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2015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477-1523-9
著者:高宇 文化作家,自由撰稿人,“宜兴青瓷制作技艺”传人,无锡江南青瓷社文化统筹;著有《瓷里看中国:一部地缘文化史》
本书提要:
这本书以“文化”为主线讲历史、讲玉。但“文化”不是简单的逸闻故事、繁文缛节。它以人的思想迭变为骨,以人的行为传承为肉,或以文字、或以心口、或以器物,代代相延。历史这部长剧,英雄也好、草根也罢,都只是龙套,“文化”才是决定它样貌的导演。本书就以这种视角解构历史,再用玉之一物,来把解构出的这个不一样的历史呈现给读者。因此,本书讲历史却不说故事,讲玉却不谈鉴定。但喜欢历史的读者,可以从中管窥历史的本相而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喜欢玉的读者,亦可以从中认识真正的玉文化而获得品玉的“眼力”。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玉之缘
- 第二节 典籍之玉
一、《河图》《洛书》与玉
四大部的古籍各有其源头之作也各有其重磅之作,在这两类古籍里有很多都涉及了玉的信息,玉文化的根基之深可以管见,玉文化几乎是与中华文明伴生的。经部是中华文明的头脑:不管从思想上认不认可儒家的学说,都要客观地承认,两千年来确实是儒家体系支撑了中国中央集权式大一统的格局;不管从学术上究不究儒家这些经书是“真”是“伪”,都要客观地承认,确实是这些经书保证了两千年来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稳定,以及大部分时间里在文化上的领先。
《易经》号称诸经之首,这个“首”说穿了就是,其他的经顶着个“经”的名其实根本算不得哲学,只有《易经》是中国哲学之本,思想之源。可千万别把《易经》庸俗化和世俗化,它绝不是打卦、算命的教科书,它是 “大道之源”。《易经》出身向来有两处之说:一为伏羲作易,叫做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二为周文王改伏羲之易,叫做文王八卦或后天八卦。但不管是哪一个,它们都有一个共同遵奉的源头,就是《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易传·系辞》里自道家门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出了河图、洛书后,圣人根据这两张图作出了《易经》,按此说法河图、洛书简直就是中华文明之源了。当然,河图、洛书到底是什么?怎么解读?它怎么来的?这些都是千古之谜,有各种神奇的说法,不管是古代的学术还是现代的学科,都没人敢说把这事弄明白了。但有一点,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都来自于最权威的古代典籍,且这些传说中无一不有玉的影子。在《尚书·顾命》里说到周成王给儿子留下了几样宝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这是河图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古籍里,在成王传给康王的八件镇国宝物里与河图并列的居然就至少有四件都是玉:弘璧(玉璧)、琬琰(玉圭)、大玉、夷玉(东夷之美玉)。
这还只是说玉的身份与河图一样的贵重,从它再往后的典籍里,河图洛书出现时的场景里就干脆无一不有玉相伴了。
《论语比考谶》里讲的故事是: “帝尧率舜等游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河渚,一曰:‘《河图》将来告帝期’……有顷,赤龙衔玉苞,舒图刻版,题命可卷,金泥玉检,封盛书威,……五老乃为流星,上入昴……尧等共发,曰:‘帝当枢百,则禅于虞’。”好一个壮丽的故事:尧帝带着舜等一帮臣下游览首山,有五个老人在河里喊:“河图来喽,来告诉你们下一个帝王应该是谁!”一会儿,赤龙含着玉做的盒子,盒子用玉做检用黄金做封泥,里面就是《河图》了。五个老人化为流星上了天,原来这是五位天神亲自来送河图啊!尧帝们打开玉做的盒子,里面除了河图还有上天的意旨——尧帝应该禅让于舜帝!在这里不但河图出世是由玉来包裹的,顺便地尧舜禅让这个中国最高道德典范也由玉来见证了一下。
再往后,《宋书·符瑞志》云尧时:“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同一个故事,这次不是尧帝“偶遇”河图了,是作为一个盛大的典礼,珍而重之地向上天求来了河图,而伴随河图而来的依然是白玉与赤玉。还有一个《水经注》,里面记载:“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赤文篆字”。
龙马负图出于河的传说
再次升级!河图洛书的领受者直接上升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黄帝的声势、气派当然就比尧帝要大得多了,他直接往河里扔了一块玉璧,上天就赶紧派一龙一龟把河图洛书送了上来,玉璧的威力确乎大矣!
商代青玉龙纹璧
从这些半神化的记载里可以看出,作为《易经》之源的河图洛书始终在用玉作为衬托,玉可谓与中华文明相伴生。
二、《周礼》与玉
经部里还有一部《诗经》、一部《周礼》也是玉文化大本营,《诗经》走的是文艺路线,《周礼》走的是思想路线。《周礼》打的是周公旦的大旗,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真实存在感的政治圣人,他的家族地位相当于父亲、政治权力等同于天子、道德高度称得上圣人,且善始善终、功成身退还能千古传颂,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后世人物,地位如父的诸葛亮鞠躬尽瘁也换不回蜀汉不亡,权势比君的多尔衮一朝身死就被政治清算,道德至圣的孔夫子窘不得志只能空游列国。由此足见周公的了不起,所以虽然《周礼》完全是刘歆为了给王莽改制建理论基础伪作出来的,也一定要托在周公的名下。
两千年来,《周礼》里的制度只在王莽时代施行过短短十几年,别的朝代没人真的全面用它,大概用的最多的也就是“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首都规划原则了。但这并不妨碍历朝历代都拉它的大旗做虎皮,把它吹嘘成最高的政治理想,《周礼》实在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建的最巍峨的一座牌坊,玉是这座牌坊上最闪亮的装饰材料。
有关玉的规定主要在《周礼·大宗伯》里,里面很用心地设计了一套礼玉的制度,先安排好了“六瑞”——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说是王、公、侯、伯、子、男这些不同级别的大人物手里要拿对应级别的玉,不能想拿什么就拿什么,这样大家可以看玉识领导;其次安排好了“六器”——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玄璜、白琥,祭祀天地四方时要用各自专用的玉,不能错了颜色和方位,否则就对五方帝不敬,祭祀之礼就成了得罪之礼了。
玉圭
大框架有了,又再仔仔细细地规定了六器、六瑞都用什么材料的玉,尺寸都是多大,上面要琢刻什么花纹,如果要加绳子都要用几色丝绳编成,细致入微、不厌其烦,完全微缩体现了中国礼制的繁琐和禁锢(当然,这些都是有历史和思想史背景的,本书的第三编将会详细说这个问题)。不过,规定是规定,后世似乎也从未真正严格地执行过。至少就二十四史里各朝《礼志》里的规定看,就已经大打《周礼·大宗伯》的折扣了,那更别提实际操作起来了。但是,在《周礼》这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顶层设计方案里,玉作为重要的载体是留下了深厚的印迹的。
谷璧
蒲璧
三、《诗经》与玉
《诗经》就轻松地多了,如果我们谈《周礼》里的玉要正襟危坐、道貌岸然,那么谈《诗经》里的玉就大可以春风拂面、浅吟低唱。《诗经》在教科书上被称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个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并不全面也不深入,《诗经》远远不是一部诗集那么简单,在历史学界特别是古史学界它更多被作为史料看待,特别是《雅》的部分,记录了很多周代的制度和史实可以与史籍互为印证,对于多缺的先秦史料来说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当然对于现在的普通读者来说,它主要还是文学作品,特别是我们不必象古代士子那样拘泥于经师的解释,只是释放心灵去感受上古时代汉字的洗练和朴素,享受质朴之中的沉稳或飘逸。
《诗经》的《雅》和《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字,《雅》是庙堂之上的纶音,即便是诗也是史诗,《风》是各国之风采,有着自由的灵动和审美。玉的存在也是这样,《雅》里出现的玉多是礼玉、是庙堂制度,《风》里面的玉就多是饰物、信物,后面藏着少女的笑脸、君子的器宇和忽闪的爱情。
1、我们试看一些《雅》里面的玉:
《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大雅·韩奕》——“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
《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春秋晚期玉璋
2、我们再看一些《风》里面的玉:
《鄘风·与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卫风·竹竿》——“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战国早期曾侯乙连环玉佩
在大雅和小雅里面说到玉不是圭、璋就是璧、珩,跟它们放在一起的场景不是征辟、觐见就是命服,全都是“大人”之间的故事,煊爀威严。国风里说到玉就迥然不同,清风徐来让人精神一畅,不是玉耳环就是玉环珮,即使有圭有璧也是在比喻美少年的清纯风姿。伴在玉左右的字眼都是“巧笑”、“心曲”、“桃李”之属,让人一读就不禁会心一笑,仿佛回想起自己的青涩初恋。玉文化里关乎人性之美的一面在《诗经》里最早得以展现。
四、《左传》与玉
经部是头脑,史部就是文明的躯干,史部实在是中华文化的又一骄傲。在四大古文明里,埃及公元前3200年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苏美尔前3100年出现楔形文字,印度是前2300年的哈巴拉遗址中发现了至今没有破译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目前为止只能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国人重史,虽然在古文明里中国的文字出现的最晚,但完全不防碍我们把文字用到最极致和最有生命力。
商代刻字卜骨
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文字就为记史服务,直到清代这一传统没有过中断,所以我们有了独一无二的信史体系。建立在考古学基础上的西方历史学体系里暂时不认可我们的五千年文明说,但如果用信史体系来做比较,西方就不得不承认我们比他们优越得太多了。现在存世的正史系统是以二十四史为主干,如果不是秦始皇的焚书我们的正史系统还可以再往前延伸,但目前二十四史之前的就只有一部《左传》了,可以说《左传》已经是中国史书之源。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按鲁国的国君进行编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中国人熟悉的春秋故事大都源自于此,里面很多都能见到玉的身影,细分下来有几大类:。
1、玉作为国家间的聘礼
《桓公元年》:
“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鲁桓公即位后,要跟当时的强国郑国修复关系,正好周天子赐给郑国祭祀泰山的祊田在山东,郑国鞭长莫及。郑国就以要鲁国恢复祭祀周公作名义,用离着鲁国近的祊田换了属于鲁国但离自己近的许田。为此,郑国特意送给鲁国玉璧作为聘礼,两国从此邦交正常化。这是第一个故事。
《僖公二年》: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文公十二年》:
“秦伯使西乞术来聘,且言将伐晋,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注:大器,圭璋也)。
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都跟战争有关:第二个故事说晋国要从虞国借道去打虢国,就用了两样知名的宝物送给虞国,其中一个就是垂棘产的玉璧;在第三个故事里,晋国从打人的变成了挨打的。秦国要联合鲁国打晋国,就派大臣西乞术带着玉圭和玉璋去鲁国结盟。鲁国跟西乞术说,秦国一直对我们很照顾,这点事还送这么重的大礼过来,我们实在不好意思收下啊!“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这三个故事里,一个关乎祭祀、两个关乎征伐,都是最大的国事,所用的聘礼都是玉。
2、表示决心和用来盟誓周礼
《僖公六年》:
“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许男面缚衔璧”。
鲁僖公六年,楚国为了救郑国围困了许国,最后许国的国君把自己五花大绑、嘴里含着玉璧来向楚军投降。
《僖公二十四年》:
“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鲁僖公二十四年,重耳君臣在外流亡多年,终于要回国即位了。渡河时,狐偃跟重耳说:“我一直跟着您,干过不少得罪您的事,现在您要成为国君了我有点害怕,怕您以后记起这些事来我要倒霉,还不如趁现在离开吧。”重耳为安慰他,把一块玉璧扔进河里发誓说:“我今后绝不会产生害您之心,河神可以作证。”
《襄公三十年》:
“八月,甲子,奔晋,驷带追之,及酸枣,与子上盟,用两圭质于河”。
鲁襄公三十年,郑国内乱,子太叔逃亡晋国,驷带带兵追赶他,到达酸枣后,两人在这里把两件玉圭沉在黄河里结成了政治同盟。
春秋晚期玉圭
在这三个故事里,请降、起誓、结盟都用了玉作为信物,可见在乱世里, 精英阶层普遍认为还是玉最可靠,有它做担保别人的许诺就可信得多。
3、受人垂涎的宝物
《襄公二十八年》:
“求崔杼之尸,将戮之,不得,叔孙穆子曰,必得之,……既崔氏之臣曰,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于是得之”。
在这个故事里,崔氏被灭门,叔孙穆子说必须要找到崔杼的尸体,我们要戮尸,后来崔氏的家臣出来说把他的玉璧给我,我就把他的棺材交出来
《襄公十七年》:
“宋华阅卒,华臣弱皋比之室,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遂幽其妻,曰,畀余而大璧”。
这第二个故事里的事件与上面类似:宋国的华阅死了,华臣认为皋比家族(即华阅族)力量微弱,派了人去杀他家总管华吴。六个杀手用铍刀把华吴杀死后,幽禁了华吴的妻子,威逼说,把你家的大玉璧给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周代谷璧
这是两个负能量的故事了,一个是为了玉出卖家主,一个是杀了人还勒索人家的玉。虽然令人不齿,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玉在春秋时确实是不得了的珍宝,足以钩人失足。
4、代表天意的圣物
《昭公十三年》:
“共王无冢适,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
这是个有趣的故事:楚共王没有嫡长子,有五个宠爱的儿子,不知道应该立谁为储君。就干脆决定拜托神灵帮他在五个人中做选择,于是他把玉璧展示给名山大川的神明,说:“正对着玉璧下拜的,就是神明所立的,谁敢违背?”
“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康王跨之;灵王肘加焉;子干子皙皆远之;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斗韦龟属成然焉,且曰,‘弃礼违命,楚其危哉’”。
祭祀完毕,共王就和巴姬秘密地把玉璧埋在祖庙的院子里,让这五个人斋戒,然后按长幼次序下拜。康王两脚跨在玉璧上,灵王的胳臂放在玉璧上,子干、子皙都离璧很远。平王还小,由别人抱了进来,两次下拜都压在璧纽上。楚国的公室兼大夫斗韦龟认为平王有当璧之命,就把自己的儿子斗成然嘱托给平王。然而这位斗老爷子还是很有点见识的,私下里悄悄地说:“抛弃礼义而违背天命,楚国大概危险了。”而楚国后来果然就在平王手里埋下了祸根。在这个故事里,玉简直具有了西方女巫水晶球的功能,当然这是玉从远古文明里继承来的通神属性,这在本书的第二章里会有详细介绍。
春秋晚期玉牙璧
5、玉以明道
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这就是一个充满了哲学和道德意味,有类于寓言的故事了:一个宋国人把一块玉石进献给当政者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赶紧说:“我给玉工看了,确定是宝贝才给您送来的。”子罕说:“我是以不贪为宝物,你是以玉为宝物。如果你把它给了我,咱们两人就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有各人的宝物。”献玉的人叩拜后对子罕说:“小人我怀揣着美玉,连外乡都不敢去,把这块玉送给您我就不用怕的要死了就能回家了。”子罕就让玉工把这块玉石琢成了玉器,让献玉人卖了玉器踏踏实实回家乡做了富家翁。在这里,玉的“洁”性显露出来,被隐喻为君子不贪的美德,所谓得宝即失宝颇有哲学思辨的味道,玉文化的明道功用表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