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退隐江湖多年,
但江湖一直流传着她的传说,
只要她再次出现,就是一场狂欢。
王丹凤就是这样的人。
可能很多90后、00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要说到“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儿歌,
应该就没有人不知道了。
王丹凤就是这首儿歌的原唱,
还因此成了一代人心中的女神,
广大男青年想要娶回家的对象。
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息影以来,
王丹凤便彻底断了和外界的联系,
媒体约她采访,
她只会说一句“我是不出来的”,
然后一律婉拒。
直到在前几天的上海电影节上,
已经93岁高龄的王丹凤竟然露面了,
上台接受了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这次,她依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简单致谢,
接受万千掌声的拥戴。
有人说,
王丹凤就像一只孔雀,
年轻时,独立、自信,
美得不可方物,
让人敬仰崇拜;
到衰老时,
就躲在一个远离人群的地方,
独自老去。
但昔日的影迷,
从来没有忘记她。
在她的画册《春满人间》的见面会上,
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影迷,
拄着拐杖一大早六七点就排起了队,
只是为了看她一眼,
看她过得好不好。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一个演员,别说息影三十多年,
就是三年不露面,
可能很多观众就忘记了。
王丹凤为什么能让人念念不忘?
首先是因为她的美。
“宁波人漂亮的多,如王丹凤,
我想是沿海史前人种学关系”,
这是张爱玲旅美时写给友人信中的一句。
王丹凤的五官确实标致,
以现在的审美标准,
她依然是个绝色美人,
在那个年代更是如此。
当时,夸一个女孩子好看,
就说她长得有一点像王丹凤。
面对这样的赞美,
王丹凤总是连忙摆手说:
“我不美不美。
那个时候的女演员都很美,
我就是一个小影迷,运气好。”
要说起来,王丹凤进入演艺圈,
确实有运气的成分。
王丹凤原名叫王玉凤,
她爸爸经营着一家旅店,
因为爱看戏,
所以经常带着她出入各个剧院。
耳濡目染久了,
她也慢慢喜欢上了光彩华丽的舞台。
16岁那年,她跟着邻居去电影公司参观,
正赶上电影《龙潭虎穴》在拍摄,
导演朱石麟一下就看中了她,
让她扮个小丫头端茶来试镜,
没想到她十分上镜,
而且非常抢眼。
虽然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
但她还是和导演签了3年的片约,
还改了一个新名字“王丹凤”,
意为“丹凤朝阳”。
看过王丹凤的上妆照,
你就会理解父母的那份担心了。
虽说“出名要趁早”,
但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
进了娱乐圈这个大染缸,
又有哪个父母不担心?
签约第二年,
王丹凤就在《新渔光曲》中担纲主演。
虽然《渔光曲》是王人美的经典代表作,
还曾经创造过票房纪录,
但初出茅庐的王丹凤演起来毫不怯场,
把一个受尽欺辱又贫穷善良的渔家女演得十分到位。
影片上映后,王丹凤一举成名,
还被影迷们称为“小周璇”。
漂亮的面容,可以叩开演艺的大门,
但也免不了被贴上花瓶的标签。
想要走得长远,仅靠漂亮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这一点,
年纪轻轻的王丹凤看得十分明白。
为了磨练演技,她开始疯狂接戏,
《三朵花》《丹凤朝阳》
《教师万岁》《青青河边草》……
5年间,她一连拍了25部影片,
在当时上海电影圈的女演员中,
享有“高产女星”的声誉。
后来,香港的长城影片公司邀她赴港,
她又一连拍了7部,
在东南亚等地有了一大批粉丝。
在香港,她还拍下了那张著名的“十大女星”合影,
电影皇后胡蝶站中间,
她站最右边,一副不争不抢的姿态。
只是如今还在世的,就只有她一人了。
从左至右:龚秋霞、罗兰、孙景璐、陈娟娟、陈云裳、胡蝶、周璇、李丽华、白光、王丹凤
她在香港发展的不错,
但在1950年回了上海。
于公,她是为了投身新中国建设;
于私,是为了完婚。
丈夫柳和清出身电影世家,
完成学业后在家里的公司打理业务。
“一开始我在一个餐厅见到他,
他在那里吃饭。
后来,他问我要照片,
又常常到我家来。
我妈就说你要当心点,
他怎么天天来看你。
其实我们就是在会客室说说话,
写写毛笔字。”
后来,她又花了四五年时间考验他,
“我到香港拍戏,
他赶来,要我回上海结婚,
我妈妈也觉得他人还可以。”
于是,他们就回上海结婚了。
1951年元旦这一天,
王丹凤与柳和清举办了婚礼。
1月15日出版的《青青电影》杂志,
特意用了整整两个版面的图文,
报道了他们的结婚典礼。
婚礼如何盛大,
王丹凤已经不太记得了,
但回忆起那时的感情,
她总是说:“结婚前没有考虑过别的人,
结了婚跟其他夫妻也差不多,
小意见总是有的,
但他让着我嘛”,
质朴又动人。
此后,王丹凤每次拍戏,
柳和清都会为她留下影像,
直到她息影的《玉色蝴蝶》。
这样的浪漫也羡煞了他们周围的人。
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但王丹凤也没放弃演艺事业。
1952年,王丹凤加入了新组建的上海制片厂,
先后出演了《护士日记》《女理发师》等多部影片。
在《护士日记》中,
她饰演的青年护士简素华哼唱了儿歌《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王丹凤记得当时导演跟她说:
“我们不要女高音式的演唱,
因为你是在哄孩子入睡,要轻轻的。”
没想到,这首儿歌就此传唱了几十年,
而她也成了当时男青年想要娶回家的对象。
为了塑造好这些社会主义工作者的形象,
王丹凤在演技上也是没少下工夫。
为了演好小护士,
她不仅到上海护士专科学校学习,
还访谈了好多即将毕业的护士。
为了演好理发师,
她就去上海最有名的理发店学艺。
“我在店里头,外头就有人敲窗户。
后来我就不能去了,还好我学了一些。”
为了演好农村题材,
她就跟同事一起下乡劳动,
住在老农家里,戴个草帽便下地翻土了。
有人问她喜不喜欢农村生活,
她笑着说:“凭心讲是不大喜欢的,
蚂蟥怕得不得了呀。
但是工作需要,得有生活。”
但生活就是这样,
有顺境,就会有逆境。
1963年,她出演的《桃花扇》
受到了一些莫须有的攻击,
她因此暂停了拍戏,
直到1978年她才演了《儿子孙子和种子》
和1980年的《玉色蝴蝶》。
两部影片都是当时的应景之作,
虽然如今看来有些生硬教条,
但却是王丹凤最后的两部影片。
她从此息影了。
最美好的倩影,
最闪亮的年华,
都留在了旧时的胶片上。
淡出影坛后,
她没有赋闲在家,
而是成了政协会议上频频亮相的社会活动家,
一个促进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
1985年1月20日,他们俩应邀来到华盛顿,
参加里根的总统就职典礼。
作为电影界人士,
恐怕没有第二个像他们一样受此礼遇了。
他们顺路到了加拿大温哥华,
探望了当时已经78岁的影后胡蝶。
临别时,胡蝶将一对烧制着彩蝶图案的
精美小瓷盆送给王丹凤,
她说:“我一共只有两对,
一对送你,一对自己留着。”
4年后,胡蝶病逝。
王丹凤也成了大陆唯一探望过她的友人。
1989年,柳和清退休后,
他们一起去了香港,
开了一家名叫“功德林”的素食馆。
不仅宾客满座,
还成了沪港两地文化界人士云集之地。
香港的报纸如此评价“功德林”:
别人开餐馆只管做生意,
柳和清先生出身电影世家,
又有夫人王丹凤作后盾,
功德林就开得颇有文化修养。
十几年前,他们把功德林转了出去,
年过八旬的老两口又回到上海,
过起了隐居生活。
从年轻到年迈,
难得的就是这份陪伴。
他们相看两不厌地走过了65年,
直到2016年,柳和清去世。
如今93岁高龄的王丹凤鲜少出门,
爱读书、也爱看韩剧,
还保持着美人的体面——
发型梳得一丝不乱,衣服纤尘不染。
岁月不曾败美人,
她活成了许多人想要的样子。
或许,这就是历经三十多年,
人们依旧对她念念不忘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