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小兵张嘎》创作于60年前,它成功塑造了一个活泼、善良、机智、勇敢的小八路形象,充分展示出中国人民一贯热爱和平,同时又刚勇不屈,坚决反击任何来犯之敌的英雄精神。《小兵张嘎》及同名电影一经问世,便轰动全国。今天这部小说的总发行量已达两百万册,电影《小兵张嘎》亦久映不衰。“嘎子”这一令人难忘的文学形象,感染和激励着中国的一代代读者和观众。
2015年6月,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徐光耀文学创作研讨会”上,铁凝说:“徐光耀的名字,是抗战文学中醒目的存在。”自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徐光耀已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懈跋涉72个年头,创作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其中绝大部分是描写抗战历史的。徐光耀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优秀作家,并成功塑造出“小兵张嘎”这样一个不朽的经典形象,与他的人生阅历和文学思想分不开。
“
13岁,用消极对抗——连哭7天的手段,把父亲的心磨软了,终于成了一名“小八路”
”
徐光耀,原名徐玉振,1925年出生于河北雄县。他本来不想当兵,是纪律严明的八路军改变了他的旧观念,引领他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华北沦陷,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徐光耀幼小的心灵里激起一股慷慨之气,他向往有一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拯救危在旦夕的国家。1938年,八路军的部队开进他的家乡,让他看到了希望。“他们走着整齐的步伐,唱着雄壮的军歌,不打不骂,进了院子,抓笤帚扫地,拿扁担挑水。不笑不说话,出来进去尽仰着头唱歌。”他的内心开始起化学反应。
后来,八路军的一个班住到了徐光耀家里,通过近距离的朝夕接触,徐光耀彻底了解了八路军。他不顾自己只有13岁的年龄,斗胆向父亲提出:“我要去当兵。”这大大出乎父亲意料,然而徐光耀完全铁了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我用消极对抗——连哭7天的手段,把父亲的心磨软了。”关键时刻,姐姐给予徐光耀坚定支持。父亲辗转反侧,一夜不曾合眼。第二天,便请了私塾老师韩先生作引荐,带我到昝镇去当兵。”
1945年,八路军徐光耀在辛集
就这样,徐光耀成了一名“小八路”。“我其实等于闭着眼瞎碰,碰上的却是正正规规的八路军,是由老红军改编的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特务营。这开脚第一步,我真算有点运气哩!”
“
“那么多战士死在疆场,活下来的人有责任、有义务,来传扬他们的英勇精神”
”
1939年春,徐光耀所在的部队与冀中民军合编为冀中民众抗日自卫军。他被调入“民抗”政治部锄奸科当文书。“民抗”改称冀中警备旅后,他又调到第6分区锄奸科当干事。从此直到抗战胜利,他一直活动在石家庄至衡水这段铁路两侧,跟这儿的人民共同度过了那血与火的残酷岁月。
8年抗战,给徐光耀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敌人太凶残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特别是1942年侵略者发动的“五一大扫荡”,由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岗村宁次亲自指挥,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出动大批飞机、坦克,对我冀中军民进行空前残酷、空前野蛮的“铁壁合围”式剿杀。
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冀中军区部队奋起抵抗。他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无数将士为国捐躯。作为幸存下来的战友,徐光耀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烙印。那一年,徐光耀18岁,识字不多,家信还写不大通,更别提写小说了。但是,了解到的英雄事迹越来越多,自己所受的感动也就越来越强烈。“不仅感到那些战士和英雄们用鲜血创造的事迹,很伟大,很壮烈,就是自己也参加在内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也感到是很不平凡的了。”他逐渐意识到记录英雄事迹的必要性,也偶尔会想到如果有人把这些编成书,实在太好了,也太应该了。
徐光耀(左)与孙犁 河北文学院提供
战斗间隙里,徐光耀坚持读书识字。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他开始写些战地通讯、歌词、快板之类,发表在《火线报》《冀中导报》和《团结报》上。1947年,徐光耀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机会,赴华北联大文学系学习。他刻苦攻读,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做研究生。虽然时间不足一年,却给他后半生的文学事业奠定了基础。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心里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他开始做各种准备。他有意识地回忆抗战经历,并且“钉了个小本子,把这些随时跳上来的人物、事件、场面,都捉住记进小本子去。”
1949年4月,徐光耀所在部队转入和平练兵环境,他立即向组织请假投入长篇小说创作,并很快完成,这就是他的成名作《平原烈火》。该作1950年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正面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艰苦抗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为后来蓬勃兴起的革命战争题材创作铺下了第一块基石。小说甫一出版,即引起广泛关注。读者纷纷来信索书,很多学校、工厂、报社也竞相请他去做报告。他本人也因此被选送到中央文学研究所,并于3年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圆了作家梦。
“
“小兵张嘎”这个人物形象从何而来
”
《平原烈火》里有个13岁的小八路,名叫“瞪眼虎”。生活中实有其人,据说是赵县县大队的小侦察员,在冀中小有威名,留下了很多非凡的故事。徐光耀虽然只见过他一面,但是,他倒挎马枪、斜翘帽檐的逼人野气和泼辣风姿,给徐光耀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徐光耀就在《平原烈火》中取用他的名号,结合另外一些人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小八路形象。曾有老朋友对徐光耀说:“咳,你那个‘瞪眼虎’开头表现还好,像是挺有戏的,怎么不凉不酸就拉倒了呢?”老朋友的话击中了他心中的遗憾,也为后来写出“小兵张嘎”埋下一株嫩芽。
徐光耀内心对“嘎子”型人物有种偏爱。他多次说过:“我是个刻板、实在、不懂变通的人,我很不满意自己这种性格,实在人常做窝囊事,不懂变通更是凡事吃亏,即使日常社交,刻板人也不讨人喜欢。嘎子,则活泼洒脱,灵活机动,临机有新招,遇事有闯劲,在人堆中尤为惹人喜爱。”
《小兵张嘎》电影(1963)
小说《小兵张嘎》之所以受到数代读者喜欢,并且至今长盛不衰,除了由于其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活泼、机智的人物形象,也由于流贯其间的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英雄精神,以及不随波逐流、坚守人间正道的人格召唤。
“
“我并不是‘小兵张嘎’,他们也不是”
”
徐光耀13岁参加八路军,张嘎也是13岁参加八路军,他们之间还有其他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很多人把徐光耀和张嘎画等号。这样的说法肯定常常传到徐光耀耳中。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声明,自己不是小兵张嘎。“许多读者按推理以为我便是嘎子,不,我并不是嘎子。”“非也!我虽然是13岁当的八路,但我这个人是非常刻板的,很守规矩,全无灵动之气,也没有创立过可以名垂史册的功勋。”
我想,这是徐光耀谦逊品格的又一明证。他认为张嘎是大家喜爱的完美形象,不肯抢占其英雄光环。
当然,张嘎是有原型的。比较被徐光耀认可的是赵县的“瞪眼虎”。据了解,“瞪眼虎”本名韩志诚,抗战期间屡立奇功,担任过某排排长。当然,这些年,也有人出于各种目的,对外以张嘎原型自居。对此,徐光耀说话含蓄但态度明确。他表示,“自称‘张嘎原型’的人,据我所知,目前至少已有四五个”,“我对这件事始终坚持说两句话:一、凡是在白洋淀或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日寇做过英勇奋战并有一定贡献的人,都可在‘张嘎’身上找见自己的影子;二、‘张嘎’是个艺术创造的产儿,是集众人之特长的典型形象。”
由此可以看出,他首先肯定参加过抗战的战士作出的贡献,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同时,他也希望大家一起爱护张嘎这个英雄形象,使其能够作为我们这个民族一份共同的精神财富,完好地保存起来,传递下去,为我们这个国家不断繁荣兴盛提供一份永不枯竭的精神动能。
“
“相较于电影,我还是更喜欢小说”
”
徐光耀说,他很早就想写“嘎子”,最初的篇名叫《刘故得儿》,“故得儿”是雄县方言,是“嘎”的意思。他多年来准备了很多材料,却一直没空动笔。上世纪50年代末,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终于决定把它写出来。
《小兵张嘎》(初稿,时名《张故得儿》)手稿 河北文学院提供
1961年底,《小兵张嘎》在《河北文艺》发表,次年又出版了单行本。小说的成功增强了徐光耀的信心,他把电影剧本寄给了著名导演崔嵬,得到崔嵬认可并很快投入拍摄。1963年,电影拍出来并在全国公映,迅速引起很大轰动。
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一九六四年初版
说到同名电影,徐光耀对导演崔嵬心存感激。他说:“在上世纪50年代,电影是威力最大的宣传工具,一部好的话剧一年能有十万观众就很了不起了,一部受欢迎的电影一周就能有十来万的观众。我的小说《小兵张嘎》已重印了二十四五次,发行了二百多万册,但影响力比电影《小兵张嘎》还是差远了。此外,电影《小兵张嘎》确实拍得好,导演、演员、摄影、美工都很厉害,总体创作实力很强,不可多得。”
同时,徐光耀也坦诚地表示,自己更喜欢小说版《小兵张嘎》。他说:“我这一辈子写的东西不多……就《小兵张嘎》算得上是有脸面的品牌。我个人觉得小说比电影更有看头,我在小说上下的功夫更多。如果读者要从作品里看到人性,看到生活的本质,与电影相比,小说《小兵张嘎》更能满足读者。”
小说《小兵张嘎》单行本出版于一九六二年
《小兵张嘎》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广泛喜爱,并得到很多专家好评。铁凝评价:“一个作家终其一生,能够创造出一个或几个让万千读者记住的人物形象大约是所有身为作家的人的梦想。因为一个有血肉有光彩有筋骨的人物进入读者内心并长驻其中实为不易。若是做到了,那便是文学对作家最奢侈的回报吧?在当代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里,‘嘎子’已是一个无可争议亦不可替代的经典的孩子形象。在得知了徐光耀先生创作《小兵张嘎》前后的故事后,我曾经感慨说:‘他用他的笔让嘎子活了,而被他创造的嘎子也让他活了下去。他们在一个非常时刻相互成全了彼此。’”
崔嵬执导的同名电影,曾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儿文艺评奖电影类一等奖,数十年来一直活跃在银幕上。每年暑假,都会放映《小兵张嘎》。每一次公映,观众的热烈反响都有增无减。嘎子的英气与嘎气,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童年记忆中最灿烂的一部分。
(作者:司敬雪,系河北文学院院长)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7月19日14版),原内容有删减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王远方
本期编辑:孙岱 邢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