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96天的紧张拍摄,由山东卫视传媒、海润影视、山东省宁津县政府联合制作的国内第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的史诗电视剧《大刀记》,8月29日下午在宁津杀青。拍完全剧最后一场戏匆匆赶到关机仪式现场的赵浚凯导演说,身为山东人,“拍《大刀记》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够得到家乡父老的认可”。
拍出山东人的忠厚与仁义
小说《大刀记》的作者郭澄清,曾是周恩来总理点名的四大“人民作家”之一。作为抗日战争胜利30周年唯一一部献礼长篇小说,《大刀记》讲述了在鲁北平原一支八路军游击队与人民群众联手,共同奋勇杀敌的故事。当时,小说发行400万套,连环画发行3000多万套,评书也在全国20多家省级电台连播……可谓“人人争读《大刀记》”。如今,这部洗礼了7亿人的文学经典,将在2015年1月在电视荧屏上与观众见面。
“《大刀记》是我拍了这么多年抗战剧以来,倾注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被称为“军旅题材掌门人”的赵浚凯曾拍出《亮剑》等众多荧屏热剧,他对《大刀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5月22日《大刀记》开机时,他想的是总有关机的那一天,但没想到这个戏拍得会如此艰辛。
赵浚凯说,《大刀记》很好地表现出山东人的忠厚、忠勇与仁义,在拍摄过程中,他也一点点地体会到究竟什么是“大刀精神”,“它应该是非常传统、非常古朴的一种民族精神。比如说,早期我们的主人公和他身边的小伙伴们所体现出来的‘我们不惹事、不怕事’;后期当我们的家园受到敌人侵犯的时候,他们又体现出‘我们要敢于去承担、敢于去担当’的一面。我觉得这种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
不累不苦很幸福
《大刀记》从麦苗青青时开机,到树叶泛黄时封镜。在杀青仪式前,剧组连夜从河南的拍摄基地赶往宁津县柴胡店,连续奋战37小时,完成了最后的拍摄工作。300人的剧组,前后受伤的有28人,入院治疗的5人,中暑50多人,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受伤,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中暑。
在酷暑中拍摄又晒黑了不少的演员黑子说,“有一天我拍摔桌子的一场戏,摔过去了没事,导演说再来一场,我就趴那儿了。把台词说完站起来的时候,屁股上挂了一个板子。导演说,黑子你那怎么挂了一个板子呢?我一看,这才发现,给我疼得喊了出来。”黑子解释说,因为板子上有个钉子,他趴下的时候正好扎进了肉里,但拍戏的时候太投入他没注意,“钉子拔出来的时候我一看,这个钉子新鲜了,本来有锈的,都被我蹭掉了。”
除此之外,扮演翠花的冯海煜为了角色需要,连续三个月只吃清水煮白菜,整整瘦了30斤;打戏占很大比例的主演谷智鑫带着腰伤完成了拍摄;老燕子李三的扮演者张立在一场打戏中脚骨骨折,一直坚持到最后;导演焦晓雨离炸点太近,吸入大量硝烟尘土,导致肺部感染,他坚持不住院,挂着吊瓶指导拍戏,“大刀精神”在剧组中传承。
脚伤刚刚痊愈的演员张立调侃说,如果有人说拍《大刀记》很苦,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不累不苦很幸福。”黑子也表示,“作为一个演员,我们要义不容辞地去把这部戏完成好。希望让全国的观众看到,有一批这样的文艺工作者,在努力告诉大家那段历史,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