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海山唱片决定大力捧刚发掘的新人范安芳。潘安邦出身的名门,爷爷和父亲两代都是将军,世家子弟高大英俊,即使看现在也是根正苗红。唱片公司安排了艺歌手为他制作首张专辑。就是用国内外的《外婆的澎湖湾》做比喻。1979年对两岸三地整个华语乐坛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
潘安邦首唱的《外婆的澎湖湾》之外,齐豫演唱的《橄榄树》和蔡琴代表作《恰似你的温柔》双双问世,还没有在医学院毕业的罗大佑,发表了他的惊世之作《恋曲1980》,台湾流行音乐的巨轮扬帆。《橄榄树》——一支流离失所的浪漫天籁
《恰似你的温柔》——一首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柔之曲
1979年,领导香港乐坛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成功举办,粤语歌坛进入群雄并峙的黄金时期。也就在这一年,内地的李谷一发表歌曲《乡恋》,被视为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再说回到那张让叶佳修和潘安邦双双名声大噪的专辑《外婆的澎湖湾》。潘安邦从小与外婆一起生活,成长在澎湖,他与叶佳修有着共同的乡下生活经历,所以格外投契,这首歌就是根据潘安邦的描述,叶佳修写出来的真实生活。
歌里的外婆就是潘安邦的外婆,如今澎湖因为这首歌也成了旅游胜地,地方政府为了表彰这首歌的贡献,在海边特意为潘安邦的外婆塑了一尊铜像。
这张唱片的成功,正式开启了两位民歌巨匠的合作。此后,潘安邦唱着《外婆的澎湖湾》登上内地春晚,成了一代人心中的“民歌王子”,背后的叶佳修功不可没。
校园歌曲的盛行与衰退
进入80年代,叶佳修引领的田园歌曲,殊途同归,也有人称之为校园歌曲,越来越成为民歌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除了潘安邦之外,80年代还有一位极其重要的歌手——刘文正,成为演唱演唱叶佳修创作的校园歌曲的领军人物。
刘文正是80年代公认的乐坛超级偶像巨星,他声名之盛与华人天后邓丽君并驾齐驱,当时有“男学刘文正,女唱邓丽君”一说。他清新洒脱阳光向上的形象,与叶佳修的歌曲相得益彰,真正意义上把校园歌曲引入主流流行音乐,并在华语乐坛上迅速形成席卷之势。
在叶佳修创作的许多经典流行的校园歌曲中,刘文正并不是首唱者,但他的演唱版本却是最为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以至于许多不识究竟的歌迷,误以为刘文正才是歌曲的原唱,影响之深,令人骇然。
此外,华语乐坛上齐豫、蔡琴、张明敏、费翔、齐秦、费玉清这些声名赫赫的歌手,也都惠承过叶佳修的作品,翻唱者更是不计其数。
90年代前后,潘安邦和刘文正这两位校园歌曲的“代言人”相继退出歌坛,华语乐坛也在此际迈入唱片工业时代,歌手的专辑销量动辄以百万计,“艺术”这个字眼逐渐从音乐中剥离出来,在以利益为导向的时代大潮冲击下,衡量音乐的天平完全倾斜到了“流行”的一边。
主打“情怀”的民歌风,逐渐被刚刚崛起,主打年轻人群的都市风取代。90年代之后,民歌运动和校园歌曲在台湾乐坛偃旗息鼓。东风西渐,民歌风和校园风吹到内地歌坛,内地歌坛出现了短暂的另一种民歌体裁“西北风”,再者就是火遍整个90年代的校园民谣了。
内地校园民谣的领军人物高晓松等人,都将叶佳修视为音乐道路上的导师。当高晓松得知叶佳修到访内地之后,特意前去“拜师”,并且笑言“他早已是自己的函授老师了”,因为当年一大批人都是听着盗版的叶佳修卡带练吉他,高晓松就是这些这些人中的一员。
一定程度上,内地校园民谣就是承袭了台湾的校园歌曲,而叶佳修正是这股风潮最重要的奠基人。
人物小结
叶佳修,他不是一位深刻的创作人,他的作品不但流行而且还有如诗的品质,优美如画、风光旖旎,轻易地就能触动我们童年和青春的梦想。
叶佳修没有半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也没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牢骚,而是恰如飞鸿雪泥般的印记,“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他用旋律勾勒出我们早已随风而逝的青春记忆,而这些早已逝去的记忆,说不定就是今天你我想要发的“白日梦”。
编后语:
致敬大师系列,已完结的篇章有“华语词坛三杰”黄霑、乔羽、庄奴,港乐教父顾嘉辉、黎小田,台湾流行音乐教父左宏元、刘家昌和翁清溪,香港词坛宗匠卢国沾、郑国江、黎彼得、林振强、林敏骢、向雪怀、潘伟源、潘源良,以及漂洋过海为华语乐坛添砖加瓦的菲籍乐师卢东尼和鲍比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专栏文章列表查看,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