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气势镇住,半天说不出话。罗炳辉见此,骂完人之后,便继续外出工作了。
但年纪轻轻的他压根想不到,自己一时的口舌之快,会酿出多大的祸患。
罗炳辉走后,恶霸便将火气又发在了罗守青身上,将他推到大街上扇了几个大耳光,还在罗家大肆打砸一番,这让本不富裕的罗家更是雪上加霜。
罗炳辉回到家之后,看到家中乱七八糟的样子,父亲瘦削的脸庞高高肿起,罗炳辉心中愤恨,还有没有王法了?他直接便跑去县衙,状告恶霸。
但他哪里能想到,所谓官官相护,警匪勾结啊!恶霸能在村子里面横行霸道多年无人管束,可不正印证着他背后有人?
最后,罗炳辉非但没有为父亲讨回公道,反倒被官员勒令对恶霸赔礼道歉!血性的罗炳辉自然不愿,回到家之后,一直沉默寡言的罗守青罕见地抄起物件对着罗炳辉便招呼过去,还将他给关在了房间中,让他好生反省。
儿子不愿意道歉,一家人还要在村子里生活,能怎么办?罗守青只能找到恶霸,再三赔礼道歉,恶霸这才算揭过了这一篇。
这件事情之后,罗炳辉的人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父亲罗守青秉持着老一辈的传统思想,想着男人成家之后,就会变得稳重起来,于是便开始为才13岁的罗炳辉张罗起婚事。
可成了亲之后,罗炳辉并没有如父亲所期盼的那样,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对地主,对这不公平的命运,反抗的心思,一直沉沉地埋葬在他的心底,只等一个契机便会彻底爆发出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隔年中华民国成立,新的社会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但尽管如此,对身处云南山村的罗炳辉家来说,生活与过去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依然受地主压榨,依然过着受人欺压的生活。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罗炳辉看到村中一个寡妇家当兵的儿子回来了,从那之后村子中的地头蛇再也没敢像过去那样欺压寡妇一家。
罗炳辉由此生出了参军的想法:当了兵,家里人便可以扬起头来生活了!父母妻子在知道他的想法之后,都不赞同,当兵,那是要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的啊!不如在家待着,穷是穷了点,但好歹没有生命危险。
但罗炳辉自小便很有自己的想法,任别人怎么劝,都无动于衷。1914年,罗炳辉告别了家人,去往昆明,毅然决然踏上了他的从军路。
实际上,参军并不是他以为的那么简单。贫农出身的他,没有门路,没有人介绍,压根就进入不了军队。
为了生存下去,也为了寻找参军的机会,那一年中,罗炳辉什么行业都尝试过了。终于有一天,因为当马夫,他结识了部队的一名军官,这才算是拿到了进部队的门票。
1915年,18岁的罗炳辉终于成为了滇军唐继尧部炮兵营的一名战斗兵,开始了戎马生涯。
不久云南独立并开始组织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罗炳辉自然也加入进去。因为能吃苦耐劳,军事训练成绩也足够优秀,罗炳辉在担任唐继尧警卫大队长的龙云的推荐下,成为了唐继尧的随行军士,保卫唐继尧的人身安全。
但好景不长,1921年,滇军内部动乱,顾品珍、叶荃率军逼近省城,妄图用兵临城下这一招来逼迫唐继尧让位。唐继尧只能逃命,当时罗炳辉的职责是管理钱财,他便随着唐继尧一起流落到香港。
可在香港期间,罗炳辉又一次亲眼看着这些军官们的吃穿用度有多奢华奢华,生活糜烂,而这些钱都是搜刮过来的民脂民膏。
那一瞬间,罗炳辉脑海中第一次生出参军以来的疑惑:我当初想要加入的,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吗?
他开始失望,开始觉得跟着这样的军队,救国救民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于是,罗炳辉开始频繁向唐继尧请假,但对方也许知道了他内心的想法,一直没有应允。
罗炳辉见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丢下一封书信,趁着天黑便一个人悄悄离开了香港,离开了他好不容易才进入的军队。
从香港回到昆明之后,那些滇军势力并没有放过罗炳辉,他们以“唐继尧派来的奸细”一身份,将他下了大狱,最后还是在老上司刘安华等人的求情下在获得了保释。
但经过这次事件,罗炳辉开始对军阀势力彻底失望,他明白军阀绝对不是能拯救老百姓的人。于是几经思考后,他去往桂林投奔了孙中山,并受到了北伐军滇军总司令朱培德慰勉,编入军官将校队。
1922年,孙中山颁发北伐令,罗炳辉满心热血地加入了,在行军过程中,他以大元帅府拱卫军连长、少校营长等职,参加了平息陈炯明叛乱的作战。
1926年,国共政府合作以后,北伐战争彻底爆发。在这次战争中,罗炳辉身为农民之子,他一路行军,受到了不少农民的欢迎。然而他刚对国民党燃起希望,就被一泼凉水浇灭了。
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之后,1927年4月,蒋介石却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而罗炳辉所在的朱培德部也投靠了蒋介石。理所当然地,罗炳辉成了“剿共”的一份子。
朱培德本以为他投靠了蒋介石,接下来便会飞黄腾达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老蒋会给他来一招整编非嫡系地方军。由于朱培德出身滇军,不是蒋氏嫡系,在蒋介石的排挤下,势力越来越小,所部面临被遣散的后果,而罗炳辉便在被遣散的范围之内。
就这样,罗炳辉无奈地去了江西。因为被“遣散”过,所以罗炳辉此时依然还是逃脱不了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滇军旧友许志明引荐罗炳辉去当高安县公安局局长,但高安县县长是一个看菜下饭的人,一直询问罗炳辉被遣散的缘由究竟是什么。三番四次下来,弄得罗炳辉烦不胜烦。
罗炳辉一气之下,警察局长这个职位我不要了,临走之前,他还给高安县县长留下了两个大耳光子当做礼物。打完之后,罗炳辉连夜赶回了南昌。那劳什子的地方,不待也罢!
听闻罗炳辉从江西高安回来了,滇军的一个参谋长又给罗炳辉介绍了一个工作,便是去吉安县担任靖卫大队长。
所谓的靖卫大队,实际上就是被国民党当枪使。在国民党眼中,这些人非嫡系,命大的还能在帮他们抓几个共产党之后全身而退,至于那些死了的,那就只能怪他们命不好了。
但罗炳辉在当上吉安县靖卫大队长之后,并没与立即就按照上方指示去剿灭共产党。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早就知道国民党在共产党手中没有讨到什么便宜。所以这一次,他要先弄清楚国民党为啥总是失败,然后再开始“剿共”。
但罗炳辉没想到,对共产党越调查,他越觉得事情不对劲。
共产党红军那么穷,没钱没粮没设备,怎么还能打败装备精良还富有的国民党军队?于是,罗炳辉先是偷偷考察了一下吉安县,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当地的百姓都非常拥护红军,拥护共产党。所以共产党胜利的秘诀就在于,人民能在共产党身上看到希望。
打走了土豪,分得了田地,人人有田可种,有粮可食,有衣可穿,不再受压迫......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当发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之处后,那天晚上,罗炳辉迟迟不能入睡。他想起小的时候父母亲被封建地主剥削压迫毫无尊严可言,想起加入军队之后,亲眼所见国民党军阀部队的腐败。
而他此刻在干什么?现在不正是为国民党服务,压迫像自己从前一样,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吗?
罗炳辉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也就是在那一天,他的心开始倒向了我党。于是,他利用靖卫大队长的职位之便,行动了起来。
一天,靖卫队捉来了几个“共匪便衣”,罗炳辉稍微审问了一下说:抓错人了,便将对方放走了。这无疑引起了当地豪绅地主的不满。
共产党打土豪,是他们;共产党分的田地,是他们的。百姓将共产党当成了福音,但地主早已经将共产党当成了仇敌。
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释放的几个人就是共党,但他们依然还是不依不饶地将“通匪”这顶大帽子扣在了罗炳辉的头上。
县长一来质问,罗炳辉就呛声道:“要杀没饭吃的人,是杀不完的。把吉安的30万农民杀了,谁种田?如果抓到人不分青红皂白都杀,一定愈杀愈多!大家觉得我这样不好,我辞职!”
豪绅地主拿他没办法,只能就此作罢。就在这时,罗炳辉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种种行为,引起了我党的注意。
1929年夏天,罗炳辉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他的一位名叫赵醒吾的滇军老友寄来的,说是有事约他面谈。
二人见面之后先是好生叙叙旧,聊着聊着,在赵醒吾的有意引导下,便聊到了对蒋介石国民党以及共产党的看法来。
当探讨出广大工农坚决拥护的共产党最终将会取得革命胜利的结论后,罗炳辉突然发现不对劲。
“你是共产党?”
眼见着罗炳辉发现了自己的身份,赵醒吾反倒是不慌不忙地承认道:“是,我是共产党员。”
原来,当初中央上在知道罗炳辉的种种行动之后,便有了派人与他接洽的打算。组织挑来挑去,挑中了与罗炳辉有交集的赵醒吾。
赵醒吾此时不慌不忙,罗炳辉却显得非常激动。就这样,1929年7月,在赵醒吾引荐下,罗炳辉秘密加入共产党。
事后,应中央上的要求,罗炳辉继续以“灰色”身份,潜伏在国民党军队,暗中保护共产党同志。
但没过多久,由于奸细告密,罗炳辉秘密加入共产党的事情被揭穿。遂在1929年9月,他便率领靖卫大队中对国民党同样心存不满的战士,发动了吉安起义,正式宣告加入红军的队伍。
起义那天,他摘下头上国民党的帽子,扔在地上,用脚狠狠碾压了几次,随即还大声喊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了!
不久,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团第5团,罗炳辉任团长。
十八九岁时,他曾梦想着以参军的方式来改变父母家人的命运。但在行军的那十几年中,他为国民党效力却处处受排挤。但现在,罗炳辉十几年的寻寻觅觅终于有了结果:坚定跟着共产党走!
从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在江西对红军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的每一次反围剿,都能看到罗炳辉奋战的身影。
1930年,罗炳辉担任红12军军长一职,在反围剿中,负责的主要任务就是诱敌深入,这当中哪怕出现一点差错,可能就会让红军置身于万劫不复的境地,说是身负重任真的一点都为过,但罗炳辉每一次都能出色完成。
1930年冬,蒋介石集结重兵,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建立了八百里的弧形围攻线,分路进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罗炳辉带领红12军第35师担负诱敌任务。
接了任务的罗炳辉在那十几天中,指挥红军且战且退,甚至故意丢掉一些物品,假装不敌溃败,最终成功地将敌军引入我军腹地。
随后驻扎在黄陂、小布附近的红军开始分两翼包抄,全歼敌第18师师部和2个整旅,并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
第一次反围剿成功之后,毛泽东对12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罗炳辉因为指挥得当,成功将敌军引入我军腹地,而获赠毛泽东“牵牛鼻子小能手”的称号。
在之后的几次反围剿中,罗南辉继续发挥他牵牛子的特长,一次一次制造更有利于红军作战的作战环境。
“罗炳飞”、“神行太保”、“双脚骑兵”,各种饱含赞誉的美称一个个地挂在了罗炳辉以及他所带领的红11军战士身上。
1934年10月,王明博古左倾思想最终使得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当时的罗炳辉已经被中央任命为红9军团团长,他的任务是带领红军打开通道,掩护中央以及红军主力的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罗炳辉率领部下红军多次与敌军进行殊死搏斗。娄山关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敌军,成功阻止国民党四个师的南犯;老木孔设埋伏伏击敌人,成功俘敌1800名,收获大量战利品;智取长岩寨、飘儿井,攻占会泽,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民区.....
在脱离大部队单独行军的情况下,当罗炳辉与红军主力会和的时候,人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不仅如此,他还给中央送来了几十匹的骡马以及三万银元。周恩来称赞说:
“你们9军团单独行军这么长,在后面掩护党中央,掩护主力顺利北上,不但没有受挫折,还扩充了队伍,增加了钱粮。中央正缺马匹、钱粮时,你们就送来了,真是雪里送炭,你们干得好,有功劳。”
在行军的过程中,罗炳辉给所有人都留下了一种“拼命三郎”的印象。
在我军作战时期,罗炳辉休息的时间很少,糟糕的环境结合着不规律的作息,终于还是让这个外表看起来强健无比的男子倒下了。
那是在1935年6月红军飞夺泸定桥之后,因为连日以来的过度劳累,罗炳辉患上了重病,甚至连路都走不了几步,只能被绑在战马上艰难行军。
然而,红军当时的处境却非常不安全,前有天全河难以徒涉,后有国民党追兵紧紧相随。为此,罗炳辉不惜重病,星夜夺取天全城,以挽救危局。
但那时的罗炳辉已经到了呼吸都困难的地步,不止如此,由于身型过于肥胖,高血压也在随时威胁他的性命。
罗炳辉强撑着身体爬起来,率队立即出发。他在动员会上说:“我们要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天全,掩护红军主力通过天全……只要红军主力存在,中国革命就有胜利的一日,我们虽死犹生!”
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由于呼吸不畅的原因,罗炳辉说几句话就要休息一下,身边的参谋长非常担心他的身体,但是他却摆了摆手说:我没事,这个病到了战场就好的差不多了。
1935年6月4日晚,病重的罗炳辉拄着拐杖,指挥着红军由紫石关出发,从夹金山南麓无人区的崇山峻岭间穿越到天全河畔,借月光指挥部队涉水直插天全县城,给敌军来一个突袭。
在经过一番激战后,红9军团击溃敌部,5日中午攻入城内后,红军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找船去接渡红1、红3军团先头部队,接着又猛击天全两个旅逃敌。
亲眼见着红9军团完美地完成中央的任务,红军主力转危为安之后,罗炳辉终于将沉重的心思暂时放下,但随即,他自己也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医护人员整整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抢救,才算把罗炳辉的性命抢救回来,但自那之后,他身体似乎开始加速衰败,战士们再难看到他马上行军是那副意气风发的样,躺担架,绑马背的行军生活,开始贯彻他的日常。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罗南辉尽管身体已经日渐虚弱,但在行事作风上,他却依然还是保持着和过去拼命三郎一样的作战模式。
尽管中央上的领导,包括毛泽东在内,都经常劝说他,要他多休息,但他却不敢休息,一直坚守阵地。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积极准备全面发动内战,这就更让罗炳辉不敢轻易放松,更别谈休息了。
此前因为紧张的战斗,罗南辉曾多次出现晕倒不省人事的情况,组织上本来都已经做好让他将工作交接出去的准备,让他去往苏联看病,但在1月3日时,罗炳辉食管内血管突然劈裂,不得不在山东临沂休养。
这里就要说一下罗炳辉的肥胖了,很多人都有疑惑,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我军条件更是艰苦,就算想吃胖也做不到,为什么罗炳辉却这么胖?
其实罗炳辉的肥胖很好解释,因为甲状腺分泌不足,导致了他肥胖过度。但是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却不这么认为。
正是因为他的肥胖原因,很多人不解,所以当时就各种谣言四起。例如有人说“罗炳辉这样胖,因为每天要吃两个小孩”。
但就是这样一位“一天吃两个小孩”的人,把艰苦朴素发挥到了极致。
抗战时,罗炳辉成立了一个小鬼班,都是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孩子,人数最多时有120人。罗炳辉教他们读书识字。但是由于当时我军当时物资不足,这一百二十人的吃饭就成了大难题。为此,罗炳辉不惜自己缺吃少穿,也不让这帮孩子饿肚子。
要知道罗炳辉体格庞大,需要的食物更多,但是他为了孩子,自己忍饥挨饿,身体也被一天天拖垮了。
除此之外,罗炳辉对自己要求近于苛刻。
罗炳辉指挥时要求自己“热不张戴,冬不着棉”。就是说夏天炎热,战士们如果有一位没戴帽子,他罗炳辉身为将领,自己也不戴。冬天寒冷,战士们如果有一个人没穿棉衣,他罗炳辉也不穿。
但就是这么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却迎来了一个不幸的结局。
1946年4月,经过短暂的休养,罗炳辉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中央军委随即任命罗炳辉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但是罗炳辉知道,自己说不上哪一天,就要牺牲了。
6月,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秘密完成了全面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国民党军队开始不断向解放区前进。为了给国民党一个迎头痛击,保卫解放区,罗南辉拖着病体,发起了枣庄战斗。
在作战前,罗炳辉似乎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在亲自与战士们一起讨论作战方案,考察敌情,制定作战术法后,他最后分散出一丝精力,趁着烛光,给妻子张明秀和儿子罗新安写了一封信。
“我自从十六岁离家以后,始终驰骋在战场上,为人民革命事业贡献了我的一切……我毕生没有打过败仗,在我牺牲以前,我还要再打一个胜仗,作为我对国家最后的一个献礼。”
6月9号晚7点,罗炳辉指挥第7师第20旅、21旅一部,第8师第23团第22团一个营向枣庄伪军王继美盘踞的据点发起进攻。
罗炳辉拖着病体,依然取得了枣庄战役的胜利,敌军王继美直接被毙命,3300余人被俘,并缴获轻重机枪95挺、各式大炮15门以及大量军需物品。
但也就像罗炳辉在家书中说的那样,这是他对国家最后一个献礼。
枣庄战役取得胜利之后,罗炳辉并没有就此退出前线会后方休养,而是和大部队一起留了下来,继续和相关单位研究枣庄的善后工作。
一直到6月18日,罗炳辉因为肠胃炎和反复不退的高烧,加上一直就有的高血压发作再一次陷入了昏迷的状态,但每当他意识稍微清醒的时候,他心中最牵挂的,依然还是战事。
“有电报吗?有没有什么消息?”
将士们看着这样的罗炳辉,心中充斥着担忧,不停劝说他回到临沂休养。罗炳辉眼看着自己的身体日渐衰落下去,深知自己如果继续待在前线,也大致帮不上什么忙了。
“我这病怕是几天也好不了了,打起仗来反而会成为前线的累赘,那就回后方去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害怕自己的身体会给战士们造成拖累的罗炳辉,才正正经经地和组织请了一回假。
战士们不仅心中没有意见,反而大大松了一口气。
6月21日,罗炳辉乘坐着一辆大卡车,启程回临沂。因为身体太过虚弱,他只能躺在担架上,由战士和医护人员抬着放进卡车。然而他这一躺,便再也没有了起来的机会。
临沂的休养之地尚且未到,卡车途径兰陵时,罗炳辉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身亡,终年49岁。
罗炳辉的死讯传回临沂,中央上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成了罗炳辉治丧委员会。联合讣告中说:
“罗炳辉同志病逝,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极大损失。”
是啊,1897年出生在云南的那一个奴隶小孩,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从茫然无措,到在实践中找到了谁才是他想要追随的那一支部队,从奴隶成长为了一个常胜将军,他的离世,对党和人民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罗炳辉遗体装棺之时,陈毅说:你未竟的事业,我们一定去完成。
未竟的事业是什么?是当初参军时抱着想要让一家人不再受地主欺辱,能有自己的田地种,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萌生的带着全国人民一起解放,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但是这一天,罗将军再也等不到了。
戎马倥偬半辈子,硕果待熟之际,他倒下了。但欣慰的是,三年后,他忠爱的我党,实现了将军生前的夙愿。这夙愿的实现,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换来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赢来了今天的繁荣昌盛。所以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前人已经替我们承担了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