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有一种人是活得令人羡慕的——目标明确,笃定而努力。舞者王亚彬无疑是这种类型的人。
尽管有许多人对这张脸孔的唯一反应是——《乡村爱情故事》里的王小蒙,然而她对自己的定位永远是艺术工作者,一名舞者、一名编舞。
王亚彬的另一个活跃性很高的前缀是舞蹈替身,而且替的都是有名的电影作品。她是电影《神话》中金喜善的舞蹈替身,也是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的舞蹈替身之一。电影中,章子怡一共有两段舞,一段是极为惊艳的“仙人指路”,王亚彬负责一些水袖控制的替身。
而另一段“佳人舞”,则是王亚彬编舞作品。
在参加电影《十面埋伏》章子怡舞替的面试现场,张艺谋第一次见王亚彬,配着一首《佳人曲》,一身素净舞衣,即兴而舞起,中途过程中,一旁的面试人员对她说:“亚彬,加一点‘长水’。”
的确,长水袖可以说是王亚彬的拿手好戏。
六岁开始在家乡天津的业余舞蹈学习班学习跳舞,在启蒙老师的建议下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于是9岁的小女孩儿离开家乡,一个人和舞蹈开始了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六年制古典舞学习,而后顺利保送至北京舞蹈学院开始了四年的本科学习。
在不了解她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章子怡舞替”是她身上一个掷地有声的前缀,可其实王亚彬年少成名,在她丰富的履历中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和无数个“一等奖”“金奖”绑在一起。本科毕业的那一年就通过独舞《扇舞丹青》横扫当年CCTV电视舞蹈大赛和桃李杯青年组组别古典舞一等奖。之后又主演了多个舞剧,诸如《大唐贵妃》等都是惊艳一时的作品。
19岁的年纪成为了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的领舞,并且在之后的2007—2010年连续四年上春晚领舞。两根水袖抛收挥洒,刚柔并济,结合了刀马旦的飒爽和青衣的幽怨气质,在舞剧《大唐贵妃》中的演绎更是让人慨叹终于知道了为何君王从此不早朝。古典是王亚彬早期的生命状态。
2015年,在三十而立的年纪,舞者王亚彬遇上了一个艺术重合性很高的女人——戏曲名角筱燕秋。带着她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剧《青衣》,在85分钟的时长里,浓墨重彩地破碎了一次。
在2013年拍摄由作家毕飞宇的小说《推拿》改编的电视剧的过程中,王亚彬接触了小说《青衣》,然后为之动容,历时近三年的时间把它带上了舞剧舞台。其实一开始王亚彬是打算让另一个外国编舞家来导演这台作品的,但是当对方听完了她细致而丰富的作品理解之后,提议由她自己进行编导工作。于是《青衣》可是说完整意义上王亚彬的第一部作品。
对于梨园而言,水袖是该配青衣的,咿咿呀呀拖着唱腔,充满了阴郁的气质。尤其筱燕秋是一个老天爷造就出来的青衣,“黄连投进了苦胆胎,命中就有两根青衣的水袖。”
而对筱燕秋的演绎,是人物身上共有的笃信和疼痛共同造就的。
小说《青衣》中,筱燕秋年少成名,因为出演《奔月》中的嫦娥而名噪一时,却也是因为这出戏,让她二十年没有踏上戏台。可离开了戏台二十年之久却仍然能够一口气唱完一段《广寒宫》,二黄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戏剧团长感叹这二十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可四十岁的筱燕秋仰着脸说:“我没有坚持。我就是嫦娥。”
这样的笃定无独有偶。王亚彬说过自己生来就是应该来跳舞的。9岁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那一刻,她就特别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附中开学的视频课播放过程中,看着一位位舞蹈前辈的影像资料,年仅9岁的王亚彬就对自己的同学说,我长大了也要成为舞蹈家。
筱燕秋在生命的黄金时期被生生掐断了,《奔月》成了她永远的痛,之后的日子过得力不从心。对戏台她有着近乎疯狂的欲望。
2001年12月9日排练时候的一次跳跃,导致落地时右脚腕踝严重错位,那一时刻,看着不断肿胀的右脚,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到之前的身体状况,那种对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是王亚彬坦言从事舞蹈以来最恐惧的一个瞬间。记忆中的这次意外,让她更清楚自己骨子里想要抓住舞台的“贪婪”。
结尾舞段,在漫天飞雪中,妆奁齐全,一身水衣,忍着身体疼痛,和下身不停的血迹,在过路人的诧异目光中,在剧院露天门口再变成一个嫦娥,其实已经不用刻意地去酝酿情绪,眼泪就自然而然地留下来了。在采访中王亚彬也曾讲道:“水袖仿佛是肢体的延展,情绪的外化。我们将女主人公的一生都浓缩进这7分钟的水袖中。最后,呼吸因为剧烈的运动和抽泣变得无比压抑,我拖着长长的水袖向舞台纵深出的黑暗走去。跳了60场《青衣》,我老了60次。”
每次登台都是一个新娘,大幕就是红盖头,筱燕秋把自己嫁给了戏剧的舞台,王亚彬也是把自己嫁给了舞剧的舞台。
筱燕秋是一块冰。而王亚彬是水。
她把生命比作一条长河,一路上的石子与坎坷本就存在,而你要做的,就只是流经这些。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所以她从不认为拍摄《乡村爱情故事》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尽管乡村丫头和她所从事的舞蹈艺术,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区别。但她把“王小蒙”视作很好的生活体验,为以后不同舞剧情感和舞剧形象积累艺术感受。
小说家毕飞宇说过:我们过去总是强调小说的思想性,而忽略了人情世故,这对小说而言是一种损害。我们过去的小说不是写得太小了,而是写得太大了。
王亚彬也许也有类似的艺术认知,在把舞蹈跳“大”之前,她愿意先把舞蹈跳“小”。她不希望万千观众把舞蹈艺术视作遥不可及的殿堂现象,她想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青年一代表达艺术畅想,也让更多的观众能感受这种肢体情绪。
2009年,王亚彬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亚彬舞影工作室”,提供平台去展示青年一代的才华。以“亚彬与她的朋友们”为系列每年推出一部不同主题的舞剧。而《青衣》正是系列的第七部作品。
2016年在英国赛德勒之井剧院上演了一部新的作品, “She Said”《她说》。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从全球的范围内选择了三名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编舞,王亚彬正是其中之一,她所创作的作品《M-DAO》受到古希腊悲剧作品《美狄亚》的影响,主演形象定位挑战传统古典芭蕾,设定为一只脚穿足尖,另一只脚光脚,通过这种形象上的附加,表达美狄亚强悍、坚硬、残忍的一面之外,作为女人的柔软的一面。
尽管有着很多与外国艺术的交流机会,但是王亚彬说,在做当代舞创作的时候,她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同时也保有中国古典舞的精髓。
舞蹈是她和外界隔绝的安全区域,却也时常带给她危机感,这种危机感病史害怕某天会被谁取代,而是对于自己的一个思考,对于生命该被如何寄托的思考。
王亚彬坦言,这个社会居然还有舞蹈艺术家这样的一个职业,对她来说是很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这是一个求新求快的社会,仿佛出门遇到的都是CEO、CFO之类的人。也许每一个艺术创造者,都承受着不同的生命孤独。
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王亚彬庆幸自己可以按照对于自己的想象一路走来。
哪有什么庆幸,作为一个舞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舞者,背后的艰辛是无须赘言的。年纪小的时候,王亚彬害怕舞台,害怕强大的训练量,可一转眼,眼泪鼻涕汗水糊了一脸的日子就过了三十来年。
从未对舞蹈有过厌倦的时刻,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最合适的方式。
生命该以何种方式被寄托,王亚彬的选择从来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舞蹈。
都说“命中八尺,你难求一丈”,而王亚彬这两根水袖,命中给了她八尺,她自己求得了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