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的各种书和报道,期望从中找到我需要的东西。我找到了一些想要的,但花了大量的时间,如同沙中淘金,因为他的报道太多了,关于他的书近百本。我在想,马云已经是一代青年的创业偶像,一定有更多的创业者像我一样希望了解关于马云创业的商业智慧,而他的那些智慧都是在阿里巴巴生死存亡的那些关键节点上历练出来的。所以我想,如果认真梳理一下阿里巴巴15年的历史,我们一定可以归纳出对创业者有益的东西,可以节省创业者大量的时间。
为此我邀请了媒体人李翔与我一起点评这些关键节点。我从创业者的角度点评,李翔从媒体人的角度看。因为马云的创业从一开始就像一个启蒙运动一样,需要教育用户使用互联网、相信互联网,所以我们看到,他可以说是在最重要的节点上都有媒体报道、媒体开道,媒体的角度一定是一个很精彩的角度。我希望这些点评可以把马云和阿里巴巴还原到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去,而不是看着今天已经成功的马云,去神化他在某个历史阶段的选择和判断。在许多关于马云的书中,不乏各种溢美之词,更多的是神化。那些文字让创业者与马云离得十万八千里,那些文字让所有有梦想的人根本不敢上路,那些文字让我们觉得马云遥不可及,真的是传奇,似乎就是外星人。我在想,如果不是我有机会与马云很熟,而是通过看那些神化他的书,我很难获得改变人生轨迹的力量。我希望本书写的马云是一个接近真实的马云。
1995年,《东方时空》的樊馨蔓跟随马云所拍摄的专题片《生活空间·书生马云》中有一句旁白,大体意思是说马云在到处推广中国黄页受阻的当晚,坐在车上时沉默无语,街道的灯光反射在他脸上,让他显得有些感伤。2005年我找他做《赢在中国》的评委时,他跟我讲了当时闯荡北京的生活,还睡过地铺,他说离开北京时自己发誓说:“北京,我一定会回来的!再回来时北京一定不能这么对待我!”他说这两句话时的眼神我现在还记得,很是伤感,很是激动,尽管当时咖啡厅里的光线很暗,我似乎还是看到了他没有流出眼泪。那样的眼神更加促使我把《赢在中国》这个节目做好,真正传达创业者的心声。《赢在中国》主题歌《在路上》的歌词是我写的,其中有一句是:“路上的心酸融进了我的眼睛。”我想,这句话是因为看了很多马云这样的眼神才浮上心头的吧。
我之所以写这两个场景,是因为我想表达: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凡人。他的杰出:是因为他看到了,并相信未来;是因为他相信了,还和一个团队一起去身体力行了;在身体力行中面对许多艰难时还不放弃。他曾说,即便是下跪也要把互联网泡沫跪过去。我不相信成功学,但我相信做到这几点的人都可以成功。
我是学文学的,在本书里我基本上就用大白话来表达我的看法,因为我不希望任何文采——当然创业中也没有太多时间讲究文采——把一个有血有肉的马云写成某种传奇或者神话,那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
据马云的司机说,马云现在基本上就是穿布鞋,去一些正式场合才会换上皮鞋,但见完后回到车里,马上又换回布鞋。这段话我一直都忘不掉,原因也许是这个场景非常能体现马云的状态。布鞋舒服随性、平实且透气,是一个人最能掌握自己,并且可随时急行还不损脚的状态。布鞋是马云的常态人生,皮鞋只是他人生某些必不可少的点缀。所以本书取名《穿布鞋的马云》。
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写创业前几年时比较有感觉,写到后面会有些吃力。原因很清楚,就是我自己创业只有四年多,对于一个小创业者,以创业者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去接近马云是容易的。但是,后来的阿里巴巴已成为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已是一个大数据服务商,并以此升级进入中国制造业、健康文化环保等领域时,我驾驭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这个路我没有走过,可以对接的经验也都是间接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原因是在一定时间节点上,其实每个人的认知都会有局限性,把它写出来放在这里,作为我自己探索企业发展节点的思考也未尝不可。只是那些大企业家们看了一笑时,要多多包容才是。好在还有李翔的点评,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稀释我的一些不足。
研究和写作阿里巴巴27个节点的过程真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句话没有半点儿水分。如果不是要写作出版,我不会在繁忙中停下来,花这么多时间认真地研究这个企业。虽然我知道,一个创业者如果有时间认真研究一个企业,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都会获益良多。但因创业太繁杂、太忙碌,总是止于愿望。这次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最好的接受培训的过程,我内心很庆幸自已的这个选择。同时,更希望读者,特别是创业者们,从中得到的收获会像我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