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爆炸▶苏东坡后裔衍居林寨苏屋围
作者:陈仰天
前 言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年少聪慧,20岁进士及第,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一生中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晚年因新党执政,遭到迫害,被贬英州、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墓葬河南郏县。其小儿子苏过的子孙多遗广东各地衍居,据历代史志资料考证,其13世裔孙苏秀实一脉在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中潭村苏屋立基发祥,至今己历600多年。
苏东坡在惠州
宋熙宁四年(1071年)才华横溢的苏东坡,因反对新法,与朝臣政见不合,请求出京任职,后屡遭迫害。至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章敦、蔡京等人以苏东坡“讥讪先朝”威名,把已经59岁的苏东坡贬为英州知事。六月,苏东坡还在赴英州的路上,又第二次遭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同年十月二日,苏东坡携侍妾王朝云和23岁的儿子苏过,经过半年时间的长途跋涉抵达惠州,在惠州度过了漫漫的三年多,虽然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苏东坡安之若素,凭着他的乐观和开朗,把困窘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苏东坡在惠州,做了很多有益之事,他推广教育,大办书院,使惠州人才辈出,他为民请命,较好地解决了很多扰民的问题。他还资助修筑的苏堤和东、西新桥,赢得了人民的爱戴。【1】
苏东坡贬谪海南
1097年农历4月,苏东坡又被贬海南儋县,在海南与苏过靠在几亩薄地上种庄稼,相依为命,艰难地度过了三年,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苏东坡获赦北归。【2】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病逝时,三个儿子都在他的跟前为他送终。苏东坡生有四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四子早夭。无女。苏过特别感叹父亲一生“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安贫乐道”的德品。
苏东坡逝世后,苏过在颍昌居住了十年,41岁在太原府当“监税”,45岁在河南郾城任县令,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他出任河北定州通判,在赴任途中不幸遭遇强盗,他暴饮自尽,享年52岁,葬于河南郏县。
北宋动乱灭亡之时,由于连年战乱烽火,长久的乱党迫害,苏东坡家族四处分散,或有死于战乱者。 【3】
苏过后裔面面观
苏过一脉人丁颇盛,生下籥、筚、笈、篴、节、箭、籍等七个儿子,苏籥生儿旷岘、旷嗣、旷润、旷静、旷迴,苏旷岘生苏相、苏柘、苏移、苏格、苏杞、苏枘,苏相生下苏继盛,苏继盛生下苏丰溪,苏丰溪生下苏天荣、苏天华、苏天贵、苏天富。【4】
苏天荣是苏东坡第八代裔孙,1312年苏天荣从江西庐陵乘船沿东江南下,赴任番禺教谕,曾夜泊东江河,梦见五位仙人飘然而至,向其暗示此是隐居休养生息的福地。苏天荣骤然梦醒,第二天苏天荣循梦观看此地处,果然两江夹一处,人称义合,这桃源之地的秀水丽岸,竹茂土沃,在他心中烙下印记,成为他常叨于口的圣地,嘱咐后人要落居此地。苏天荣生下苏奎永、苏奎木、苏奎本,苏奎永生下苏永顺、苏永颐,苏永顺生苏秀弘、苏秀实二个儿子,苏家人丁兴旺,苏秀弘和苏秀实是苏东坡第十二代裔孙,明洪武13年(1381年),时年32岁的苏秀弘任东莞京山巡检时,为圆曾祖父之夙愿,任满后迁居河源义合立基。【5】
苏秀实浪迹惠州
久历战乱之纷尘,1372年,时年21岁的苏秀实,向往着世外桃源般的净土,他常常想起先辈们说的富庶祥和的惠州,久思成梦,那年初夏,他寻梦般南下惠州谋生,来到惠州后,才知道惠州并非想像中的人间天堂,经过一段时间奔波,暂时在博罗码头立足。博罗码头水陆交通方便,这里车水马龙,客商如鲫,苏秀实认定这里是藏龙纳福的宝地。
苏秀实在这里成了撑船弄潮人,后来在娶亲生下儿子苏铭,苏铭从小跟父亲在船上生活,父亲有空就教他识字,长大后,苏铭也成了船工,后来他们家经过打拼,也有了自己的木船,他们父子经常航行东江上游,当看到人杰地灵的林寨乡村,常常流露岀钟情福地之意。1400年,时年50岁的苏秀实因患急病撒人间,为了生活苏铭顾请船工,继续浪迹东江,为他人运装货物。【6】
苏铭善行到林寨
明永乐3年(1406年),苏铭为林寨富商陈骥装运日杂百货,当时林寨街市在兴农老墟坝,卸完货后,苏铭自购特产准备销往广州,谁知装货待运期间,浰江上游整夜普降大雨,江水猛涨,铺天盖地的洪水冲泻老墟坝,很快淹没墟镇店铺,当时码头上仅有苏铭一条大船,店铺屋顶上的人呼天抢地,大喊救命,这老墟镇前无高地,后无山岗,大地处于汪洋之中。正在这时,苏铭毅然将船上的茶叶、柿饼、黄麻等山货,丟弃急流之中,腾岀船仓,立地救人。苏铭的木船沿街而游,一下子救下几十个人,还有很多金银细软,大家挤在船仓里,生命得到保障,后来苏铭将船撑向上楼村,市民终于得救,洪水退尽前苏铭的船继续搜救,其情义撼云天,让众乡民泪如泉湧,感恩不尽。
第二天,陈骥叫来乡宾大宾陈惠、族长陈华、里正陈荣等一干老成,专门称谢苏铭及船工的义举,并表示赔偿损失,苏铭当即表明身份,说自己是苏东坡之后人,临危救难是家族的信条,他说我是飘泊四方的浮萍,至今尚无立足安所靠撑船为活。上镇村族长陈华说:“我朝英明!洪武帝鼓励开发荒戚之地,我们各姓自闽赣入粤,在林寨各地安家立业,现遗有漏泽园孤魂山、上社潭、鲤麻潭和中潭四处公地,暂时尚无人开发立基,如你不弃,可择一偶成为安所,我等联名立据画押,即可入籍林寨,成家立业,此后我们再报请龙川县衙归档”。苏铭大喜过望,连连叩谢,苏铭说:“中潭离此老墟坝不是很远,加上潭上有一横岗可作遮挡来势汹涌之水,我们船家人凭水而居,实在方便,我辈在此托诸姓善人洪福,愿在中潭立基,以期衍为望族”。【7】
在陈、黄、张、汪各姓商号支持下,先在此安顿下来,义合苏逸、苏适及苏渭等兄弟侄辈,闻讯来到中潭助力,苏铭很快辟土搭建房屋,苏铭娶陈庄淑为妻,先后生下苏润华、苏润晟、苏润仁兄弟。
与人为善成大业
在中潭立基三年后,家业畅顺,苏铭感觉在此地安居风水正好,他记挂父亲像孤魂野鬼般留葬在惠州东江边,大有不孝之嫌,他择吉从留葬在惠州东江边上的父亲的骨骸,用竹桶装运上来,葬在林寨屙屎坳下黑面窝桐子岗上,因是初来窄到,不事声张,苏铭暂不为父亲竖墓碑,只用六个青砖夹成坟面,寄葬入土为安,以体现自己是正宗衍生的苏姓宗人。【8】
孙裔们先后建起“辉映眉山”苏氏大宗祠和“辉映眉山”围龙屋,他们以义合苏氏祠联:“眉山开奕叶,合水衍支流”为对应,将中潭苏屋祠联抒为:“眉山开奕叶,潭水壮文澜”。他们还兴建了“双苏祠堂”,建起了存成门”、“朝阳门”、“永兴门”、开办“乐育家塾”为苏氏培养人才。苏屋人秉承“苏氏家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顾惜邻里、营建宗祠、教训子孙、编修谱牒。尊亲睦族、敬贤重教、修身持家。中潭苏屋美丽的山水风光和纯朴的风土人情,正应了“眉山世裔开奕叶,潭深水清壮文澜”之吉兆。
1518年王阳明奏设和平县,成为惠州府属第八县。嘉靖二十七年(1549年)戊申岁七月初六日,惠州府尹洪章率众举行鸠工庆典,特邀里正 、中潭苏屋老成苏志参加礼典,意图以苏东坡之文渊蔚起和平人文。县主廖峩、马应兆等对中潭苏姓族人兴学图强之举大加赞赏,廖峩曾为苏氏83岁耆英苏志赠匾《继世眉山》,以表彰苏志崇文重教,传承苏东坡先生文渊之贡献。【9】
后来苏铭后裔枝繁四海,有衍居四邻乡镇发祥,以江河为家四处漂泊,有分支江西、惠、莞、港、澳等地衍居,也有人远漂南洋淘金,
清雍正年间,苏铭公第14代裔孙苏新美和第15代苏观增父子择吉迁入义合发祥。【10】
清嘉庆癸巳年,林寨地区连天暴雨,倾刻间地处洼地的林寨老墟坝遭受灭顶之灾,加上黄田黄仕龙在赌场打死人,官员反诬墟附近下楼村富户陈仕龙打死人,铸成冤案,众人一致要求迁墟场于大岭山下高地,临水泊岸,方便船运,于是一拍即合,墟场终于迁大岭山下新街,这一迁移,中潭苏屋得益匪浅,门前水潭,成为港湾,船舶连环,渔歌晚唱,是苏屋飞黄腾达黄金时期。【11】
清朝乾隆56年间,梅县才子宋湘正在广州粤秀书院就读,其时宋湘尚在进取功名,曾应师弟徐旭曾之邀,到和平县下车兴隆镇度假,他们乘船溯东江而上,仰慕苏东坡文名,曾到中潭苏屋苏氏大宗祠礼拜。第二天,苏屋名儒苏作璒陪游览“云外赏”眉峰寺,宋湘以唐代诗人卢纶的“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遂结云外赏,共游天上春”之句,书写文笺,在苏屋留下千古佳话。
眉山辉映开奕叶
苏屋船队穿梭于穗莞,成为水上丝绸之路运输主力军,苏屋船队享誉“广州十三行”。在家学童,愤发攻读,连年有苏桥、苏仰等生员、庠生考取贡生、国学生,其中苏亚元精于算盘,可两手左右开弓,被林寨陈姓富绅陈襄廷聘为帐房先生,被誉为“东江神算子”,苏亚元思敏捷为,东主陈襄廷先生去世时,曾作一挽联:“一饭四十年,忍看大树飘零,憾恐疾风伤细草;七秩荣哀日,大门让楣失依,泪随浰水哭甘棠”,悲叹陈襄廷先生任用他为账房先生四十年。【12】
宗亲苏敬衡,道光丙申十六年(1836)第一甲进士,殿试时被道光帝钦点“探花”,时年35岁。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陕甘副主考,直隶天津府、宣化府知府,道光丙申二十八年(1841)调任广东雷琼兵备道。赴任前跟过赣州,拜访时任知府的文友丘建猷,在丘建猷的推介下,曾慕名到林寨中潭苏屋拜祖,在苏氏宗祠赠匾“探花及第”,翰墨留香,以荣宗族。【13】
1997年仲冬,中潭苏氏在中潭苏屋举办“河源市首届苏氏文化联谊会”,来自河源、博罗、义合、东源浰源、上陵、礼士、东水、林寨等地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兴族鸿图。【14】
2015年,中潭苏氏维修“苏氏宗祠”和“辉映眉山”围屋,并举宗祠重光庆典,来自广州、南雄、韶关、东莞、佛山、博罗、开平、河源、义合及中潭周边各县镇代表齐集中潭,见证苏东坡后裔衍居林寨中潭的盛世康平。世界苏姓宗亲总会副理事长苏中平,著名苏氏硬笔书法家苏俊英等千余嘉宾亲临大会。【15】
苏姓族人生息繁衍在这个地方,历时数百年,代代人才辈出,林寨众多的四角楼建筑艺术几乎都有苏姓的能工巧匠参与建造,体现着苏氏宗人的聪明和智慧。中潭苏屋著名的建筑工匠苏新继,早期毕业粤省工部书院,是东江知名的建筑设计师,精通土木建筑,曾主持参与龙川县老隆师范学校,龙川塔,梅县德济医院及林寨古村落谦光楼、笃庆楼、两宜当铺等著名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由于设计与建筑技术精湛,享誉东江,曾带出苏和章、苏维钦、杨亚鉴等数十位高徒。
历世以来,中潭先后孕育苏志、苏仰、邑庠生苏作璒、生员苏然立、苏兆钦等文化人,民国期间有苏颉中、苏选章、苏恩深、苏亚元、苏维桑、苏道衡、苏亚馨等众多能人志士。解放初有苏瑞明、苏瑞强、苏瑞和、苏海文等脱颖而岀,先后考入国家重点大学,其中1953年就有苏海署、苏学礼、苏添昌三人同时考进北京国防军干部学院。改革开放后中潭苏氏的高校升学率明显比相邻村高出数倍之多,这些骄骄之子多为国家栋梁之才,所以迁居人口也多。数百年来,中潭的苏姓族人能与各姓兄弟和睦相处,遵纪守法,注重道义,拥护党政,爱国爱家,保持眉山清誉,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广东武功苏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苏林基
苏家围屋增添旅游风采
中潭苏屋大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具有客家地方特色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苏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乾隆28年曾进行过重修,现基本保存有明代的建筑形制、梁架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法。苏氏宗祠坐南向北,前有滔滔东流,后有葱翠的苏屋岗,该祠为中轴线对称的三幢建筑布局,建筑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正厅上方悬挂苏海文书写的“铭公堂”,中厅匾曰“辉映眉山”,正厅安奉“双凤朝阳”神龛,敬供列位祖先尊神位。两边挂有对联:“祖有德宗有功惟烈惟光永葆衣冠联后裔,左为昭右为穆以享以祀长承俎豆振前徽。”祠堂为二环结构围龙屋,大门匾“苏氏宗祠”,左大门匾“萃五福”,右边门匾“映三多”,门前有集会摆宴大坪,坪下有聚财大水塘,外有围墙,围墙外是文化娱乐广场。算得上是林寨镇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围龙屋结构的一座祠堂。古色古香,精美绝伦。
林寨镇随着旅游事业发展,决定扩大旅游资源布局,拟开发以林寨古村~苏东坡后裔居地中潭“苏家围屋”~乌石下席床生日~状元陈继昌故里~天后宫妈祖庙~蟾蜍石~伟人石~文武帝~孙中山“东吴遗风”祖祠~铜像广场~中国最小的孙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先祖墓群~八卦碑~望京嶂等第三条旅游黄金线路。这样更体现伟人风采。【16】
林寨苏屋围
注【1】见《苏东坡在惠州》
注【2】见《苏东坡贬谪海南》
注【3】见《骨肉情~苏东坡与他的三个儿子》
注【4】见《中华苏氏族谱》
注【5】见《网络~苏家围》
注【6】据苏氏耆英苏新榜先生1996年口述
注【7】见清嘉庆《陈氏族谱》手抄本、 《林寨遗存北宋“漏泽园”》
注【8】见《中潭苏氏简谱》
注【9】见清嘉庆《陈氏族谱》手抄本
注【10】见《中潭苏氏简谱》
注【11】见《山城史话》
注【12】见《山城史话》
注【13】据苏氏耆英苏新榜先生1990年口述
注【14】见《林寨文化大事记》
注【15】见《林寨文化大事记》
注【16】见《林寨古村旅游新规划》
作者:陈仰天,
陈仰天,男,1949年出生,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下正村人,笔名李成。现为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河源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河源日报》、《河源乡情报》、《河源晚报》、《和平电视台》特约记者,河源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会员,河源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图文联文化发展部》特约作家,和平县佛教协会秘书长、《九连春秋》主编,和平县四联中学工会主席。河源市二届人大代表、曾任林寨镇文化站站长、林寨镇政府副镇长。曾编著《山城史话》、《积贤为道》、《儒步丰碑》、《浰江随笔》、《联中英烈》、《古镇林寨》、《山水寄情》、《五指神功》、《天上人间》、《林寨古村》、《天保诗集》、《七叠泉虫子鸡》、《聚史留痕》和《黄土岭》等文集。撰写的部分文章被收入《中国文史》、《霍英东红三角丛书》、《河源作家》、《河源文史》、《河源武装》、《河源文化》、《大绿》、《笑话与幽默》、《河源民间故事集》、《循州诗词》、《绿岛》、《河源文艺》等刊物。
链接
▼▼▼
林寨古村,地处粤东北的河源市和平县的南部,东江上游的浰江河畔。古时代这里水陆两便,一河两岸都是水陆转运码头,客商如云,历经几个朝代数百年来是个繁华小镇。如今,水运被陆空取代,虽然暂显偏僻落后,但绝对是一片风水宝地。九连山脉自西北往东南连绵伸延,犹如一条巨龙腾至林寨盘圈而卧,南面铜锣嶂山峰突显奇秀,一支浰水由西向东蜿蜒而过,大自然形成的水流东甲、而遇铁扇关门、还叫士相守水口的鬼斧神工的齐具聚财、发丁、显贵三旺大格局。冥冥之中造就了人杰地灵的神奇气数……这里是国父孙中山先祖入粤第一村(有古墓为证); 也是旷世巨星苏东坡的第十三世孙苏铭公的裔居发祥地;更是近代颖川世家齐集财、丁、贵三旺的核心宝地。
陈氏族人世代依仗林寨小盘地的中央风水灵气繁衍昌盛、贵及状元、富甲一方,人口暴长已逾十万(多数外迁)。水满则溢,故林寨周边远近都密布了陈姓族人。
早在明清时期林寨就是岭南水陆运输中转地,许多富商巨贾、达官贵人云集到此。当时也造就了无数的当地土豪与财主。其中最有名的乡绅陈襄廷父子与廖仲恺父子是世交好友; 还跟民国时期与将介石平起平座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廷闿及其弟谭泽闿交往甚密,整条东江河上下近千里,上至江西下至广州,一江两岸凡有街市的地方都有他旗下当铺。可见其势力范围之大。
林寨像个聚宝盘,确是人间福地! 她因水而招财,因地而聚财,因山而藏财。从我们小小的中潭眉山苏围村略举一例便可窥斑见豹……
我清楚地记得我爷爷苏道真曾多次跟我讲述他以前的往事:解放前,我们中潭眉山苏围就有着十几艘或大或小的木船,全村大都靠水运营生,其中最大的要数我们家爷爷几兄弟合造的百吨木船,最大的一次营生是1936年夏,我家大船满载了提前收购好的棉纺绞芯(坚硬的赤梨木做的棉纺机主要易损部件),一路顺水顺风直抵广州黄埔码头,经洽谈,连船带货以六万块大洋(银元)成交卖给了一帮南阳番客。然後请来本村的小木船带着十几箱银元日夜兼程赶回林寨中潭。当时全族老少笑簇颜开,即时付还各商号货本,接着买地建房、造船。
时至解放后1950年我家与同村的多条大木船及船员被收编为龙川县水上运输联社,航运在东江中下游。三十吨以下小木船及船主被收编为和平县水上运输联社,航运在东江上游及各支流水域。爷爷在龙川水上运输联社历任驾长、船长、队长等职,对东江中下游水路了如指掌,数十年来航行过数十万公里从没出现过重大安全问题,跟随船队一直工作到1975年(68岁)方才退休回家。那时我还亲眼看见爷爷的箱子里放着一排排"袁大头",时不时爷爷拿些"袁大头"去兑换现金,开始是一个换18元人民币,后来就涨到了30几元~40元~50元一个,后来几次我是跟着爷爷一起去换的。时至1990年爷爷仙逝,享年83岁。如今,龙川县城水上新村以及惠州市海员新村的苏姓村民都是林寨中潭眉山苏围的铭公裔孙。
抗日战爭以及解放战爭时期林寨镇都是兵家军需的后方贮備之地,江边的古云寨山顶贮存的盐山及备战粮仓直至1975年我巳上中学时才开始撤离。
林寨古村,仅数平方公里的小盘地里就建有二十多座四角楼,其中最大的谦光楼内竟有324间房屋,众多的四角楼成排成群,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四角楼群。现在打造林寨古村旅游景区。政府投资数亿元先改善交通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发展前境可观,热烈欢迎各界人士亲临古村观光指导!
广东省武功苏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苏林基撰文
▼▼▼
宫崎骏“笔下”的和平林寨
美到爆炸
美到让人窒息
美到无法无天
简直是厉害了我滴大河源
视频:美到爆:中国最大四角楼群林寨古村(苏屋围)
和平林寨与《天空之城》
和平林寨与《天空之城》
和平林寨与《天空之城》
和平林寨与《天空之城》
和平林寨与《千与千寻》
和平林寨与《千与千寻》
和平林寨与《千与千寻》
和平林寨与《千与千寻》
和平林寨与《千与千寻》
和平林寨与《起风了》
和平林寨与《起风了》
和平林寨与《起风了》
和平林寨与《起风了》
和平林寨与《起风了》
和平林寨与《魔女宅急便》
和平林寨与《魔女宅急便》
和平林寨与《魔女宅急便》
和平林寨与《龙猫》
和平林寨与《龙猫》
和平林寨与《幽灵公主》
和平林寨与《龙猫》
和平林寨与《悬崖上的金鱼姬》
和平林寨与《悬崖上的金鱼姬》
档案坐标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林寨古村
林寨,建制于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军南下时,南越王赵佗为了防御来犯之敌,派一姓林将军来此筑寨守关。官府便用他的姓,命名为林寨。
高寿
2000多年历史
颜值
林寨古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古村
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
建有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
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
当地现存280多座独特的四角楼
为中国最大的四角楼之乡
高达8至10米
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
现遗存着
古巷、古井、古墙、古道、
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
独特的“老八古”
投稿方式 微信号:QsgrQ138033389 邮箱:138033389@qq.com纵览天下苏氏资讯,尽在天下苏氏信息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和分享至朋友圈和群! (更多精彩请关注)推荐您添加苏家人的微信公众号: TXSS138
天下苏家古今事,尽在苏氏信息台。欢迎投稿、阅读、写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