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特约高网解说胡力涛述评 作为每年九站大师系列赛的收官之战,巴黎前些年所处的位置一直有些尴尬。虽然有“年终总决赛资格赛”之称,但这一说法显然只是针对那些尚未获得总决赛入场券的球员而言的。对于那几个通常能早早锁定总决赛资格的“巨头们”来说,通往伦敦之路,未必非要经过巴黎。
最好的例证就是在“四巨头”近些年对大师系列赛几近垄断的统治版图中,巴黎成为ATP那些“非巨头”的一流球员能够最多次攻陷的城邦:索德林和费雷尔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在这里拿到了职业生涯唯一一座大师赛冠军奖杯。此外,伯蒂奇、特松加和今年刚刚宣布退役的俄罗斯“劳模”达维登科的首个大师赛冠军也都是在巴黎获得的(分别是2005年、2008年和2006年)。反观“四巨头”中,纳达尔和穆雷还从未征服过巴黎,费德勒也只是到2011年才拿到过一次冠军,只有德约科维奇曾于2009年和2013年在巴黎两度折桂。
但今年的情况有变。首先是德约科维奇和费德勒的年终世界第一之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两人的分差已缩小到500分之内。跟去年德约和纳达尔争夺年终第一的形势比起来,今年的悬念更大,情况也更错综复杂。在世界前两号球员看来,巴黎和伦敦已经成为这场球王争夺战的两个分战场,缺一不可。至少前些年出现过的“舍巴黎,保伦敦”的情况今年可以避免了。尽管德约正经历着初为人父的喜悦,费德勒则是“背靠背”连续作战,但可以相信,因为有着明确的竞争目标,二人在巴黎都会打得比较投入。
2012年ATP为缩短赛程,曾将巴黎和伦敦之间的一周时间强行抽取,这引发了很多顶尖球员的抱怨。费德勒就以健康理由退出了当年的巴黎赛,时任赛事总监的福尔热甚至动了将比赛挪到每年2月进行的念头,那年的伦敦总决赛也不得不推后一天开始和结束。为了平息众怒,2013年ATP就自行纠错,恢复了巴黎和伦敦之间一周的缓冲时间。费德勒今年能够在巴黎成行,也得益于这“多”出来的一周——对这位33岁的瑞士人来说,2014赛季末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除了要跟德约争世界第一外,还要帮助自己的祖国首次赢得戴维斯杯。他需要时间休息养精蓄锐,也需要时间在红土场上训练去对付主场作战的法国人。
至于今年巴黎作为“伦敦资格赛”也比往年要好看些,还得感谢纳达尔的退出。多出来的一张伦敦总决赛门票,使得今年巴黎大师赛显得更有“奔头”,也就更有“看头”。往年打到这个时候,通常也就剩两个名额供大家争夺了,但今年将有6位球员(穆雷、锦织圭、费雷尔、伯蒂奇、拉奥尼奇、迪米特洛夫)来争夺4个名额,机会大大增加,球员也就打得更加来劲。所有这6名球员都至少打入赛事的16强,但也正是从1/8决赛开始,几乎每场比赛的结果都会影响到总决赛名额的归属,更有穆雷VS迪米特洛夫这样直接面对面的“生死决斗”,比赛能不紧张刺激?球迷能不大呼过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