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一个多么让人心动的词语,亦是人类千古不变的话题,古往今来,无论是盖世英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还是贩夫走卒、寻常百姓,都难逃其束缚,甚至飞娥扑火,缀入其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随。
对于爱情,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觅,或是践行海枯石烂的承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有人为之痴狂,有人为之肝肠寸断,甚至甘愿付出生命;有人因爱情而重生,因爱情而成长,也有人因爱情而沉沦,甚至毁灭。
爱情到底是什么?是瞬间的痴迷心动,还是长久的依恋,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答案,也许这本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自懂事以来,我最先接触到的爱情故事或是对爱情话题的探讨大部分来自于文学作品,而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太多关于爱情的诗词和故事,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大量描写爱情的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么的直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非常的唯美;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上邪》简直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生死相许的情感舒发到了极致。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自人类发明了文字,文学诞生以来,爱情即是常被赞美与表达的情感话题。
人世间的情爱有千万种,我们文学作品中的情爱就有千万种。有牛郎与织女冲破天庭戒律,追求凡世爱情,终获鹊桥相会的爱情神话;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情深,却不能结为伴侣,双双殉情,羽化成蝶的凄美故事;还有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冲破重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美爱情故事.......
怎样的爱情是值得追寻的,值得坚守的?又是怎样的感情会让人消沉,应该放手?面对不同的感情,又该如何正确的处理?也许正确这个词在爱情面前本来就不存在,但我还是想去探究。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终究只是经过加工的故事,其借鉴价值相对于真实的曾发生过的情感故事可能要少。我想借着沉静的夜幕,穿过历史的风尘,去重温一断断历史中和现实中确实发生过的真实的爱情故事,如果找不到答案,就当是去感受一次欣喜,一次刻骨铭心,一次悱恻缠绵。
第一个故事:千古悲音话沈园,宋代,陆游与唐婉
这应该是让我最为感动的情感故事,没有之一,也想不到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自诩豪放不拘的“放翁”在感情上还有悔断肠子的不得已。
陆游,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125年,享年85岁,而公元1127年,发生靖康之变,金人占据北方,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可以说陆游所处的历史环境正是民族危亡之时,一生都在致力于北伐,到老都在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与比他小三岁的表妹唐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待到成年,陆母用家传的“凤钗”作信物,订下了两人的亲事,1144年,19岁的陆游与芳龄16的唐婉结为伉俪;作为夫妻他们长相厮守,吟诗作对,琴瑟和鸣,是一对天天腻在一起的才子佳人。但此时陆游并未取得功名,婚后多年唐婉也未为陆家添子嗣,这时长辈们就有意见了,特别是陆游的母亲,认为儿子整天沉浸在温柔乡里,不思进取,故以唐婉不能生育为由,逼陆休妻,强拆鸳鸯。素有孝子之名的陆游,在父为子纲的封建礼教社会,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含泪写下休书,这一纸休书,他将用半个世纪的时光去愧疚与哀思。(准确的休妻时间很难考证,大部分认为他们的夫妻关系维系时间大约一年,未超过两年,即陆游21岁左右时间)
陆游与唐婉诗词唱和
休书虽写,可一纸休书哪能轻易拆散一对真正的有情人,陆游表面顺从,暗地另置别院,暂时安置唐婉,期待他日考取功名后,能获得母亲的谅解,与唐婉重续前缘。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不久被陆母发现,老人家干脆给儿子再娶了一位王氏为妻,让两人永远断了念想。
唐婉伤心欲绝,不久便改嫁另一名士赵士程,遇到赵士程是唐婉不幸人生中的幸运,赵士程乃赵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皇室宗亲,温雅君子,他同情唐的遭遇,不介意唐的过去,悉心爱护唐,心灵遭受创伤的唐在赵的温情下逐渐得到了治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陆游与唐婉感情太深,虽然两人分开,各自成家,但双方都将对方埋藏于心灵最深处。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28岁的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与唐婉分离十年后,仕途不得意的陆游心情郁闷,便到沈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散步排忧, 那日应是风和日丽,沈家园子莺歌燕舞,柳絮飞扬,春色正浓。也许是苍天垂怜,或是命运促弄,赵士程与唐婉也在园子用餐,三人不期而遇,赵士程知道妻子心中依然记念着陆游,表现得非常大度,嘱咐丫鬟陪唐一起去敬酒。昔日情意绵绵的夫妻,今日不期而遇,两人端起酒杯,泪眼相望,竟无语凝噎。陆游心中一定是无比伤痛的,昔日娇妻,今日已作他人妇,人生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伤心欲绝的。目送唐婉走后,陆游泪如泉涌,便在沈园绝壁上写下了多情的《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沈园题词
陆游在词中描写了当日沈园的情景,昔日娇妻用红润酥软的小手端着美酒过来敬酒,多年离愁别绪尽在这杯酒里,她已消瘦无比,她的眼神含着哀带着怨,流着伤心泪,泪水滴落在她脸庞,留下混着胭脂红的泪痕,连擦试泪水的手帕都湿透,曾经山盟海誓的爱情诺言还在,只是咫尺天涯,锦文书信却永远无法再交付,这是人生最大的错误!
自从在沈园见到自己的表哥后,唐婉内心深处的情愫亦无法抑制的翻腾,她再次来到沈园,希望再次遇到表哥,那怕只在远远的看一眼,可踏遍园子也没见到表哥的身影,但看到了陆游留下的题词,顿时心如刀割。追忆往日情谊,叹息世情冷暖,她提笔在墙上写了一首和词,留下了自已短暂人生的绝唱《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附词《钗头凤·世情薄》
一个曾经无比快乐并热爱生活的女子,遭遇抛弃后,可怜变得情志衰弱,病体缠身,只得哎叹世情刻薄,人情歹恶。平日怕人寻问那段伤心往事,人前强颜欢笑,只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任由泪水滴落,冷风吹面。
这次离别多年后的不期而遇,让唐婉掩埋已久的情伤再度发作,回家后一病不起,一年后便抑郁而终,于1156年去世,算来才28周岁呀。
1158年,秦桧去世,陆游被重新起用,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宦海浮沉,几多坚难!晚年,累了倦了的陆游回归故里,重游沈园,此时陆游75岁,距离发妻离世整整44年,年已古稀的他才第一次见到了亡妻生前留下附词,心中愧恨交加,便写下了《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公元1206年,梅花开得正盛之际,已81岁高龄的陆游寒夜梦回沈园。梦中沈园春如故,只见梅花,不见伊人,梦中惊醒的的陆游惆怅万分,作绝句一首《梦游沈家园》: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三年后,八十四岁的陆游重游魂牵梦绕之处,又作《春游》一绝: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越明年,陆游自感身体不适,便召集儿孙交待后事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想陆游离世前应该有两大憾事,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其一,另一件只能隐喻,不得明言。不久离世,终年八十五岁。
唐婉的第二任丈夫赵士程,在唐婉去世后立志终身不娶,决然从军,从此策马疆场,将满腔热血报效国家,多年后战死沙场,终年才30几岁。
故事结束了,留下的疑问与思索很多,深究起来很有意思。
陆母逼迫陆游休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陆游晚年如此悔恨,当年他真的没有办法作有效的抗争吗?或他们该采取哪些有效方法做抗争?这段感情故事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分析。
第一个问题:陆母棒打鸳鸯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唐母给出的理由主要是两点:影响科考和不能生育。不能生育这事无论古今,女子摊上了,都是其人生的巨大不幸,从唐婉后期的表现来看,她的性格属于林黛玉型的抑郁质气质,情感细腻丰富,但忧闷、怯懦,抑郁质性格的人追求纯粹的爱情,对爱情忠贞不渝,但这类人一般情志不强健,血气不旺盛,身体纤弱,她的体质原因导致她不能生育。但因为不能生育就得被休弃,这一理由放在古代非常牵强,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对于名门望族,纳一个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用不着伤筋动骨,事实上后面陆游除了续娶王氏之外,也纳了小妾。老太太想抱孙子也根本不是问题,陆游同一年龄段的兄弟可以帮老太太实现这个原望,根本不存在陆家断香火的问题。所以这只是个借口。
影响儿子科考,这顶大帽子扣上,罪名可大了,放在古代科考是光耀家族的唯一通道,“红颜祸水”,影响儿子前程,必须休弃。从这个罪名我们可以推断出,婚后陆游与唐婉的交往及生活模式,陆家人很是不喜,陆游的整体表现也让家人非常失望。说到底是陆游自已不争气,而让唐婉背黑锅。
而唐婉是不是一个好女人呢?这得看宋代的标准。宋代对于好女人标准不是女子有才,而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才藻非女子之事”,这句话也是陆游为一孙姓女子所写墓志铭中的一段话,可以看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当时的一种社会观念,反过来则是“女子有才便无德”,那唐婉不就成了大家眼的无德之人吗?
他们整天花前月下,诗词唱和真会影响科考吗?那我们来看一看宋代科考考些啥?主要考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占比极小。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与唐婉整日花前月下,诗词唱和,在大人看来是不务正业。
两位天天情意浓浓的腻在一起,老太太本应高兴才对,为什么这么反感呢?老太太是不是在吃小媳妇的醋呢?我看是有点嫉妒的成分,试想老娘含辛茹苦养了快20年的儿子,娶了媳妇就忘了娘,再加上抑郁质性格的唐婉不善言辞,不懂讨好老太太,老太太心里十嫉恨,这婆媳关系一旦有了裂痕就越来越大。综合上述种种原因,最后陆家才下定决心要陆游休妻。
第二个问题:陆游有做有效的抗争吗?该如何做有效的抗争?
做了,但为时已晚,错过了缓和婆媳关系的最佳时机。休书写下后,另筑别院,用了一个缓兵之计,但此时已经在法律意义上达成了离婚的事实,几乎已成定局,在家人的干涉下已很难改变局面。但如果在家人对唐婉不满之初,就及时调整行为模式,修复关系,这段姻缘还是有救的。婆媳关系本就复杂微妙,其处理难度不亚于国际关系的处理,以陆游20岁年纪的心智去解这道难题,也确实难为他了,我们后人也无法责全。
这道难题以我30来岁的心智去解,觉得有下下两策,上策为及时调整行为模式,为了能与发妻长久厮守,此时必须作出克制,平日把自已独自关书房,只在一日三餐时与爱妻相聚,让家人不是看到一个掉在女人温柔窝里,而是一个只为功名而忙碌的上进青年;同时说服唐婉戒掉文艺女青年恃才傲物的坏毛病,对老太太该嘴软就得嘴软,投其所好,讨好老太太,不断改善关系。
下策为以死铭志,非她不娶。若要休妻,别说科考,人生都没有意义了,老子不活了,从此绝食,直到把唐婉接回来为止,饿三天死不了,到了第四天老太太腿都会发软,怎敢再逼迫?
第三个问题:这段感情故事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毫无疑问,在这段感情关系,陆游是个十足的负心人,唐婉是最大的受害者,而赵士程是最为伤心的好人。
陆游一生情场失意,仕途也不顺,唯有文章写得千古流芳。确定如此,初次看到这个故事,我很想骂陆游是个“妈宝”,怒其不争,且其不争与愚孝平白的伤害了一个最爱他的女人。陆游对唐婉的爱应该没有唐婉对他的爱深沉,不然也不会立马续娶,只是在和第二任老婆相处后才发现曾经沧海难为水,原来他错过的唐婉才能与他琴琴瑟和鸣,配得上他的盖世才华,些后余生便不断的写诗表达哀思与愧疚。
前面已经分析了,他错过了拯救这段姻缘的最佳时机,这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巨大教训。但陆游还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对于唐婉的英年早逝,他是负有部分责任的。唐婉对陆游用情太深,至死都未能走出来,能让唐婉走出这段感情的关键人物还在陆游,夫妻分离之后一般有两种好的相处模式,第一种是一别两宽,各自欢喜,从此萧郎是路人,不再联系;第二种是感恩曾经共同拥有的时光,如今我们依然相互祝福对方,视对方为最好的朋友。任正非与前任的相处关系就属第二种。可陆游偏偏选择了最害人的第三种:虽然你已嫁了老公,我心里还最忘不了你。公共场所给旧爱提情诗,搞得天下人皆知,陆游也应该最为了解前妻的性格缺陷,这得害她心里出轨现任,让她在赵家如何自处,赵家人又将如何看待她?你若真为唐婉好,就该明明白白告诉她:我永远忘不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但如今赵士程真心待你,他比我更爱你,你一定要好好爱他,我希望你过得好,我心里永远把你当作最好的妹妹,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忘了曾经的我,或仅把我当成大哥或亲人。你曾经犯错休弃她,而后又继续示爱让她惦记你,这有点坏。我认为陆游有责任帮助对方走出来,也只有陆游可以解开这个铃。
唐婉是最大的受害人,但是她自己性格的缺陷造就了她的悲剧,如若她的经历放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上很有可能会活成了传奇,民国时期被徐志摩抛弃的张幼仪就是这样的人。唐婉其实是幸福的人,只是她自己没有察觉,赵士程的家世人品哪一点都不比陆家差,还能不介意她的婚史,无比关爱她,唐婉应该感到无比幸福才对。“忘掉过去,放下过去,珍惜眼前人才能幸福”这是她的不幸留给我们的教训。
赵士程是大大的好人,既然愿意娶她就不介意她的过去,包容她,呵护她。并且唐还是不能生育的,可想而知,赵士程一定还承受着来自家人的巨大压力,他还能做到对唐不离不弃,这种对待爱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为表痴情决意终身不娶,这一点对自己太狠了,不提倡,应该振作起来,为了家人也要重新追寻新的幸福。
(注:查了很多资料,一些年份和具体时间很难互相印证,但大体故事情节不会错)
第二个故事:再别康桥,民国,徐志摩与林徽音、陆小曼
待续(下周更新吧)
追梦人
201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