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三壬辰龙年,热衷于给人分门别类做交际攻略的日本开始流行猫犬分类,“犬系男子”在女性群体中大受欢迎。日本人将狗的特征安在男性身上,列举出“犬系男子”的诸多特征,例如听话、忠诚、热情、有活力、陪伴感强,等等,并将“犬系男子”进一步划分为既是恋人又是朋友的“小型犬”,认真到略显顽固却又值得信赖的“日本犬”,投桃报李、有人情味的“大型犬”,张飞绣花式的“格斗犬”四种类型。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日本“某某系”分类已经多达六十种,五年前出现的“犬系男子”早已不再是日本最关注的个性分类方法,但关于“犬系男子”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过。
风水轮流转,今年“狗”当家。或许是配合中国人民喜迎狗年的节日气氛,从去年年底起,“小狼狗”和“小奶狗”开始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男性特征。和日本曾经风靡一时的“犬系男子”同理,中国的“小狼狗”、“小奶狗”也大多带有鲜明的犬科特征,他们年轻有活力,可调教且忠诚,既能提供陪伴感又能给予安全感。凭借种种优势,这种类型在年轻女性和成熟女性中都相当有人气,从一众年轻男艺人到手机游戏中的男性角色,再到现实生活中的“小男朋友”都被冠上了这个称呼。但和日本语境中的“犬系男子”不同,在成为流行语之前“小狼狗”这一词汇在汉语语境中并不光彩,在“小狼狗”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的“小奶狗”也因此沾染上了词义的“原罪”,这两个词汇势不可挡地流行开来,似乎折射着当下社会中最隐秘的欲望。
宠物情人
在“小狼狗”被广泛使用之前,同类型男性大多被冠以“小鲜肉”之名。随着“小鲜肉”被官方话语所征用,词义发生转换,坊间不得不启用新的词汇对原有事物加以名状。“小鲜肉”是2014年的年度网络流行词汇之一,被广泛地用于体育运动员和年轻艺人,因其直白的肉欲意味而被视为桃色词汇。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小鲜肉”的词义发生扩大化,在社会总体层面,“小鲜肉“被去性别化、去类别化,也更加中立化,被用来泛指涉世未深的年轻人。2017年3月“两会”期间,部分文艺界与会代表纷纷在发言中批评年轻男性艺人,在文艺娱乐领域中,“小鲜肉”倾向于贬义,与“不敬业”、“业务能力差”、“态度傲慢”、“徒有其表”、“徒有虚名”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两会”之后,几乎所有机关报刊都发表了关于批评文艺娱乐领域风气的文章,“小鲜肉”则是批评的重中之重。官方的征用去除了词汇本身所具有的肉欲意味,“小鲜肉”丧失了原有的指代机能,而坊间仍然有蓬勃的诉说欲望,“小狼狗”及其衍生词汇“小奶狗”应运而生。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词汇使用一例。
相传,“小狼狗”是台湾地区对女性所包养情夫的“称呼”,本不是一个上得台面的词汇。和坊间对男性包养女性的称呼“金丝雀”一样,“小狼狗”包含有宠物属性,无论是关系以外的其他人还是关系内的双方似乎都不把被包养者看成是具备完整人格的“人”,因为只有出让部分人格才能任人把玩、圈养、支配,带有轻蔑意味的同时,宠物化的称呼多少含有一点怜爱的意味。在新闻媒体报道名人轶事的叙事中,也将与单身女性名人交往的年轻男性冠以“小狼狗”的称呼。由于受众对于女性名人的认知程度高于男方,因此通常认为女方在情感关系中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男方通过与女方建立情感关系而获得额外社会利益,潜台词中有权色交易、钱色交易的暗示。同时,与年轻男性建立情感关系通常又成为知名女性女性魅力塑造的一部分。原本是蔑称的“小狼狗”因其在塑造成功女性人格魅力叙事中产生的作用而逐渐削弱了自身蔑视、去人格化的意味,成为一个轻佻但又不完全负面的词汇。
与流行词汇中的前辈“小鲜肉”一样,“小狼狗”也是一个桃色词汇。和“小鲜肉”纯粹作为被捕食对象的静态不同,“小狼狗”更加强调处于顺从地位的男性主观上的能动性,一方面男性仍然居于情感关系中的下风,具有宠物化的“服从”与“被支配”的特质,另一方面他在情感关系乃至进一步发生的亲密关系中又要表现得主动,简而言之就是像宠物一样将生命的重心转移到主人身上,让自己的生活围绕着主人的生活展开,积极主动、表现活跃。与汉语传统中类似“犬子”这样使用谦称称呼关系密切者的习惯类似,“小狼狗”也是一个仅供说话人使用但描述对象和对话方都不方便说出口的词汇。2016年8月,描述成熟女性为了向友人复仇将友人之子调教成情人的突破性题材日本电视剧《贤者之爱》播出,电视剧未被国内平台引进,却因其故事情节所具有的猎奇性在国内引发观剧热潮,饰演被调教对象的日本青年演员龙星凉因其在剧中的角色而被观众戏称为“小狼狗”。2017年7月,龙星凉参加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其主演电影《与君相恋一百次》进行宣传,离沪前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图配文自称“小狼狗”,在熟悉深谙词义的中国人看来多少像是外国人闹出的令人尴尬的笑话。
龙星凉社交平台图文。
在2017年年底以前,鉴于词汇性质的倾向性,坊间对于“小狼狗”的使用还有些许欲拒还迎、遮遮掩掩的意思,到了年底,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已经荡然无存了。“丧”了快一年,临熬出头时中国网络话语先后经历“油腻中年”、“保温杯养生”两轮冲击,完成了对风靡一时的“大叔”类型的祛魅,不涉红尘的“佛系青年”似乎也对半出家式随缘恋爱感到疲惫,鸡汤文学再也无法唤起人对尘世生活的渴望,似乎只有生命力旺盛的肉体才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活力。而事实上,偏好年轻男性并非某种中国特色,相邻的韩国、日本早已悄然发生。
今天“欧巴”过气了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近些年来中日韩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作品开始表现女性与比自己年轻的男性,即“年下男”的情感关系。韩国电视剧中2005年玄彬、金宣儿主演的电视剧《我叫金三顺》,2014年金喜爱、刘亚仁主演的《密会》,等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近两年小银幕上的“姐弟恋”更加常态化。日本电视剧表现姐弟恋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例如2003年松本润、加藤小雪主演的电视剧《宠物情人》,2013年篠原凉子、三浦春马主演的电视剧《最后的灰姑娘》,2014年绫濑遥、福士苍汰主演的《今天不上班》等。日本初婚总数中姐弟恋比率是四十多年前的两倍多,韩国《朝鲜日报》2016年2月就“年下男魅力点”展开的读者专项调查显示,韩国77%的女性表示喜欢比自己年纪小的“年下男”,现实中韩国女性与年下男结婚的比率也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表现年上女与年下男恋爱的浪漫言情电视剧也变得常态化,与国内追捧“小狼狗”、“小奶狗”的趋势相映成趣,但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仍然称不上是一种“社会风气”。调查问卷显示超过七成的女性倾心于年下男,但回到现实中这些女性大多仍然会选择和“欧巴”结婚。
《朝鲜日报》网络版页面。
根据韩国统计厅每年公布的“婚姻·离婚”数据,2005年至今,初婚女性选择与“年下男”结婚的比率逐年稳步增长,2013年到2017年五年间稳定保持在16.3%的比率,只有在35到45这个年龄段的初婚女性中,选择“年下男”作为结婚对象的比率达到三成,反推可知,即便在“大龄女青年”阶段,仍然有七成选择了年长“欧巴”。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也呈现出相似结果,虽然姐弟恋人数稳步攀升,但社会主流趋势仍然是女性选择和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结婚。
韩国十年间初婚夫妻年龄状况。
总体来说,韩国人的结婚意愿更加强烈,持“生而为人,必须结婚”观念者比率是日本的四倍,但总体社会趋势是大体一致的,日本和韩国都出现了初婚年龄延迟、结婚率逐年降低、离婚率高居不下的情况。日韩官方通常在现象分析中将症结归咎于女性的事业心:一方面是更多女性想要打拼事业,家庭在女性观念中的重要性降低;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打拼事业更多女性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追求性别平等,经济实力层面和意识层面更具有独立性,结婚与生育意愿降低、对离婚的抵抗意识薄弱。这些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日韩媒体对于女性选择年下男作为结婚对象的分析。部分站在男性角度分析选择“年上女”作为婚恋对象的优势大多也反映相似的内容,年长女性更加成熟,更有思想,在经济上和情感上都更加独立,不像“小姑娘”那样具有依赖性,反而可能成为男方依赖的对象,与年长女性交往的经济压力和情感压力都更小,因而交往起来更加轻松。追求更加深刻的思想交流、更加平等的情感关系和经济地位是进步的,也更趋近于婚姻理想化形态,但是选择年下男、追捧“小狼狗”、“小奶狗”并不能成为推动婚姻向理想化形态演进的手段,反而是对既有婚恋观念中瑕疵的放大和强化。
日本四十年间初婚夫妇年龄状况。
篱笆,女人和“小狼狗”
相对“帅哥”、“欧巴”、“硬汉”、“大叔”等一众过气的流行男性特质,“小狼狗”、“小奶狗”明显地矮化了男性形象,以此确立某种主人意识,从而突出强化了情感关系的不对等性。催生这种词汇选择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语言污染的大环境下,当既有的桃色词汇被官方征用后,原本上不得台面的替补词汇迫不得已上场,替补词汇污染程度通常更高,但同时也在短时期内形成一种防官方征用的自卫机制,一段时间内可供坊间肆意消费;二来,在仍然以年上男甚至是“老夫少妻”为主流且排异程度较高的的社会中,姐弟恋似乎仍然被视作异端。2017年5月8日发表在《中国妇女报》上的一篇题为《“姐弟恋”渐成风潮到底为哪般》的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患有“关怀综合症”母性爆棚的女性与持“恋母情结”的男性之间容易诱发姐弟恋,即将步入中年的女性为了重温自己的青春而从年轻伴侣身上获得心理补偿,年轻男性则将女性的引导和对女性的崇拜感幻化为恋情。不过,“小狼狗”、“小奶狗”的实际使用者也未必追求真实的姐弟恋,多数使用者只是不假思索地跟风使用流行词语。与“小鲜肉”一样,“小狼狗”在进入更广阔的语义空间后也摆脱了原有的词义,“年轻”仍然是显著特征,但未必要比女方年纪小,甚至连原本顺从和被把玩的意味也被消解掉,反而凸显了“狼狗”的攻击性特质,衍生出的“小奶狗”则指代更听话、粘人的特质。无论是否是刻意选择的结果,在使用过程中,词汇暗含的权力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中国妇女报》刊文。
在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当下,性别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勇于挺身而出反抗遭遇的性别不公,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被视为常规的“男性原则”被挑战、被颠覆。赫伯特·马尔库塞曾经断言:“由于‘男子的原则’曾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肉体力量,所以一个自由的社会将是对这一原则的某种否定。”稳步增长的“年下男”婚姻或许可以视为是在女性经济实力支撑下对既有“男子原则”的否定,但对“小狼狗”、“小奶狗”的追捧不是。“小狼狗”、“小奶狗”都建立在一种“男子原则”的语境下,其设定完全符合既有社会情感关系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设定:缺乏经验的、不独立的、单纯的、快乐的、具有奉献精神的,将生活重心放在对方身上或是落在情感关系上,并对性需求有求必应,不同之处不过是性别对调。女性即便成为情感关系中的主导者,沿用的仍然是男性原则。无论是过去的“小鲜肉”还是当下的“小狼狗”、“小奶狗”都不是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产物,而是女性对自身性别现状不满的无意识表达。在现有的单一化的“男子原则”社会中,多元和动态平衡的关系被排斥,平等的两性关系既缺少可效法的模型又缺乏可行的实现手段,导致所有具有革命需求的群体最后即便成功也只不过是走上对手的老路,不破除现有的蕃篱,两性关系最终只能在此消彼长的驯服与被驯服关系中来回摆动,不是男人和他的金丝雀就是女人和她的小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