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爱情最美好呢?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
还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一片?
抑或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至死不渝?
或许都是,又或许都不是。
因为大多的爱情,怕的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劫难,而是平平淡淡,索然无味的生活。能够熬过一起熬过平凡日子,一起品味柴米油盐的爱情,或许才最美丽。
现年98岁的物理学教授杨振宁与小她54岁的妻子翁帆,似乎正是这一爱情观念的最真实写照。在他们结合之初,有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一对爷孙恋,质疑夫妻双方的人品,而翁帆却用17年的不弃守候将这份在别人看来十分“特别”的爱情,完美诠释。
才子佳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朴素的民族,也是一个开放浪漫的民族。古时候有牛郎织女“仙凡相连”的动人爱情和白蛇许仙“断桥定情”的美丽传说;民国时期也有徐志摩苦追林徽因的历史史实和赵四张学良跨越两个世纪的缠绵纠葛。
所以说中国人在骨子里,就有一种对“才子佳人”坎坷相恋的执着追求,在一场伟大的爱情面前,年龄,身份,甚至种族性别都可以抛却,只有一份唯有“眼前人是心上人”的孤勇。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合就是如此。
在1995年,19岁的翁帆第一次以汕头大学学生代表的身份见到了已过古稀之龄的杨振宁。一个青春洋溢,不识人间悲欢的美丽姑娘,一个是经过战乱动荡,垂垂老矣的外籍科学家,他们的相见也只是相见。
只不过在杨振宁的心中记下了这个活泼漂亮的年轻女学生,在翁帆的心中也发觉37岁就荣获诺贝尔奖的老科学家并没有想象中的古怪,反而温和又平易近人。
8年之后,杨振宁的原配夫人杜致礼因病去世,已经耄耋之龄的老人失去了陪伴了自己53年的爱人,心中的悲伤和难过自然不必言说。这时的他毅然选择归国,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
此时的翁帆也不复大学时的年轻气盛,对于生活,对于事业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就这样,两个阔别已久的人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再次碰撞,发现原来这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与自己契合的灵魂。
于是在2004年,网上就爆出了一个惊天的消息:“82岁的归国物理学家杨振宁迎娶28岁娇妻翁帆”。很多人将杜致礼,翁帆,杨振宁三个人的故事翻来覆去地探究琢磨,到最后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会爱上一个鹤发鸡皮的老人,这段感情不可能纯粹。
面对网上的质疑,周围人的不理解,这对夫妻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去回击,去解释,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他们始终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
事情的发展却也是如他们所料,经过17年不离不弃,精心地呵护与照顾,99岁的杨振宁教授依旧能够衣着整洁,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他已经步入中年的妻子翁帆,也因为岁月的沉淀和积累,越发地知性迷人。
这让我们不得不相信,翁帆与杨振宁的爱也许并不如年轻人般炽烈灼热,但是相互之间的欣赏与灵魂的契合却能让他们走得更加长久稳定。“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除却年龄上的差距,他们之间就是最合适的一对。
两段婚姻
当然,杨振宁与翁帆可以携手17年依旧不离不弃的原因,除了对于双方的欣赏以外,也离不开两人曾经经历的婚姻。
杨振宁的原配夫人叫杜致礼,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杜聿明的女儿,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文学和音乐有着深厚的热爱。杨振宁是她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的老师,之后两人又在美国相遇,并且相恋结婚。
婚后,两个人的生活可以说十分地和谐,一个是严谨温和的科学家,一个是浪漫又充满热情的进步女性,他们之间,可以永远默契地互补。
可以说这段长达53年的婚姻生活给杨振宁留下了十分美好的记忆,让杨振宁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经营和维系有了深刻的心得。此刻的杨振宁知道他需要的另一半不是物理天才,而是与他互补,温柔和顺的妻子。
这也使得他在和翁帆日后的相处中,更显温和包容,不至于像有些夫妻般吵吵闹闹,破坏感情。
而翁帆也曾在与杨振宁相恋之前有过一段不到两年的婚姻,对方是香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在这段婚姻之前,翁帆也像无数憧憬美好爱情的女孩一样,对于自己的丈夫有着各种美好的描绘,可是在真正经历婚姻之后,她才明白,以前所向往的那种生活,也许并不适合她。
年龄相当,职业相当的恋人固然在外界看来更加相配,可是灵魂上的寂寥和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却让人无法忍受。她的丈夫可以不英俊潇洒,可以不年富力强,但是精神上一定要富有,一定能够帮她点醒人生的困惑。
所以说他们之间54岁的年龄差距,是她们不契合不相配的根源,也是他们可以相知相守,无私陪伴的最大助力。也许22岁的杨振宁遇到18岁的翁帆,他们之间可能都不会成为朋友,更何况相濡以沫的夫妻。所以有些遇见不分早晚,只是在刚好该出现的时候,那个人就出现了。
共同追求
和杨振宁结婚后的翁帆,并没有如同那些嫁入豪门的富太太一样,每天过着养尊处优,不识人间疾苦的生活,反而在杨振宁的影响下,积极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追求更高的人生追求。
2011年,已经35岁的翁帆去了杨振宁所执教的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将自己本硕博连读的心愿彻底完成。
2018年8年5月10日,翁帆还与杨振宁一起发布了他们共同出版的新书《晨曦集》,里面不仅有杨振宁的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还有他在物理学研究领域发表的权威文章和相关学术观点阐述。这对于了解杨振宁,了解理论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翁帆还和杨振宁参与了诸多的学术研讨会和公益慈善晚会,将杨振宁的先进科学理论和夫妻双方珍藏奉献给国家和社会。
两人在2016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熊秉明大师的《笔架》,《骆驼》,《马》这三部作品,就完美地融合了中国写意与西方抽象的艺术特点,欣赏研究价值极高,为促进东西方美学更好地结合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此外,杨振宁在清华大学教学所获得的100万的年薪,他们夫妇也分毫没有动过,全部回赠给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研究。甚至,两人还在应该享受安逸生活的时候,四处奔走劳碌,利用自己的影响在海内外积极筹集物理发展专项资金和搭建学术交流机构,以此来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更好发展。
这些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的事情,都悄然发生在外界最质疑他们关系和人品的时候,他们却没有因此而受到丝毫影响,反而专心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都表明,翁帆和杨振宁也许真的不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不堪,他们的结合,是爱情和生命追求的统一。因为他们不仅是生活中的夫妻,更是事业和理想路上的伴侣。翁帆会用行动默默支持杨振宁的工作,杨振宁也有有限的生命给翁帆尽可能多的精神馈赠与陪伴。
如果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抛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对夫妇,就会发现,他们和普通的妻子丈夫一样,都是为了彼此可以过得更好而不懈努力。
长情陪伴
翁帆和杨振宁曾经接受过一次媒体的采访,主持人面对着这对备受世人瞩目的夫妻,特意提出了两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而他们回答和表现也都让人难以忘怀。
主持人问当时时年已经90岁高龄的杨振宁“您和翁帆相差54岁,百年之后,您允许她改嫁吗?”
当主持人的问题一出口,翁帆的脸上顿时就流露出不悦的神情,面对一个丈夫问允不允许自己的妻子在自己死后改嫁,任谁都不会感到舒服,更何况是年龄差相差如此之大的一对夫妇。
“我心里有两个声音,年轻的自己不允许,但年老的自己允许。”这是当时杨振宁的回答,认真且坚定,没有丝毫的不悦。而翁帆听到了丈夫的回答,当即就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嫁。紧接着主持人再次提问:“您和翁帆为什么没有要孩子呢?”
众所周知,杨振宁和原配夫人总共生了三个孩子,可以说是儿女双全,而与翁帆结合十余年,翁帆始终没有生育过自己的孩子,这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这也是为了翁帆考虑,如果我走了,翁帆带着孩子会过得很辛苦,所以就没有要孩子。”杨振宁的回答很朴实也很令人难过,再美好的情感,终究抵挡不住时间的流逝。
不过换个思维来看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既然两个人没有孩子,那么把彼此当作孩子来宠也是很令人开心的。况且照顾一个孩子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莫不如将这些都留给对方,让有限的时间内,拥有更多的陪伴。
很多人都曾在清华园内见到出去遛弯的他们,伴着午后悠闲的时光,两人相携在斑驳的树影之间,就如世间的其他普通夫妻一样,忘却繁华喧闹,一切显得静谧而美好。
有人曾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说得多好,未来描绘得有多美,都不如踏踏实实地陪伴在彼此身边,给对方最温暖最有力的支撑。很庆幸,这对从相恋开始争议不断的夫妻做到了,他们用17年的长情陪伴,给了世人最有力的证明。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这是翁帆和杨振宁之间最真实的写照。初遇时的昙花一现是种子,在彼此心中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丧妻离婚后的再次重逢,则将双方心中的苦痛与悲伤倾诉,让他们成为彼此的唯一。
有人说翁帆甘愿嫁给杨振宁是因为钱和名望,可是他们多年的生活都称得上是朴实无华,家中的积蓄和工资也被他们一点点地捐献出去,而她结婚后受到的非议,更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声望。
如果是为了名利,有着211学历硕士学位的她,可以找到更好的归宿,或是在结婚之后就选择离婚分割财产,实在用不着搭上近20年的大好年华。
其实,我们可以看看杨振宁和翁帆结婚后矍铄的精神状态和干净一丝不苟的衣着,这绝对不是在人前装出来的,而是翁帆在背后一点一滴地精心照顾所保养出来的。
翁帆不是菜根花,杨振宁也不是苏大强,她不图他老也不图他不洗澡。她图的是两个人彼此的陪伴,图的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与人生追求。
如今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情感的重视和付出却越来越淡薄,以至于本来是一件很单纯很简单的事情,在人们的心中总要安上各种名目各种利益纠葛才显得真实。
其实,这世界有很多的美好,是无法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去定义的。与其非要为了心目中所谓的真相去不断探究,莫不如品味一下其中的善良与美好,会发现生活原来还可以这般纯粹干净。
所以,对待这段年龄并不相配的夫妻,我们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去学习,也会受益匪浅。
到2022年,杨振宁教授就即将迎来他的百岁生辰,我们也真心希望,他可以在百岁之后依旧健康开心地陪伴着翁帆,走向他们下一个17年,走向他们人生最美好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