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北京的雾霾很严重,有时候能见度不足十米。可赶往影院的我却不由自主的深吸一口气,因为我知道我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无比清晰且未知的世界。
时隔四年,前所未有的技术拍摄,索尼四千多万美元的投资,47天的拍摄时间,演员做了3个月的特殊皮肤保养。这些关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消息每多一条就让我多增加一分对电影的期待。
全球只有5家影院具备放映这个格式的设备,北京博纳悠唐店是其中一家
我有幸提前看到这部影片,3D、4K、120帧。
其实120帧的观感并没有想象中的刺激和不适,电影画面无比清晰、明亮,你甚至能看到演员每一次呼吸给面部所带来的细微颤动,这种真实感让感官体验放大数倍,所感受到的情感渲染也更加强烈。特写镜头更加具体,你会觉得这个人就真实的站在你的面前,你伸手就能触摸到他的头皮屑。
这部改编自本·芳汀同名小说的电影,聚焦于一个19岁的德州男孩林恩的一天,参加了伊拉克战争的他意外的成为了民众眼里的英雄,因此林恩和他所在的B班要在橄榄球赛场上和几位明星一起同台完成中场表演。
在这一天进行的同时,影片通过林恩种种回忆的穿插,让战争场面和欢乐的球赛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而正是由于前所未有的真实感,让这种对比变得尤为震撼。上一秒舞台上烟花和明星一起闪耀,下一秒战场上的子弹就扑面而来。等林恩从回忆中缓过神来,面对眼前的热闹气氛,我和他一样恍若隔世。
上士对于林恩来说是心灵导师般的存在,他和林恩有过深入的对话,身为壮汉的他在开战之前仍要仪式般的搂住每一个士兵的脖子说“我爱你”,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林恩怀中变成冰冷的尸体时,林恩放声大哭,视觉效果让情感触动放大,我们仿佛就置身于战场中看着如此鲜活的人一点点失去最后的呼吸,真正的去感同身受战争有多残酷。紧接着画面回到华丽喧嚣的球赛现场,站在舞台上的林恩有点不知所措,眼泪悄无声息的落下,那一刻是他从男孩变成男人的洗礼。
林恩的姐姐一直让他去联系心理医生,我们也能看到他的战友身上的一些战争后遗症。那是硝烟混合着鲜血的生活,林恩无数次回想起消失在自己手上的生命,这些无比沉重的经历都变成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好不容易回归到之前的生活,还要再去检查自己到底正不正常,让坐在办公室的医生告诉你应该怎样才能缓解痛苦。旁人不会明白的是,无论怎么做,这些过往都永远存在,不会消失。
鲜血、死亡、杀戮一遍遍冲击着林恩的内心同时也在拷问着观众。所以在面对记者轻描淡写的问“你对战争有什么体会”时,对媒体的讽刺也不言而喻,或许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如何写出博眼球的报道。这对林恩来说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一天,但面对别人的好奇这个伤疤便成为展览品,变成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战后的感受是难以言说的,人们却喜欢为此塑造英雌。为英雄的欢呼声和那些炮火声一样震耳欲聋,诚如片中有意把林恩的故事拍成电影的投资商说“你的故事已经不是你的了,而是全美国人的故事”,林恩和他的战友们的荣誉其实从来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对英雄情结狂热的媒体和人民的。
在此前的纽约电影节上,外媒对影片的评价实在不怎么好,不少人痛批技术淡化了内容,这也让全新的技术标准更具争议性。过于清晰的影像除了放大了人的观感之外,对演员的表演、摄影等各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李安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导演生涯以来,直到2009年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李安的电影都是用胶片拍摄,之后2012年李安采用纯数码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少年派》。
作为曾经胶片的拥护者和如今技术的引航者,两者对电影有什么样的不同影响,李安有着太过深刻的感受了。他在采访时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还是用之前的思维去套3D的技术,却还没有之前的人做得好。我不认为技术和故事是两回事,它们应该达到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境界。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它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标准。”
没错,电影的诞生就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变革都有非议随之而来。可时间让我们看到这些变革所带来的变化:有声电影创造出了更精彩的台词、表演和配乐,彩色电影让导演们凭着对色彩的把握缔造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如此一来才有了现在斑斓的光影世界,现今我们成为了变革的亲历者,不但是导演会被固有的电影模式所局限,我们的观影习惯也是如此。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无限的探索形式,它的脚步不应该只在24帧上,世界上应该有昆汀这样用70mm胶片去回味情怀的人,也应该有李安这样敢于突破界限的人。这是还尚未成熟的新技术,它正和片中的林恩一样迈向成长之路。
李安接受观后采访的时候总是非常谦虚的说到,在电影技术的探讨领域他永远是一个学徒,我觉得是时候去把这个技术抛出来。他愿意去做这个先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林恩的乔·阿尔文,我们还要赞叹一下李安挑人的眼光,这个被他形容为“顶级天才演员,长得很帅,楚楚动人”的新人,之前是个舞台剧演员,舞台剧的表演之浮夸,和片中被要求不能有一点表演痕迹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演员的可塑性,假以时日,他将是影坛中的又一颗明星。
吾友碟中谍老师这样说到,我深以为然:李安,总是遵从人性的真实本心去审度,去抉择,去应对这个复杂世界的对与不对。王佳芝(汤唯),少年派(苏拉·沙玛),比利林恩(乔·阿尔文),都是新人,眼神都是忧郁,惊人的相似。似乎忧郁就是导演看待这个世界的彷徨,柔软和善意。
影片的最后,林恩依然选择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那是他认为安全的地方。李安一遍遍的说过,拍电影其实也是寻找自己内心的过程。120帧就是他梦想的战场,他的众说纷纭的非议中选择了它。
我想对于外界的评价,用片中的一句话来诠释最合适不过:每个人对战争都有自己的态度,我想电影也是。
我们从之前的录像厅、盗版DVD,到蓝光,也是在追求清晰的一个过程,现在也是时候接受视觉上的洗礼了。24帧的陈年老酒和120帧的新鲜佳酿都应该共同举杯,为李安,为未来。
上映之后,我肯定还要去二刷,三刷,除掉技术本身,这个故事依然精彩,李安对于人性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的剖析永远深刻。用吾友张漪的话来结尾:我想这也是因为我看了李安新电影后的一种“获得”,电影里比利在被同胞推倒时也意外地体会到了被他杀死的那个伊拉克人的瞬间,这些很少见的旋转式电影人物视角角度,教会了我用同理心、同袍心,或者类似菩萨心去面对别人,面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