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等成为获奖的热门人选,记者也通过出版社了解到,残雪并不愿意接受采访。
一般的想法是,不接受采访也好,毕竟还没得奖,说什么好呢?记者得到信息是,残雪在网上看到消息,对此也感到意外。但她也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很多,包括政治、地缘、文学等多重因素,自己从事的文学创作,读者只是很小一个群体,受到关注说明,诺奖更加重视文学,特别是高层次文学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次的写作者、研究者越来越多,读者自然也会越多。这对于个体素质、社会文明而言,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残雪对自己很自信。在她看来,由于自己的文学太超前,不被当下很多读者所理解,是自然的。她的文学是为青年人和未来而写。
由于残雪的作品是用直觉写作,充满了象征主义,瑞典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曾赞残雪是“中国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更厉害,是位很特别的作家。”对于这种评价,残雪并不谦虚,而是坦然接受。
“超越卡夫卡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那些作品本来就是站在卡夫卡那些实验文学大师的肩膀上搞出来的。”残雪认为,“中国文人之所以喜欢纠缠这类问题,是出于内心的一种深刻的自卑。我不自卑,我对自己的创造十分有信心。”有人也许会觉得,如此自信的残雪很“狂”。
小学毕业生如何成了英文学霸?
自学成材!英文创作谈被外媒转载
“很难想象,一个小学毕业生,可以无障碍看英文小说和英文哲学。”残雪只有小学学历,17岁开始参加工作,先后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个体裁缝,但却通过业余文学创作成为作家,堪称励志典型。
17岁在工厂上班时,她就读完了《资本论》。她和哥哥从小爱好哲学,哥哥成了哲学教授,而她用文学来进行思想的实验,进行哲学思考。
二十多年来,残雪坚持每天看看英文原版的纸质书,读文学经典,比如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的作品。她对当代中国的翻译作品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觉得翻译得太差了,这也是她看英文原著的原因之一。
陈小真说,二十多年的英语自学让残雪可以轻而易举阅读英文小说;甚至她的小说翻译到国外,她自己做自己外文书的英语校对。特别励志的是,她还曾用英文写了一篇谈自己创作的文章发表在美国杂志上,又被英国著名的《卫报》转载。后来就因为残雪的这篇文章,《卫报》特意开了世界各国作家谈创作的系列。
据陈小真透露,“残雪不用手机,不用微信,这让她省去了许多没必要的干扰,可以专注于她的文学和哲学。也给人神秘低调的印象。每天只写一个小时,大概就是八九百字,而且从她开始写作至今全部都是手写。”
在北京居住多年之后,残雪近年搬家到云南,继续生活和写作。30多年来一直过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七点钟准时起床,九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也是一个半小时。这期间她写的是哲学书。锻炼以及晚餐后,她进入一个小时的小说创作时间,之后是英语学习时间。
在残雪看来,“我已经60多岁了,功名利禄对我意义已经不大。我只需要专心对艺术、文学本身负责。文学给了我丰美的精神生活,也让我的日常生活感到畅快。日常生活中,我连买个菜,跟物业打个交道,都有幸福感浸透。因为文学与生活,已经互相渗透。既有小市民的快乐世俗生活,精神上又有高级的极致享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