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吐槽,不上影。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刚开了三天,导演编剧制片人便都沉浸在吐槽的节日海洋里,炮轰影视行业奇葩现象的金句频出,比如冯导的“这IP,那IP,我看都是P”,已经引发巨大关注。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小刚炮”咋能只放一波就撤。这不,在昨天一个名为“关于演员,导演有话说”的论坛上,小刚导演不仅再度开炮,还成功激发了小伙伴宁浩、陆川、徐峥的吐槽潜能,大家一起突突突,酣畅淋漓地吐槽了国内某些极品演员一通。
艺绽君(微信:bjvariety)先上一段小刚导演吐槽明星排场大的话,简直就是一段子。
前两部面包车是跟班的工作人员,第三部面包车才下来明星。我给你数数:一个化妆,一个梳头的,一个弄衣服的——弄衣服的还有一助理,经纪人,专门负责这个演员的经纪人,经纪人助理,演员生活助理,教他学英语的老师。还有一个三人拍照团队,这三个人是个编辑部,带修图、带写稿。最后三个司机加上明星本人,一共就是15个人。人家好莱坞演员绝大部分一个人背个包就来了。
下面送上四位导演历数国内极品演员的N桩罪。
罪状一:忙,忙到没时间跟导演聊剧本
以前见演员特别好约,我说烨子(演员刘烨)咱们能见个面吗?这边找一个酒馆两个人坐下就开始聊戏了。说见吴彦祖也能见,见周润发也能见,现在要见一个年轻演员,有4个经纪人拦着说不能见。我说那什么时候见到演员,他说演员很忙。找年轻演员说说戏,基本上碰不着他,开机那天能给你就不错了,而且中间还得老走。
陆川还特别悲哀地说,导演都是拿出几年去拍一部作品,但有的演员就给几天,他就特别不想用他们。
罪状二:对颜值过分崇拜太低级
我们那时候会演员一个一个挑,然后角色阐述、谁适合谁不适合。现在突然一瞬间,中国任何一个戏消灭了老年人、消灭了中年人、消灭了所有长得不好看的人,全变成了一批长得特别漂亮、特别像的孩子们,他们演医生、演律师、演警察。
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实际上是人的生理崇拜,是人最基础的生殖崇拜的延续,希望长得好看的人延续基因。咱们小时候也有。但是如果说只有那个崇拜,说明需求比较简单,还停留在初级层面。而其他的更高的追求,我们在观众当中还没有建立起来。
罪状三:经纪人疯狂压榨艺人
这些孩子没有问题,我接触过的这些小帅哥们,他们见到我也很尊重,也能感觉他很努力、也很想演好戏。但他们被经纪人安排这样的节目、那样的节目,每天都在飞机上。我有一次看到张艺兴,这孩子坐在我旁边,结果坐一会儿就睡着了,我说“你怎么了?”“太困了。”
他们疲于奔命在各个舞台和秀场上,被集体弄成了一把“塑料花”。但演员还是需要有安静的生活。
罪状四:综艺跑太多,透支曝光率
我觉得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和综艺演员应该是三拨人。这三拨演员各有各的专长和训练,资质是不一样的。现在是三合一,三合一对综艺的伤害小,对电视剧有伤害,对电影的伤害就太大了。好莱坞哪个电影演员谁去演电视剧?没有。如果观众可以不花钱在电视剧里看你,为什么要花钱去电影院看你?有的演员比如说葛优、姜文,还坚持住没有跨行当,年轻演员现在通通跨界。
比如他们撕名牌跑来跑去的那个(说的是啥节目大家都清楚哈),其实有很多是很有个性的演员。比如说孙红雷,我觉得他质感很好,但他也要穿上那种鲜艳的衣服,戴着帽子瓶子,然后一块去撕去,去奔跑。
这就把演员整个给弄偏了,对表演的质感会有很大的影响。每天往我们家饭桌上一坐,我小女儿就看这个,张着嘴夹着菜往嘴里放,盯着电视里全天候放的这几个当红的。
日本演员比如高仓健,只要演完电影立刻躲起来,担心曝光太多,有一些别的东西被观众认知了,导致观众会带着一些符号去看演员塑造的形象。比如你生活中太多新闻、太多曝光了,大家觉得你是这么一个人,到时候你再去演别人时,观众就不信了。大量曝光之后,你就无法再做电影演员了,因为电影的作品感非常强,观众得认可,演员才能完成角色塑造。
罪状五:缺乏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演员为了一个角色减肥增肥,这在行业里面已经是达到最高级别的标准了,现在我们都谈不到那个层面,很多基本职业规范都受到了偶像文化的冲击。
一个小帅哥演员很想努力,但他真是没时间。比如提前一周进组,我觉得演员起码的规范是,要给出三到四次的时间来试造型。不是说你第一次做完造型以后就OK了,还得做很多调整,你说这个衣服不行还得给你做别的。你得留出时间来。一个戏演员得坐在一起读一次剧本,这是最最起码的标准。而且不是说读完这个剧本就好了,上去就开始演了。你得有一个时间跟导演聊一下,读完以后有什么感觉?对这个角色有什么想法?台词、人物行为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需不需要改剧本?这都得留出时间,更不要说体验生活。比如说演某个地方的人还得学方言,演一个跟自己生活完全无关的人,得留出时间来去体验生活。
罪状六:选片能力为负,专门接烂片
演员应该对挑选剧本和作品负责。观众为什么冲你这个明星来?我认定只要是你的戏,这个剧本错不了。你在100个剧本里面帮我筛选过了,你就不应该挑错。你是一个明星,但你演了一个烂戏,你就有责任。对于投资人来说,你拍了一个烂戏、这个戏票房不好、这个戏砸了,下次我就不应该给你那么多片酬了。
去年的大烂片《封神传奇》有多少烂片熟脸演员?
罪状七:明星排场一个赛一个大
开头已经放了冯导的精彩吐槽。他还举了两个例子:
有的流量演员往那一坐,谈一个事或者谈一个剧本,旁边跟着五个助理、保镖,你也不知道他们干嘛的,而且一看就是对电影没有丝毫兴趣。演员这边看着手机,旁边跟着这么几个,穿得挺时髦的,背着各种包,反正就是那么一套。
一个电影学院毕业的小孩刚出道,上戏时就跟着两个助理。
罪状八:天价片酬压缩制作费用
我们在选角的时候,有很多年轻角色,制片人、投资方开始就希望一网打尽所有的流量,但是成本就高到了让这部电影在悬崖边上了。这部电影如果支撑不起这些投资怎么办?而且有这些投资,为什么不能从好莱坞好好请一些专业团队,给观众多看点东西呢?
投资越大,线下制作预算越小。所以我花两千万拍一个电影也不请明星,反而制作费还不错。你说我花3亿拍一个电影,线下部分的比例比那2000万的差远了。
我合作过蒂姆·罗宾斯和艾德里安·布劳迪两个奥斯卡影帝,从价钱上来说,一个来一个月600万人民币,一个来三周50万人民币,这是中国现在一个四流明星的价钱。可是人家两个奥斯卡影帝,只身来中国拍戏,配一个翻译在机场等着就行,没任何别的要求。
罪状九:P图P得亲妈都不认识
每个孩子刚出道都要去拍照。公司要拿出预算,拍了很多照片然后修图。很多演员演戏的技术没学出来,修图的技术全学出来了。问题是你拿这些照片来给导演看,导演把你本人一叫来,天壤之别!经纪公司能不能给这些演员照一些生活照,正常的、素颜的!
我们在座这四个导演,我敢说我给你推荐一个演员,没有一个人会愿意看修过的杂志照片,一定是接近本人的照片。而这些经纪公司、这些女孩子们完全都不知道,你整这个干嘛,搔首弄姿、欲盖弥彰那种。所以说这些经纪公司、经纪人,真的专业吗?
吐槽了这么多,四位导演却一致认为,中国并不缺少好演员,只不过在畸形的市场环境中,他们被边缘化,缺少出头之日。“我知道有好多好演员闲着呢,而且片酬很低,愿意拿出三个月时间给你,你用吗?他可以塑造这个角色,但他没有流量怎么办?”徐峥认为,现在缺少一套机制,可以把真正会演戏的人转换为有流量的演员。他也坦言,这需要制片人不以流量为标准,需要导演敢于用人。
在冯小刚看来,段奕宏是非常好的演员。“我听我们的摄影师说,段奕宏说我跟每个导演合作,我都想这是最后一次。我要跟自己说我不要去讨好导演,我要敢于把我的想法提出来然后敢于反对。我觉得像这样的演员还有一批。”
他还提到了张嘉译,说某部网剧说不找他演戏,为什么?没流量。“连张嘉译这么好的演员都要给拦在外面,而你看那些有流量的,哪有会演戏的?这个问题太大了。”
流量、大数据,遭到了四位导演的一致鄙夷。
这个所谓大数据是非常不科学的。一个片子卖了15亿,某个演员参演了,你不能把这个账都算他头上,这里面还有很多别的人的努力。有一个段子,成龙卖了17亿的戏(《功夫瑜伽》),张国立在里面不是演了吗?那天他碰到我,就说“不许再小看我了,我可是17亿的演员。”
除了成龙大哥,谁都不敢站出来说,我来了以后就能带来多少多少票房。其实大家都是平等的。也许你找了一个特别有演技的新演员,来演一个部好电影,你依然有机会可以突破。
《功夫瑜伽》确实证明了成龙在老百姓心中的票房号召力
向来深沉的陆川则呼吁大家思考,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高歌猛进之后,我们的产业应该回到什么、遵守什么、沉淀什么。他认为一旦还这么发展下去,是有危险的。“我不认为中国电影会一直有钱下去。很多人趁着这几年有钱的时候赶紧抢,抢完钱就走,这是抢钱心态。可是现在恰恰优质资源、现金全进了这些演员兜里,但他们没有给产业留下积累,留下传统,反而弄坏了信仰。“
这时冯小刚补了一句:“可以不知道什么是好,但是你得知道什么叫寒碜。”精辟。
陆川还说,从今年的票房走势看,观众对好电影的期待已经积压很久了。今年很多电影平均票房1000万,已经是在敲警钟。“中国电影从2000年左右开始爬坡,一直冲到这两年的高点,是不是要用两三年的时间、用这种态度给它彻底毁了?”
最后,几位导演提出了各自的期许和建议。
“我们希望现在的这些当红明星们,在内心做一个决定:我要成为一个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还是综艺秀演员?”冯小刚表示,这三条路都可以走得很好,希望他们能规划一个发展方向,并向这一方向努力。
关于演员天价片酬,冯小刚则建议行业能制定出相关规定。“一个演员,一年拿出来‘卖’一次,我们同意给高片酬;但是你拿出来‘卖’四次,每一次还要那么多钱,这叫打劫银行,这是不合适的。”
另外,他还呼吁年轻演员珍惜自己的“保鲜期”。他将演员的职业生涯比喻为蜡烛,得经常吹灭了歇一会儿,才能多点几次。“拍完一部戏,经纪人要安排演员去休息、浸透到生活里面去,不能从这组出来就进那组,这样,蜡烛很快就点完了。”他认为,这样首先对演员的长远发展有利,第二能够让电影能够得到有质感的、有修养的演员。
宁浩则表示,国内把对演员的评价系统“完全放权给了流量”,太过单一。他希望业内能逐渐建立起评价演员的权威系统,类似搞一个奥斯卡评选,而不是只被资本绑架。
徐峥则提出,要建立一套机制,可以把那些真正会演戏的人、有机会在将来成为大明星的人转换为有流量的人。“但是这需要制片人能够不以流量为标准,需要导演敢于启用新人,需要有好的剧本。”他还呼吁明星要尊重表演艺术。“应该具有职业演员的规范——在剧组怎么工作、怎么用尽所有努力完成角色。”
末了,冯小刚也不忘毒舌一把。他表示,这些建议 “你们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也没关系。你们等着,最近市场就是跳水了,这帮你们认为所谓有票房演员的影片,票房都跟下饺子似的跳水。没关系,马上就完,还是会回到应该的路上来。”
希望能如冯导所愿,所有关于中国电影和演员的歧途,都能回归正轨。
完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小鲜肉”“小鲜花”
欢迎转发和留言给艺绽君
作者:袁云儿
编辑:袁云儿
订阅号:艺绽 · 微信号:bjvariety
至 臻 文 艺 · 绽 放 如 花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 诚意奉献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违者将由北京日报社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