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令人感到审美疲劳的风险。一旦脱离了那种严酷的背景,刚强严厉的老父亲角色与他们的转变并不在普遍意义上对我的胃口。并不是每个游戏都能像《最后生还者》第一部那样把两个主人公建立父女关系的过程刻画得如此细腻感人,让我忘记这种性格特征实际上多么令人想要远离。
2
如果说这类笨拙焦心的老父亲单纯是一种比较经典、稳妥的叙事路线,在另一些作品中,树立这样的典型就是目的本身,能顺势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戏剧矛盾。比如《对马岛之魂》中的志村舅舅。他对主人公仁来说不是父亲胜似父亲,而他与仁的理念冲突是主线故事里最大的矛盾之一。
就像整个《对马岛之魂》非常浅表却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日式美学那样,志村舅舅身上凝聚了西方人对东方式大家长和纯正武士的想象,同时兼具严厉、慈祥与古板,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撼动。当仁一次又一次试图用和平的方式说服他的舅舅改变应敌的策略而失败,玩家也许会和他一样感到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沮丧。
而《对马岛之魂》的悲剧在于,不管仁是否反抗志村舅舅,都不会有完满的结局,因为整体的家长秩序并没有得到破坏,那可是上溯到天皇的秩序。这是故事背景的另一种严酷。在这个框架中,父子关系的修复与和解是不存在的,也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在最终战的结尾,玩家需要和仁一起选择是否真的杀死志村舅舅。那个选择非常两难:动手的话杀死的是他的肉体,不动手的话杀死的是他的尊严。对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父亲”来说,二者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
仁被迫的“弑父”行为,是对“东方式大家长”统治的无奈抵抗
更极端的还有《刺客信条3》里一切以事业为重,把阵营利益摆在儿子前面的海尔森·肯威。在一系列失败的说教和破裂的合作之后,父子二人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你死我活。
海尔森这个角色其实很有意思。除了他对儿子的私人态度总是矜持而模糊不清之外,因为圣殿骑士的形象在第三部中并没有那么反派,他对形势判断的正确性以及箴言式的台词让很多人对他有微妙的好感——尽管他颐指气使的贵族做派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只能说,“大家长”型角色的宿命有时候也着实值得悲叹。
3
就个人口味而言,那怕世界观同样严酷,一个并不那么典型、那么“家长”的老父亲形象更能在游玩过程中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生化奇兵:无限》中玩家扮演的主人公布克是一个非典型的差劲父亲,记得自己战争中的种种罪过却唯独忘了自己的弃女之罪。而在与伊丽莎白共度的旅程中,他在行为上有种毫无自知的正义感,本质上像是个好人。
到了最后,故事由一个非典型的弑父行为作结。玩家发现自己才是大反派,是灾难的起因。且不说“弑父”这样的行为从故事原型诞生起就极少由女儿来实施,当若干个平行世界的伊丽莎白合力将布克按进象征着失败洗礼的河流中时,她们的动机并不是出于恐惧、怨恨或者复仇,只是事已至此,必须为错位的时空和因果做出了结。在本作的DLC中,我们会发现伊丽莎白其实对布克怀有思念和依赖,甚至在绝望之时想象出布克的幻影引导她走出困境。至于他平行世界中的人格——真正的反派康姆斯托克——把伊丽莎白当作工具抢夺,那才是畸形的、同权力欲无二的父爱。
所以,我对这部作品印象格外深刻。它并不是一个以亲子关系为调料表现硬汉柔情的故事,甚至不是一个互相憎恨的故事,而是一个费尽心力也无法挽回的故事。结局的走向从布克将当时还是婴儿的伊丽莎白送出去时就已经注定,哪怕多年后两人能在情感上达成和解也无济于事。一个有罪的父亲、一个犯过罪的人必须被杀死——但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得以表现出自己从未有机会践行的父爱,一种赎罪式的父爱。
《生化奇兵:无限》中,洗礼和时间的河流都无法真正让一个人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另一个非典型父亲也许是“耻辱”系列中的科尔沃。从剧情上看他也是一个硬汉角色,为了女儿艾米丽的未来不惜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亲手奠定今后她作为女皇统治的基础。不过从第一部的官方结局来看,制作组更鼓励玩家将他培养成一个仁慈的潜行者。
有意思的是,在我看来,“耻辱”系列对科尔沃的塑造更多地体现在他女儿身上。因为在第一部中他完全没有台词,玩家在以第一人称视角大杀四方时基本不会思考“科尔沃是个怎样的人”。不过,哪怕科尔沃和当时尚且年幼的艾米丽之间的交流不多,从艾米丽毫无芥蒂地把这个身份隐匿、行动危险的父亲当做玩伴,还给他画像来看,父女关系应该相当融洽,不存在什么笨拙的部分,甚至狗血的身份隔阂。
如果玩家在第二部中选择扮演成年艾米丽,就会发现在她身上多少能看到科尔沃多年教导的影子:富有正义感,疏远人情世故,沉默又致命,在逆境中逐渐放弃天性转而接受自己的职责。他们似乎本就是同一种人,游戏也无意塑造他们之间的矛盾。而且成长后的女儿勇救老父亲的桥段给人的感觉相当不错,仿佛对目睹亲闺女成长的欣慰感同身受。
科尔沃既是女皇的父亲,也是护国公。只要办得到,他会处理掉任何给女儿挡路的人
这类看起来更温情些的组合好像比较容易出现在强大的父亲和更强大的孩子身上,而且它们往往不太倾向于强调主人公的能力,更像是在强调他们的注视、克制,以及必将到来的退场。这也是他们身为长辈与引导者难以摆脱的特质。
当然,在一些更悲剧、更个性化的游戏中,还有其他各种类型,也塑造得非常生动的父亲。比如《寂静岭》中试图拯救女儿的哈利·梅森,《这是我的战争》几个DLC中身为弱者还要保护更弱者的父亲……
我觉得这些“非典型”的父亲在气质上和母亲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大概是因为欠缺传统父亲角色强硬的感觉,从而显得更加中性。实际上,初代《寂静岭》的改编电影就把寻找女儿的主人公改成了母亲,一路看下来不会有任何违和感。
那么能不能干脆一开始就设计成母亲呢?就像最近的国产僵尸题材游戏《苏醒之路》。在同类题材中,它少见地选用了孤身带孩子的母亲作为主角,让故事显得坚强而温情,成为了作品的亮点之一。
即便如此,哪怕作为配角时不乏优秀、细腻的塑造(比如新《战神》中的芙蕾雅,《生化危机8:村庄》中的雷米特雷斯库夫人,《地下传说》中的“羊妈”),能够成为电子游戏主人公的母亲实在是太少了,哪怕都有“保护者”“暴力”等要素,在主流商业作品中远没有辛苦的老父亲那么常见。只能说,我们还处在大部分人要求主流电子游戏女主角年轻、漂亮、性感的阶段,带孩子的女性可以有,但很难出现在期待着高投入高回报的商业大作中。
并不是没有大厂商尝试过,比如《刺客信条:奥德赛》的DLC《第一把袖剑的传承》。女主角卡珊德拉会结婚生子,并且为了夺回孩子与反派战斗。然而,这一DLC遭到如潮恶评,也成为整个系列中我个人评价最低的DLC。问题并不在于身为母亲的卡珊德拉本身。实际上,她一边呼喊“妈妈马上就来”一边攀上悬崖与最终Boss对峙,以及结局时忍痛将婴儿送走的演出相当感人。但整体剧情的疲软、玩法设计的仓促,以及在一个有选项的游戏中抹消选择的意义、强行加塞一个固定伴侣等种种负面因素,浪费了这次珍贵的尝试。相比之下,《底特律:成为人类》中的卡拉对孩子的保护与陪伴就要自然得多。
即使在父亲角色中,强硬而笨拙的中年男人也总是更流行、更稳妥。原因可能是,像在所有游戏中那些俊美、靓丽、强健的角色一样,这些父亲终究代表着大部分玩家对一种理想男性,或者干脆是理想的手握力量与权柄的人的投射。人们依然乐于在虚拟世界中扮演这样的人,去引导与解决问题,享受那种赋能感。
这也许能让他们成为一个不错的电子游戏主角,但父亲、母亲,或者集抚育者、保护者、培养者于一身的身份的含义总是更加复杂,有许许多多温柔、平和、无奈与痛苦的时刻。
我又想起《巫师3》女王结局中希里流着眼泪却不无坚定地同杰洛特告别的样子。在那个场景里,杰洛特只能目送她离开,就像在最终战中目送她走向自己的使命。这在我心目中不算坏结局,至少希里肯定会是个好女王,但它确实令我感到悲伤。游戏里与希里结局相关的一系列选项非常强调“不干涉”与“放手”,最终她也的确走上了杰洛特无法触及的道路。
哪怕希里希望杰洛特阻止她,她也明白自己受到养父庇护的时期彻底结束了
好在,在有关杰洛特的结局中,他可能选择与叶奈法共度余生,可能追随特丽丝,还可能自始自终仍是一匹孤狼。但不论如何,只要希里活着,他们的关系都不会破裂。他终究是一个很好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