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电影类型中,最震慑人心的是灾难片。
如果说电影让我们体验不同人生,仿佛多活了好几回,那么灾难片就带我们体验劫后余生,懂得珍惜不可多得的生命。
灾难片让人们重拾的,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人性的考量。
比灾难片还震慑人心的是灾难本身。
2018年7月5日,凤凰号在返回普吉岛途中倾覆,登船人数122,遇难人数47。
据说海浪高达5米
信阳小伙张皓峰先后救下4人,在海上漂流15小时被渔民发现,被称为沉船事件中的英雄。
他“没想那么多”就把冲浪板推给了陌生的老夫妇。
好德如好色者,凭本能救人
我们在张皓峰近乎本能的救人举动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还有一种光辉,体现在自救之上。
1983年,有个23岁的加州姑娘在太平洋漂流了41天。
这位姑娘叫作塔米·奥尔德姆,在海难发生的15年后,她在回忆录《红色天空》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35年后,[惊涛飓浪]在美国上映,再现了书中的“海上爱情、绝望与求生”,《纽约观察家》说影片中的“每个元素都完美到让我震颤和震惊”。
[惊涛飓浪]IMDb6.7,豆瓣6.8,资源已出
▼
[惊涛飓浪]是很文艺的灾难片。
一般灾难片都是典型的商业大片,制作规模庞大,斥巨资做特效。
比如预算2亿美元(约合16亿人民币)、制作了1:1复制船的[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1995年开始制作,经费高达2亿美元,创当时纪录
为了拍出新德里街市,聘请超过千名印裔侨民的[后天];
地球回到冰河世纪,自由女神像,[后天]IMDb6.4,豆瓣8.0
后期制作长达14个月、有500多个特效场面的[2012];
[2012]制作经费也是2亿美元,运用了1400个CG镜头
在规模上[惊涛飓浪]没法跟这些大片比,预算仅3500万美元,两个人,一艘小船,就拍了部灾难片。
[惊涛飓浪]没那么大的野心。
它没想去表现巨轮沉没前、末日来临后的人类群像,只在好好挖掘灾难中一个人可以有多坚强、求生欲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它的IMDb评分超过了在国内很受欢迎的[后天]和[2012],显然与国内观众不同,相对于大场面,老外更关注个体的生命与真实的故事。
[惊涛飓浪]关注的即是个体,有点像现实版的[少年派]。
海上漂流的日子里,派目睹了兽的弱肉强食,实际是人相食;塔米没有吃人,她吃了午餐肉罐头、捕杀了鱼——她原本是个素食主义者。
在生命面前,什么伦理纲常、什么爱恨情仇,都显得微不足道。
[惊涛飓浪]在叙事上也不走灾难片套路。
无论是[泰坦尼克号]、[2012]或[海啸奇迹],都是前面岁月静好,突然地上裂个大口子、撞上个大冰坨子,猝不及防就天崩地裂了。
[2012]IMDb5.8,豆瓣7.7
[惊涛飓浪]不是这种平铺直叙,而是两条叙事线并列进行:一边岁月静好,一边天崩地裂。
影片一开头就是女主角塔米在船舱中醒来。她脖子以下和一堆杂物都泡在水里,船是歪着的,起来的时候差点滑了个跟头。
甲板上比船舱好不了多少,桅杆折了,船帆也在海里飘着。
她顾不上这些,她在找人。
理查德,她哭喊的名字,是她的未婚夫。
交代清塔米现在的处境后,影片回过头来讲她和理查德出海前的故事。
光看这部分,就是浪漫的文艺爱情片。
在大溪地,23岁的塔米与34岁的理查德初遇,对航海的热爱与冒险精神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让他们开始筹划未来的生活与航行。
也让他们一步步走进太平洋的中心。
在海难里穿插的往事,仿佛是塔米在绝望中回忆的甜蜜时刻。但这改变不了什么,此时的她还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在大海里搜寻着。
不远处的救生艇让她兴奋了起来——她看到理查德趴在救生艇上。
塔米开始了求生之旅。
从初见到遭遇飓风,塔米与理查德的故事在插叙中一点点拼接完整。
当回忆与现实终于汇合时,一个可怕的真相随之而出......
▼
虽然[惊涛飓浪]在立意和叙事上都很艺术,但它的现实还原度非常高。
塔米和理查德在“仙岛”大溪地相识,逗留了3个月,这是海难的起点。片中最美的画面都来自这里,实景拍摄。
三度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罗伯特·理查森([刺杀肯尼迪]、[飞行家]、[雨果]),把“仙岛”的美全盘托出,一点没浪费。
塔米是个很野性的年轻姑娘
红色天空,书名来源
出事的HAZANA号几乎和照片一模一样。
塔米和理查德本来要把这艘船送到圣地亚哥,出发三周遇见飓风
当然残酷的风暴也很真实,带你见识四级飓风。
黑乎乎一片,是四级飓风带来的大概十米高的海浪
这些还不是主要的,基本上成本到位的灾难片都能做出很逼真的效果。最主要的是人物和事件的还原度得到了塔米·奥尔德姆本人的认可。
海难过后,塔米一度消沉,觉得自己再也不会陷入爱情。后来她意识到,写下这段故事是摆脱黑暗的唯一方法。
如今的她早已结婚生子,并盼望把这段经历分享出去,让人们知道女性力量可以有多强大。
塔米·奥尔德姆,如今开朗乐观的海难幸存者
片中饰演塔米的是谢琳·伍德蕾,饰演理查德的是山姆·克拉弗林,两位演员分别来自美国和英国,与对应人物一样。
真实(上)与电影(下)对比
塔米对两位主角的评价都很高,说山姆“一笑就让我想起了理查德”,“好像是上帝派他来演理查德的”。
谢琳是塔米心中的最佳人选。
这位四岁就出演了第一部电视剧的童星,凭借美国ABC家庭剧[青春密语]为人所知。2017年她和瑞茜·威瑟斯彭、妮可·基德曼共同主演的[大小谎言]IMDb评分高达8.6。
[大小谎言]豆瓣8.9,剧中她一头黑发,与[惊涛飓浪]很不一样
谢琳还积极参与环保、政治,是位女权主义者。
当塔米看到她在船上拿胶带补裂缝时,直接哭了出来:“她独身一人,一眼望去没有土地,只有失事的船。天哪,这让我回到了过去,那就是我。”
谢琳在片中的表现确实没让人失望,这位1991年出生的年轻演员得到了美国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
《综艺》说“谢琳·伍德蕾使她自己沉浸在海洋里,在爱情里,在表演里——以某种方式把它们连接在了一起。即使迷失在海洋中,她也让我们感觉到了这些。”
《variety》
《洛杉矶时报》说“她有天赋调和内在的强大与脆弱,直到两者相融合。”
《LAtimes》
为了演好塔米,谢琳连续两周每日摄入量350卡路里——一盒三文鱼罐头、蒸花菜和两个鸡蛋黄,饿得睡不着觉时,就喝点葡萄酒。
如果这么说还不够直观的话,看张对比图吧——
出发前,漂流41天后
除了演员与原型人物的接近,影片呈现出的大量细节也还原了当年的情景——塔米在漂流的41天内吃的是花生酱、罐头和水果鸡尾酒,这些依次出现。
从船舱翻出来的花生酱,沙丁鱼罐头,水果鸡尾酒
帮助塔米确定位置和方向的是手表和六分仪——一种导航仪器,她至今佩戴着一种镶有钻石的六角形吊坠。
用手表估算速度以定位,用六分仪通过太阳和海平线测定方向
塔米在船上不停自言自语,给自己打气,在片中能看到这一点——
这片子还原度很高,却有着和现实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叙事。
在现实状况中的不断闪回,使灾难的冲击力有所削弱,也使影片的重点不仅在于灾难的冲击力,还在于一种温柔的力量。
▼
“我不得不停止哭泣,因为我已经脱水了,而且我没有什么可以喝的水。我很悲伤也很平静——为了生存不得不继续。直到抵达陆地,我才放松下来,不用再惧怕死亡,悲伤开始浮出水面。这真的非常非常痛苦。”
这是塔米·奥尔德姆41天里的感受,是对[惊涛飓浪]的解释。好的艺术片都是肉与灵的完美结合,[惊涛飓浪]的叙事方法与表达内容是统一的。
看过就会明白影片为什么要选择插叙。
塔米在看到一座岛屿又意识到是幻觉后,曾把一把步枪插到了嘴里。但她选择了坚持,支撑她一路走下来的,不是一瞬间的勇气,而是本能的求生欲,是毅力,是爱。
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或许归根结底就是种求生欲。
这种温柔的力量,就像那些断断续续出现在眼前的甜蜜画面,就像露丝的那句誓言,让她不忍心放弃这个世界。
没有放弃,她才有机会再次陷入爱情,结婚,当孩子的妈妈,体验人生百态;她才有机会继续航行,在海浪中与飓风并驾齐驱,骄傲地宣称:“这不算什么,我见过更糟糕的”;她才有机会看到自己和理查德的故事被拍成电影,激励那么多人;
没有放弃,她才有机会对全世界说——
“我很庆幸生活在女性有发言权的时代。以前总听说男人能战胜狼,男人能征服海,是时候展现女性的力量了——她们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任何障碍。”
她的坚持,最终成了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