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植物,曾经在冬春季节遍布山间野地,可是过了夏至之后却难觅芳踪。如今,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度采挖做药,即便是在春天也很难找得到了,它就是夏枯草。
成熟的夏枯草花穗
一、来源及性状
夏枯草属于唇形科植物,因为花像麦穗,又被称作“麦穗夏枯草”。古人很早就观察到夏枯草夏至后即枯萎,故命名为“夏枯草”,并认为夏枯草禀纯阳之气,而夏至一阴生,所以得阴气则枯。夏枯草生长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在东北、华东、华中地区都有分布,正哥老家也有不少野生及种植的夏枯草,老家人称其为“牛抵头”。
每年五月底六月初,夏枯草大部分开花完毕、即将枯萎时采收,正哥小的时候也经常和小伙伴去山间田野采挖夏枯草卖钱买零食吃,如今老家到处都有种植,俨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
二、作用与功效
夏枯草性味苦、辛、寒,主入肝、胆经,既可以全草入药,也可只以花穗入药,花穗又被称为“夏枯球”。具有清肝泻火、明目、解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眼睛红赤、视物不清、眼睛疼痛,以及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耳鸣、高血压,痰火阻滞所致的淋巴结核、乳腺炎、腮腺炎、皮肤疮疡等。
夏枯草治疗目疾具有较好的作用,《本草纲目》引用楼善全的记载“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民间常用夏枯草煮水内服治疗肝火上炎或风热上攻所致的眼睛红肿、疼痛、流泪、食物不清等,常和桑叶、菊花、草决明等配伍使用。
夏枯草具有较好的清肝火的作用,《滇南本草》谓夏枯草“祛肝风,行经络,疏肝气,开肝郁”,《本草纲目》也记载其“能解内热,缓肝火”。因此对于肝火上炎或者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胁痛、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夏枯草能软坚散结,因此无论是皮肤的疖肿,还是腮腺炎、乳腺炎、淋巴结核及其他部位的积聚,都可以辨证使用夏枯草治疗。
夏枯草禀纯阳之气,散结之中兼有和阴之功,因此常用于治疗失眠不寐,一般常和半夏配伍使用,取阴阳相配之义,常可收到覆杯而卧的效果。
另外夏枯草还能活血止血,对于跌倒损伤可以直接捣碎外敷局部,对于妇科血崩不止属于热扰血室者,可以用夏枯草为末,米汤调服。
三、夏枯草的保健应用
正是因为夏枯草有良好的清肝下火作用,且味道不苦,不甚寒凉,无毒,因此除了作为药用之外,也被广泛用在保健领域,进入了原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药品名单。在民间,有很多地方使用夏枯草煮水饮用作为清肝下火的饮料。也有很多的凉茶都含有夏枯草,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个国人都喝过含有夏枯草的饮料。
但是夏枯草毕竟偏寒,因此脾胃虚弱,经常容易腹胀腹泻、纳差的人群,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清风计划##中医来了##夏季养生正当时#@头条养生@小叨健康汇@医师黄继斌@小梅医生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