻袋收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何改如何变,如何增强社内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成了他跨入出版行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考核码洋到考核利润的科学考核机制先行。在出版社改制之前,中国发展出版社一直是考核产品码洋,编辑们为了追求高码洋,很多选题没有精雕细琢,盲目投入市场,并且开机印量很大,结果导致大批的退货积压在库房里,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书没处理完,典型的高成本低收益,出版社现金流一度紧张。包月阳社长说每当处理库存书,看到书送去造纸厂的时候揪心地难受。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版社决定把编辑考核机制从码洋考核变为利润考核。这样一来,编辑发行共同调研一线市场需求,策划选题更有针对性,很多选题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内容更加精雕细琢,并严格控制首印量,有添货及时加印避免了因大量库存挤压成本。这样的措施大大减少了退货,库存小了,经济效益上来了,员工也得到了实惠。
大力拓宽发行渠道,为产品找销路。效益好不好,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发展出版社细分发行渠道,建立健全发行网络。目前负责市场的发行部分为地面销售和网络销售两个部分,覆盖了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当当网、京东、亚马逊,中国发展出版社的天猫旗舰店也是出版社中效益比较好的,每年约有50来万的营业额。销售人员的量化考核也非常细致,要求他们定期出差到一线市场巡店反馈市场信息,每年有回款指标。在移动互联时代下,中国发展出版社非常重视新媒体营销,不仅有自己的官方网站还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营销工具,对于不同级别的图书有不同的营销推广方式。渠道网络的畅通无阻,内容营销的锦上添花是出版社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因素。
目前中国发展出版社年图书品种约200多个,码洋3500万,其中没有任何资助的纯市场书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很少和民营公司合作,基本上都是社里自主策划生产。从2010年当年实现利润90万、2011年140多万……到2015年的800多万,就目前情况看来2016年实现1000万利润是可以完成的。这个成绩在同等规模的出版社中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依托优势,把品牌做强做大做响
中国发展出版社直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出版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著译图书为主,兼出同类实用书、普及书和政策咨询研究的重要成果,及时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各个方面的新成果、新思维。多年来以高品位、高层次、高质量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发展出版社还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有计划地开展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出版单位以出版工作为主的协作交流活动,包括合作出版国外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特别是与决策、咨询有关的学术名著。同时也加强市场书的开发力度,出版了一批读者耳熟能详的畅销书,比如《人性的弱点全集》、《蒙台梭利早教系列》、《伟大是熬出来的》等。
多年来发展出版社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强大专家阵容,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展示国研智库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高品位、高层次、高质量的重磅图书。这些图书有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内容涉及人口倒挂、互联网治理、农民工市民化、国民收入分配、农业补贴、物联网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产品很大程度上为决策层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可以说这些书使决策者更多地了解民间声音,让决策过程被更多民众认可,在政府与理论界和民众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文明最强音,因而受到普遍欢迎,编辑部每年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表达对图书的喜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是中国发展出版社的重点培育品种,既是社里的传统产品也是拳头产品,是最能体现中国发展出版社品牌特色的代表性产品。这些产品最能全面系统体现国务院研究中心七部五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上至中央高层包括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在内的高层领导都非常关注并有批示。目前已经出版85个品种,2016年将突破100个品种。包月阳社长表示中国发展出版社要立足优势,强化特色,继续做强做大做响“发展”品牌,这也是中国发展出版社五年、十年坚持不变的战略方针。
备受高层及政、学、商各界关注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将在2016年连续第7年出版,计划出版20本。这些书将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展,把国内外广大政经理论研究者、实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者的改革思想汇集起来,不断加强国家治理领域相关问题的整体研究,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与理论界、实务界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并着力解决国内政经热点难点问题,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和实操性的参考信息。同时中国发展出版社同仁也在积极开发地方智库和一些国外智库的选题资源,在前不久上海召开的2016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上,出版社已经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的与会人员进行的广泛交流和沟通,达成了初步意向。新的一年,中国发展出版社争取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价值的智慧成果,进一步加大产品的营销推广力度,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版权声明
(百道网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百道网微信号:book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