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的小舟在命运的大海上漂泊无依的时候,滨州伸出了她温馨的臂弯,揽我入怀,滨州从此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也许是历史专业情怀的导引,也许是感恩之心的扯牵,我想走进她历史的深处,了解她的前生今世,触摸她曾经的繁华与兴盛、荣光与梦想,延续她历史的血脉,传承她文化的薪火……于是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消失的几座古城走进了我的视线……
我初次走近蒲湖,还是30年前在滨州读书的时候,记忆里一直留存着她碧波荡漾、绿树环绕的秀美湖光。那时我不懂历史,不知道湖底的秘密。当我听说湖底就是曾经的蒲台古县城遗址,5米多深的一湖碧水下面长眠着昔日大清河畔那座经济繁荣、航运发达的古老县城时,好奇心驱使我翻阅发黄的历史册页,去揭开千年蒲城的神秘面纱。
依河而建古县治,一度四关成三关
蒲城得名于历史悠久的“蒲台县”。根据历史记载,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设置了湿沃县,此乃蒲台县的前身,治湿沃城(《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当在今滨城西莫李家、周家集一带)。南北朝时期,徙湿沃县治“乱城”(今北镇附近)。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湿沃县设置蒲台县[因境内有蒲台(今名秦台)而得名],县治延用“乱城”。“乱城”作为黄河北岸的一座重要水陆码头,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蒲台县被废后改称“蒲台镇”。
蒲城作为“蒲台县”县治,历史上几经修建。金明昌三年(1192年)复置蒲台县,便在大清河的南岸(济水古道)新建蒲台县城,河北岸的蒲台镇遂称蒲北镇,简称“北镇”。
(清代蒲台县城图,来源网络)
蒲城城垣为土筑,城内设十字街,外设四关。“明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孙通增固城,墙周三里一百七十八步,高两丈九尺,厚两丈,池阔两丈,深丈余。正德五年(1510年)增修四门,双城门称瓮城,皆有楼,并建角楼四座。”
明嘉靖年间,在城垣四周增设敌楼16座,万历年间又增设“金泽”门楼3间,其后相继在城垣顶置雉堞1143个。永乐年间曾因出生于蒲城西关的唐赛儿举义,西关被铲平。从此,蒲城成了一座独特的“三关城”。后又相继进行城内建设:“城西建有社稷坛、城西南建有风云雷雨山川坛、东门外有先农坛、东北有历坛、城隍庙在城内东南。还有八蜡庙、文昌庙、马神庙;北关北极阁更为壮观。”“知县署在北街,防汛署在南关。”
但从乾隆二十八年《蒲台县志》所载《蒲台县城图》来看,蒲城并非“三关城”,究竟是传说有误,还是后来又重建了西关呢?已不得而知。
因水而兴繁盛地,商贾辐辏南北来
黄河未改道前,位于大清河南岸的蒲城,是航运兴盛、贸易兴旺的水旱码头。大清河自西向南而来,流向山东东北,塑造了河流沿岸的城市风光。它河深水阔,可行大船,沿线航运发达,是下游几个盐场重要的产品输出通道。盐船逆流而上,沿岸停靠,接着它们满载而归,食盐行销数省。
盐船的流动,促进了沿岸经济的发展。水利的丰饶,盐利的可观,哺育了济南、齐东、利津等几座城市。地处河边的蒲台就深受其利。据金代的石碑记载,“南望清河影带,昼夜不息,舳舫交错,商旅蝉阵于东西,滨之城市士庶蚊聚。”这是说这里船运繁荣,交通发达。
乾隆年间的《蒲台县志》同样也描述了北镇的兴旺,“大清河……海舶自闽广来,商贾辐辏,号称殷富”,来自关东的船上所装载的盐、粮、石、木板、海鱼等物品抵达蒲台后,在北镇交易。
(蒲园景区内至今仍残留着一小段古济水,来源网络)
到了清代,蒲台县成为大清河航运的重要中转站。《武定府志》描述蒲台县城:“秦堤拱卫、济水环萦,万秋云翔,千秋海表。”《蒲台县志·蒲台八景之济水拖蓝》形容:“一带清河夹画堤,垂杨袅袅草萋萋,祖龙已去沙丘后,牧笛还吹落照西。”
《山东通志》描述蒲台是:“关临广斥,千艘载雪以俱来,镇表海邦,百雉连云而北拱。”蒲台商贸繁荣,官舆商辕,骏马羸驴,才子佳人,贩夫走卒,堪称一时胜景。
蒲台城南的道旭渡口曾被称作“十省通衢”,是通往京津和入山海关的要道,古称“清河横带”。朝廷在蒲城设置了盐关,源源不断的盐船自济水下游而来,自蒲城过关而去,带动财富的流转,留给蒲城繁华胜景和物阜民丰。
但蒲台的一切都建立在大清河航运基础上。这个基础一旦消失,所有的繁荣都成了明日黄花。
黄河两度改河道,蒲城一朝被水淹
(黄河改道示意图,来源网络)
蒲城依水而建,因河而兴,她的命运冥冥中注定与水有关。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蒲城之亡也与黄河之水有关。两度改变河道的黄河,成为蒲城命运的推手,最终将蒲城淹没湖底。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东坝头决口。这次决口不同以往,此前流往皖北苏北的黄河河道,自南向北巨大摆动。大清河水道自东阿旧治以西鱼山以下被黄河所夺,大清河遂不复存在。蒲城附近河槽刷宽30余丈,由于河床容不下水量大多泥沙的黄河,河水时常泛滥。
“自光绪八年(1882年)后,除断流二年外,其余无岁不决,河患可谓深矣。”光绪初年,大清河已渐由地下河变为地上河。有关资料表明,黄河夺占大清河河道入海后的27年间,河槽淤积抬高7.25米,比原大清河底高出3.25米。
为防被淹,光绪九年(1883年),蒲城人在蒲城以南的道西村北筑起了一道护城堤坝,高3米、顶宽7米的大堤(即现存大堤)。尽管如此,由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蒲城内地势日趋渐低,成了一处险要凹地。
据《历代治黄史》记载,1900年黄河在张肖堂决口,合龙后溜势突然南迁,形成了现在的河道。从此,蒲城由黄河南变成了黄河北,与北镇不再隔河相望。蒲城以北的大清河故道虽然不再行水,但蒲城地势低洼的状况未能改变。
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为阻挡日军进攻贸然炸开花园口,黄河改道淮河入海,蒲城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被水淹没的危险。然而,该城很快成了日伪军盘踞的要点,烧杀抢掠,搞得当地及其周围鸡犬不宁。
(1938年黄河决口后形势图,来源网络)
1945年蒲城解放后,蒲台县人民政府并没入驻蒲城,而是先后在黄河南岸本县域内的乔庄、高庙李、小营等地办公。1947年3月,国民党政府堵复花园口,黄河归故,蒲城又危在旦夕。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3月,国务院取销了蒲台县建制,其黄河南岸的域地划并给了博兴县和齐东县(齐东县建制1958年11月撤销),黄河北岸的域地划归了滨县,至此在历史上存在长达1800多年的古县消失了。
为保证蒲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965年,政府投资陆续将旧蒲台城厢附近的村庄迁移至北镇黄河堤外(今黄河一路渤海八路高杜村东邻)重新安置,命曰“新蒲城村”。
据市档案馆馆藏的地名档案载,“新蒲城村原系蒲台城内居民,1964年黄河出现特大洪汛,护城坝不安全,1965年在人民政府的协助下,迁出100户,500人,建立新居。1972年6月正式更名为‘新蒲城’”,蒲城成了一座空城。1976年汛期黄河下游发生特大洪水,8月29日夜间,洪水冲垮了护城坝,瞬时黄水灌满全城,蒲台古城成了泽国。这座784年的古城从此没了踪影。
千年古城今何在,蒲湖碧波惹秋风
6年后,当地政府将这里改建为水库,以缓解用水紧缺状况,取名“蒲城水库”。由于水面浩大,人们称其为“湖”,后改称为“蒲湖”。
1984年,地方政府决定以蒲湖为依托,将其北面的大片区域建为休闲游览区,1986年10月初建成开放,取名“蒲园”。蒲园北侧东西向的大清河古道遗迹经开挖,成了人们荡艇泛舟的水上乐园,这是古济水保留下来的惟一一段相对完整的河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考证价值。
(黄河楼,来源网络)
2009年,滨州市对蒲园景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将蒲园改造成了集休闲、游乐、观光、健身、餐饮、文化于一体,以江南古典园林风格为特色的开放式、综合性城市公园。2011年3月,上级正式批复蒲湖风景区改造规划,气势恢宏的黄河楼成为景区最大亮点,登楼可以南观黄河,北瞰城区,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又一标志性建筑和黄河入海前沿岸的重要景观……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深秋时节的蒲湖水面秋风萧瑟,碧波荡漾,游人如织。了解了蒲城的前生后世,我不由得为蒲城因河而生,又因河而逝的悲壮命运而叹息,昔日繁华不再,只有公园里残存的那段大清河河道遗址似乎在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黄河水的暴虐无情和岁月的沧桑。
来源:滨州网,作者:邢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