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像是一个放大镜。
暴露人性中的缺点也能捕捉人性的光辉。
还记得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吗?关于二战题材罕见佳作。
一个德国纳粹军官儿子(布鲁诺)和一个集中营犹太孩子的故事。布鲁诺最后葬身在犹太人集中营里。结局多么讽刺和令人心碎。
可爱纯真的布鲁诺,活在一个美丽谎言和残酷现实包裹着的世界,悲剧已注定。通过欺骗,杀害的不仅是“敌人”,还有自己的孩子。
同样是“犹太人+二战+儿童”,今天安利的《芬妮的旅程》,则从犹太儿童视角来看这段残酷的历史,真实刻画了二战时期犹太儿童的处境。
根据真人真事“芬妮的回忆录“改编,故事是:10岁的芬妮带领一群犹太孩子在战火纷飞中一路逃亡,最终安全到达瑞士边界。
战火纷飞里,生离死别,生存是最关键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下来。
过程惊心动魄,小演员们出色表现,撑起了整部戏。影片出彩的地方,就是导演对色彩的利用,隐喻人物的性格与结局。
服装设置暗示着芬妮的成长之旅——
初期,身为孩子的她胆小害怕,排斥任务;中期,她被逼着上梁山,无可奈何接受任务;最后,年仅十岁的她光荣地完成了任务。
小人物与大任务的对比,使得芬妮在逃亡之旅中的长大更为揪心,也更让观众动容!
大量夜景戏中的黑,代表战争的冷血与残酷。
草坪和森林的绿,代表逃亡之旅中的希望。
组织中孩子们服装,和载他们辗转的大巴的蓝,又代表孩子的简单纯真。
有温暖,有紧张,却不刻意煽情。
色彩与光与影片中人物的命运配合得恰到好处,是生是死,结局人们预想得到。
色彩运用突出的战争电影,还有《辛德勒的名单》。
红色代表了鲜血淋漓的死亡事实,那抹红出现在尸堆上。
战争总是伴随着流血,红代表离去,代表牺牲,也代表成长。
【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当代表未来和希望的儿童,失去成年人的庇护,独自面对险恶。
作为一个文明世界有道德的人,你敢看吗?
想一想都觉得残酷的日子,影片中孩子们告诉你什么叫稚子童心,永不言弃。
看到人性的恶,他们用智慧和真诚终于也祈求到了成年人的帮助,上一秒还是死亡威胁,下一秒就在小水塘里找到了快乐。
幼童不明白政治立场,但是求生欲和民族文化让他们不灭。
【身份认同】
影片里值得深思的地方是借由儿童的口提出了一个概念:身份认同。
现实中的战争,远比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更冷血、残酷。
成年人为了苟且偷生叛国者,既可恨又可怜。影片里的儿童,即使孩子们妥协了,人们也不忍心责怪。
但是犹太民族之所以能在战火中存活下来,是他们自己的文化让他们坚强。
片中的芬妮在被告知新名字时候,她也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是什么。
她很聪明,用相机不断回忆,提醒自己犹太人的身份。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犹太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所做出的最强有力的行为。
有人会觉得这种行为有些迂腐,留得青山在,毕竟失去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种为了尊严的牺牲冒险,在战争年代真的值得吗?
值得。
试想一下,芬妮和小伙伴们虽然幸存,回到了文明世界。
但是你新学习的语言,无法描述你面临的困苦。你的思想和周围人的不一样,你假装融入异族的世界观。甚至面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你竟然丧失发言权。
你被新世界排挤,又被故土遗忘。
这是何等的悲哀?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战争中德国人对犹太人洗脑,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民族是丑陋和肮脏的。
可是犹太民族的头脑异常清醒,不被蛊惑。就连现在生活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回族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祖先是犹太民族。
只要文化不灭,民族就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休养生息,继续繁衍。
假使一个人的文化被侵蚀、被异族同化。站在故土,却觉得是异乡人,站在异乡,却深知非我故土。
永恒的割裂感,让失去【身份认同】的人永久飘零。
~
期待你朋友圈,留言评论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芬妮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丨禾写电影ID:dsreview丨
你的转评是对“和谐哥”的最大支持
影片交流、投稿合作,欢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