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兰娟近期的一段言论引爆了网络:从这次疫情以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人生导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备科研、军事人员,控制娱乐圈所谓的“明星”动则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这次危机让国人真正认识到,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
李院士的言论直击了一个现实痛点:流量明星享受过于优渥的公众资源和资本青睐,吸引大量资金和曝光,造成了资源分配的畸形,而更需要资金支持的科研、民生项目却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明星效应是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区别于普通商品,由于其受众广泛的属性,而成为社会聚焦序列的第一阵营。
明星承载了普罗大众的人生梦想,代表了基数庞大的民众的审美,这是商家与资本无法漠视的权重。而在日韩、港台娱乐产业的影响和冲击下,明星效应受到了内地市场的认可。尤其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内地与香港娱乐业的交融和互补,使得内地娱乐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经纪公司与造星运动此起彼伏,背后的根源正是商业环境的需要。
于是,我们看到了商品的形象由明星开始代言,活动的展开以明星的号召力为噱头,影视作品以明星的影响力为卖点……似乎在一夜之间,一切与商业有关的行为都离不开明星。到底是商业活动造就了明星的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还是明星促进了商业产品和行为不断热烈的社会响应?谁也说不清楚。
或者,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相互成就。
为什么明星的一举一动会如此受到公众的关注?
这首先是各类媒体操控社会舆论的一贯伎俩。明星以自身高关注,广受众等优势,是一种最低成本吸引民众注意的手段,于是各种媒体会自然而然地利用明星的自带流量,来促进自家报道和自身形象的曝光。
其次是明星本身就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审美,也是对自我的理想形象、生活状态求而不得之后的精神寄托。从某种层面来说,明星就是民众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幻化过程,有长相、个性、地位等方面的考虑。当然,有的人喜欢娱乐明星,有的人则喜欢体育运动员、文学家、艺术家……
无论是经纪公司,还是造星运动,都是不断地揣摩民众的喜好,意图打造最贴合大众需要的形象,筛选最具吸引力的完美人物,最终以明星为载体,不断引导民众进行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消费行为。
明星所面对的市场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目标,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实施精准打击。
明星效应最主要的受众是青少年,尤其是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青少年的娱乐、消遣大多数集中在电视、电影等较为轻松的娱乐内容上,这就直接架通了娱乐明星与广大青少年的直观接触。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价值观体系约束,青少年很容易被聚光灯创造的表面繁华所吸引,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对明星投入了大量关注与信任,甚至会以明星的商业言行当成自身的行为参照,这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更有甚者,将自己的人生目标直接设定为明星,只关注明星表面生活的浮华,而置成名背后的辛酸艰难于不顾,将自己的人生标定在一座毫无根基的空中楼台上,倾覆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些为了拉近自己与梦想之间距离的孩子,一遍遍重复着成为明星的步骤,甚至不惜以整容为代价,也要亲手触摸一下成为巨星的泡沫,哪怕最后只是溅得自己满身浑水。
那些不断消耗父母血汗也要去机场为自己偶像接机,牺牲学业追随自己的爱豆满世界跋涉的学生,正是李院士最担心的群体。而恰恰,这些人正是担负起这个古老国度将来所有希望的一群人。
社会对明星效应的反馈越是疯狂,市场对明星的追捧就越狂热,资本的分配也越畸形,这是一个漩涡,所有与明星有关的产业力量都被卷入其中,水乳交融,难分你我。
文化产业与娱乐产业的概念混淆不清,本末倒置。
文化产业是经营人类精神文明的商业行为,如今却被各类媒体、商业机构利用,成为包装明星的拙劣把戏。
《遥远的救世主》里有这样一段话:文化产业(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文化的)暴利与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但事实上,文学、影视创作者所获得的利益与社会关注却是微不足道的,这些都被明星以强大的社会关注而夺走,并以此冠以“文化”的名义,令人无法接受。
这种资源分配的畸形开始从外部竞争发展到文化产业的内部,各个环节都在向明星的个体利益倾斜。真正的文化产业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明星“黑洞”般的吸金能力压榨得所剩无几,但从业者却无力反抗。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一部影视作品没有明星阵容,那么它在市场上受重视的程度将会被无限低估,那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之前的投资无法收回,盈利更会成为妄想。投资商为了降低风险便会对演员阵容提出硬性规定,这就注定投资的大部分资金将会流向明星的口袋,留给编剧、摄像等环节的资金自然就会遭受挤压。
市场判定是一种无形契约,明星拿到投资总额的七成,剩下用于支付其它方面的资金就捉襟见肘,这是无法反抗的现实。当明星成为文化的载体,或者说成为文化的“代表”、“代言人”,这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羞辱。
欧美娱乐产业的规范化,日韩娱乐产业的成熟化,都无法对中国的娱乐产业起到应有的参考作用,被资本娇惯得已近疯狂的国内娱乐产业已经忘了自己的一套都是来自前辈的经验,失去理智的各方已经忘记了游戏规则,沉迷在资本的疯狂对赌中乐此不疲。
明星享受的娇宠与其在灾难中所承担的责任不成正比,这才是最具争议的地方,也是李院士此次呼吁的根本缘由。
众多明星中不乏全身心投入到抗灾救灾公益事业的人物,但与明星的行业整体相比,仍然显得如此稀缺。以往被人们所忽视的群体,如医生、科研人员等,主导了这场灾难性事件的应对与担当,而昔日那些聚光灯下的高光人物集体失声,让信仰明星的公众的精神支柱遭遇了极强的打击,那些曾经象征着高贵、勇敢的能量化身,此刻却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无异于一场背叛。
那些天价出场费、报酬的背后,是公众的信赖,是商家孤注一掷的筹码,如果信赖自此坍塌,明星的商业价值无疑将遭到毁灭性破坏,这不是经纪公司与商业资本希望看到的,却是他们倾力也无法扭转的。
只有在此刻,真正的精英分子才有发言的机会,她们的发言才会唤醒民众被混淆的视线,也正是现实环境的残酷,人们才会意识到明星的作用如此微薄,对比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明星与他们的距离绝对不仅仅存在于职业能力、社会价值、使命与担当等方面。
明星的价值在将来很长时间里会继续存在,而上升到国家的引导行为会被视为打压和封杀,很难有所作为且承受非议。
公众也好,相关主管部门也好,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但最终没有出面干预。这是市场行为,个人的抗议无伤大雅,而上升到政府行为,无论是管控还是调剂,都会被认为是对整个行业的打压。
李院士的话一出,虽然公众一致叫好,但既得利益的受众一定会暗中叫骂,原本的一番仗义执言也会被某些人解读为居心叵测,因为某些人的利益已经因此受到了实质性的威胁,反击在所难免。
而从政府层面出手,无非就是要求控制明星的报酬,这在之前不是没有过,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同外的报酬、票房分红等暗箱操作并没有让限薪政策落到实处。
限制综艺类节目的数量和播出时间,这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连春晚舞台都是各类明星见缝插针地钻营,更何况各地卫视和网络平台,面对明星这块肥肉,谁也不会轻言放弃。
提高科学、知识类节目的曝光,这对收视率来说是个隐患,各家卫视和网络平台怎么可能置自身的利益于不顾呢?
写在最后:
此次惠州官方对于研究新冠病毒相关课题的投入经费为20万元,参与的科研人员之多,涉及的研究范围之广,令人不免担忧这点经费是否够用。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表现了科研人员的生存现状是如此紧迫,与他们所承担的压力、危险完全不成正比。
利益不均,支持不足,关注不够,资源有限,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工作都是在极为窘迫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仅凭其社会责任与个人觉悟,是很难促使其长期专心进行科研工作的。这里有一点更值得重视,那就是年青一辈也会因为清贫的工作现状而排斥加入科研队伍,繁华的商业环境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具备极为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压力与日俱增的年青一辈。
对于李院士的倡议,虽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但想要实现却仍有长远的距离和巨大的困难。共识已经产生,如何实现,何时实现,只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