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心之助特约作者 芒来小姐
分床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错!
上周,李艾在最新一期的《新生日记》里,自曝和老公张徐宁结婚4年来一直都分床睡,应采儿、麦迪娜、马剑越等人直呼“太奇怪了!”。
李艾解释说,由于丈夫打呼,自己睡眠浅,分床睡双方能够更好的休息。加上张徐宁是李艾的经纪人,白天始终粘在一起,晚上给彼此私密空间反而能够促进亲密感提升。
即便理由如此清楚,网友仍然无法信服。说起夫妻分床睡,大多数夫妻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都是:
“这是要离婚的前奏吧?”
不怪网友贴标签,毕竟夫妻长期分床睡,可能产生的隐患问题太多了:
- 睡眠时无法体会彼此肌肤的温度,生理需求无法第一时间满足;
- 观察不到伴侣睡前的微表情,错失读懂对方心事的良机;
- 为了带娃夫妻一方和娃睡,时间长了伴侣心生不满……
这让人感到好奇,分床的潜在风险那么大,像李艾这样的夫妻,坚持多年分床睡,感情反而非常稳定。难道夫妻分床就像一把双刃剑,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有研究表明,夫妻在入睡前交流五分钟会让彼此的感情更加稳定。
怀孕的李艾每晚睡前,老公都会给她按摩小腿,陪她聊天,亲吻她的脸颊,做完这一系列工作才去自己的卧室睡觉。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艾和老公是幸福的,作为公众人物,李艾毫不避讳自己和老公分床睡的事实,也展示了幸福的婚姻的确不止一种生活模式。
不久前,澳洲20万对夫妻为了好好睡一觉,选择“睡眠离婚”。此前美国的调查显示,25%的美国夫妻选择分床睡。有部分专家认为,在合适的情况下,分床睡能保证睡眠质量,更能维护夫妻关系。
但这仅仅只针对一部分人,对大多数人而言,冒然分床,更有可能破坏夫妻感情。相比欧美国家高度的个人主义精神,中国传统婚姻更接近于“抱团取暖”。
有句老话叫“夫妻分床,婚姻必亡”,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夫妻分床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
失眠夫妻的解放秘籍:同房不同床
后台收到一封来访者的来信:
结婚三年期间,我几乎每晚失眠。丈夫和我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医生,最后才发现问题出在“同床共枕”上。
小时候,我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难得回家一趟,也会匆忙抱一抱我就离开,从不和我一起睡觉。起初我会大哭大闹,求父母留下来,懂事之后我就不再那么任性,但父母的缺失一直是我心里的痛。
后来结婚了,我发现自己很难和老公同床共枕,无论白天感情多么好,一旦睡在一张床上就会紧张,我好怕他像父母一样随时离开我。
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我尝试着改变自己,尝试了很多方法,最后找到一条捷径:分床不分房,每晚睡前和老公沟通交流。
老公的理解代替孤独感,抚慰了我的每个夜晚。最开始睡在一起时,轻微的呼噜声都能让我整宿失眠,现在即使他鼾声如雷,我都能安然入睡。
- 心理学中有一个“身心相伴系统”,身体的温存和靠近,能促进夫妻的心理层面的亲密;
- 心理层面的亲密,也能促进夫妻身体层面的亲近。
夫妻同床共枕,就是在不断重复这个良性循环。
夫妻分床睡有形形色色的理由,比如为了回避矛盾,比如两人睡眠习惯不同,比如希望有各自独立的空间。
但通过分床来逃避冲突,或过度追求所谓的“空间感”,生活看似舒适自由,其实牺牲了夫妻融合亲近的机会,导致感情基础不牢固,婚姻后期接连出现问题。
打呼、性平淡、晚睡综合症等习惯,新婚时会对夫妻生活造成一定阻碍,但是通过婚姻期间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夫妻可以协力跨越这些障碍。
比如像来访者这样,从夫妻不同房到同房不同床,最后逐渐过渡到“同床共枕”。
晚上积极温存,早上相视一笑,这样的状态才是健康婚姻应有的状态。即使短时间内无法同床,互相理解对方的心声,了解对方的需求,慢慢的磨合在一起,也比选择分床更好。
大部分正常、平凡、健康的夫妻,能够通过共同协力完成“同床共枕”这件事,来营造出相爱的幸福氛围。这种协同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夫妻感情的滋养。
分床,夫妻感情破裂的诱因
“奶茶”刘若英在自己的书里,描述了她和丈夫7年分床的生活:
“夫妻俩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两人有各自独立的卧室和书房,但共用厨房和餐厅。”
不少网友感叹:这根本不像夫妻,像室友过家家。
还有人认为:婚姻就是长久陪伴,如果婚后还要过分强调个人自由,那当初干嘛结婚呢?
这就像周瑜和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同样的观点,分床未尝不可;如果夫妻双方一个分床,一个不分床,婚姻就成了一场浩劫。
我曾收到过一个读者的来信:
我和老公通过相亲认识,婚后一年,我提出分床睡,他打死都不愿意分床。
上周家庭聚会,当着父母的面他质问我:
你说,你到底哪里对我不满?是我打呼噜太响吵到你,还是你根本不愿意和我生活在一起?
我气得不行,当天住回娘家,晚上父母也来劝我:好好过日子,和老公分床睡像什么夫妻。让我觉得心里很难受。
其实选择分床,归根结底是不够爱。
我单身快10年,早就习惯了独立自由的生活,何况我和他兴趣爱好差异很大,不同的价值观就像一堵横墙,把我们隔得远远的。
结婚一年多了,我躺在他身边就像躺在一个陌生人身边一样,毫无亲近感。
正常情况下,夫妻之间会有很多的身体接触,尤其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夫妻白天忙于工作,夜晚更加渴望彼此的肌肤,新婚时巴不得整天粘在一起。如果还选择分床睡,恰恰说明了夫妻之间原本就存在问题。
相较于女人,男人往往更抗拒分床,他们需要通过身体接触来维持亲密关系,通过性产生爱情。男人和女人同床共枕越久,对女人的依恋也会越深,冒然选择分床,极有可能对男人造成伤害。
中山大学社科系心理学专家指出: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短暂性的分开睡,比如失眠或者疾病,夫妻双方是可以接受的,长期分床却是万万不行的。
大多数情况下,夫妻分床不是问题太大,而是需要这个问题来隔离夫妻在床上的距离。
新婚时夫妻默认分床睡,可以视为夫妻独特的相处模式,但如果结婚一段时间后突然分床睡,分床更可能会成为夫妻感情破裂的诱因。
为什么新婚时不曾认为同床共枕问题,相处一段时间却突然出现了问题?
答案是:突然分床的背后,是夫妻感情的分崩离析。分床作为借口,掩饰了夫妻没办法应对生活习惯的差异的事实。
比新鲜感更重要的,是陪伴
许多夫妻认为:结了婚就能让男女关系保持恒定,一劳永逸,偶尔分床睡也没关系,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电影《无问西东》里,许老师和妻子淑芬少年相爱,青年疏离,大学毕业的许老师和乡下农妇淑芬已是两个世界的人,他坦言自己不再爱淑芬,渴望更投缘的伴侣。
淑芬却认为:结婚后我多付出点,他早晚会再爱上我的。
于是这一对夫妻,新婚分床,从此再也没有同床共枕过。
许老师用冷漠来抗拒淑芬,淑芬直到晚年才恍然醒悟:打从分床第一天起,她就失去了许老师的爱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换来的只是比分床更冷的无视。
前些日子,网上组织了一场《夫妻分开睡好不好》的网络调查,投票结果显示:
超过60%的网友认为夫妻分开睡不好,理由如下:分开睡,感情肯定要出问题;分开睡就不像夫妻了;没有他(她)在身边睡不踏实。
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夫妻分床的背后藏着我们爱的能力的缺失。
当我们逃避现实问题引发的自卑感时,我们会失去对另一半缺陷的包容力,体现在睡眠上,就是放大伴侣在同床过程中打呼、磨牙等问题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会凝视你。
越是认为同床是个问题的夫妻,往往越可能用分床来解决问题。实际上,分床非但不会让夫妻生活融洽,反而将男人推下床,让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比起新鲜感更重要的是陪伴,改变睡眠方式并不会让双方爱得更深,真正的爱是彼此理解,恒久忍耐。
因此,不要轻易把另一半从床上推开,比起相处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相处的内容,这里面藏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温暖。
懂得陪伴,你才懂得什么是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