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醴陵人民率先接受革命思潮,在不到三十年间,相继发动三次大规模起义,影响中南数省,昭示了醴陵人民敢为天下先的壮志豪情。
第一次起义称为麻石起义。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成立后策划、推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就是在醴陵富里镇的麻石率先发难。
1904年,同盟会领袖黄兴准备借慈禧太后生日之机发动起义,自任主帅,同盟会员刘揆一任总指挥,策动新军联合会党一同举事。刘揆一为便于联络会党,策应新军,掌握全局,受聘担任醴陵渌江高等小学堂监督(校长)。事情败露后,刘揆一与副指挥,湘、鄂、闽、赣四省会党首领、醴陵瓦子街人马福益仓皇出逃。后马福益在萍乡被捕殉难。会众推举浏阳人龚春台接任会党首领,在同盟会的指导、帮助下,继续筹划起义,指挥机关就设在两省三市交界的富里镇麻石村。
(图片来源“天之弦的博客”)
1906年12月4日,龚春台率会众2万余人在麻石起义,李香阁、瞿光炆、谭开基各率醴陵义军数千人响应。计议组织萍、浏、醴三县义军直捣长沙。起义檄文提出破除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平均地权和享受自由平等权利等四项主张。清政府调集湘、赣、鄂、苏4省军队5万余人围剿,相持月余。起义虽然失败,但却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第二次起义成为秋收起义,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9月11日,中共湖南醴陵县委为配合毛委员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决定组织醴陵东南西北四乡群众举行武装起义。
1927年9月初,中共醴陵县委机关从萍乡安源迁回醴陵县城,积极准备秋收起义,很快就有13个区恢复了中共党组织和工农武装。9月11日晚上,在醴陵县委的统一组织部署下,全县东、南、西、北四乡农民同时举行起义,捕杀土豪劣绅,攻打清乡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罗启厚、田礼成等率领暴动队在西乡镇压了豪绅唐步周、廖清玉等;张子意、旷家喜等率领暴动队在北二区捕杀了大恶霸刘先岩父子及张岳钦、陈南阶等;东二区暴动队围困了反动驻军罗定一个排;南三区暴动队杀了丁宴池、刘克山等土豪劣绅;南二区嘉树乡暴动队惩办了刘荣全、黄文岑等反动地主。此外还镇压了三星里乡血债累累的大土豪易萃轩和贺家桥劣绅贺勋臣。9月12日,各路暴动群众向县城进发,并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 师第二团会合,攻占醴陵县城。随即成立醴陵县最早的革命政权——中国革命委员会醴陵分会,恢复了工会、农会、商会等革命群众团体。
9月14日,国民党湖南军阀调集重兵向醴陵反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撤出县城,向浏阳进军,各路暴动队伍也随即撤出县城回乡,继续坚持斗争。醴陵秋收起义,为后来开展更大规模的年关暴动创造了条件。
第三次起义规模最大,中共湘东特委和醴陵县委于1928年1月27日和2月27日接连组织了两次有数万农民参加的攻城行动,即著名的醴陵第一、第二次扑城,称为年关起义。
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中共醴陵县委继续在农村发动群众,武装农民,准备起义。10月,在西一区建立醴陵游击营。同年底,醴陵东、南、北三乡相继成立了游击队、赤卫队。并在南乡建立了兵工厂,制造武器弹药。游击队发展到400多人枪,组成了醴陵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长周云甫,党代表滕代远。由刘型领导的游击队与南三区游龙领导的游击队合编为萍醴游击营,营长游龙,党代表刘型。全县赤卫队发展到四万多人。在醴陵农村初步形成了武装割据的局面。
(醴陵农村)
为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力镇压,中共醴陵县委根据湖南省委关于年关起义的指示精神,决定利用湘桂军阀混战之机,攻打醴陵县城。县委开始了紧张的起义准备工作。确定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为主力,调萍醴游击营参战。成立了以潘疆爪为总指挥的攻城总指挥部。1月27日,醴陵农民武装和革命群众近万人,带着梭标、雷火枪、松树炮等武器向县城进逼,很快包围了县城。醴陵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凌晨,攻城总指挥部下达攻城命令,各路农军立即向前冲杀。西乡农军涌向渌江边,却无法过河;东乡农军在阳三石捣毁敌人军火库,冲到三宫殿、邓山塘、瓜畲坪一带,威逼城中心;南乡农军攻进了南门,涌向渌江南岸。渌江桥是进入县城中心的唯一通道,敌军在此防守严密,几经争夺,终因敌人火力猛烈,农军伤亡较大,攻城总指挥部被迫下达撤退命令。上午10时,各路农军全部撤离县城,返回原地,中共醴陵县委和攻城总指挥部总结上次攻城经验教训,决定2月27日再次攻打醴陵县城。
起义指挥部首先组织农民破坏株萍铁路,切断敌人增援路线,将所有渡船集中到渌江西岸,供农军攻城使用。2月26日晚,各乡农军和群众之万余人,集中到达指定地点。27日凌晨,农军分四路向县城发动猛攻。西乡农军过河后,占领了刘家码头和金牛巷口;北乡农军冲过凤凰山,占领七眼塘、来龙门一带;东乡农军攻到东门渡口,占领了邓公塘一带,三路大军直逼守敌城防阵地,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和南乡农军冲过南门、打到渌江桥时,遭敌人机枪火力的猛烈阻击,第一团多次强攻,未能奏效。攻城总指挥部分析了战斗形势,认为敌人火力太强,农军武器太差,再攻下去,于农军不利,于是下令农军撤退。下午二 时,各乡农军全部撤出县城。
醴陵农军两次攻城虽都未获成功,但震动了湖南全省,显示了农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将醴陵人性格中敢为天下先诠释的淋漓尽致。(作者:姚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