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陈昊获得该校助理教授职称;2013年,成为该校研究型副教授。陈昊被美国导师高度赞扬。
美国求学的经历,让陈昊获得了医学领域前沿的技术和知识,美国医学界的服务理念、人文关怀、医学伦理也让陈昊铭记于心。最为重要的是坚定了陈昊的信念,“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上”,“科研+临床”也成为他为之奋斗的方向。
“在美国也遇到过很多的挫折,但我从未想过放弃,从未向生活投降。”陈昊说,美国导师经常说“Don't give up”,希望我们从医者永远不要向疾病、生活、科研投降,因为还有很多的病人会等着你,从老师身上获取了太多的力量,所以我每天热血依旧,因为我热爱我的专业。
2014年,陈昊回国。目前,美国导师依旧和陈昊保持联系,希望他的学生能去海外交流学习。如今,陈昊的博士生王登峰正在申请前往美国医院学习,陈昊成为西北医学与大洋彼岸联系的桥梁。
扎根西北的“科学家+住院医生”
回国之初,陈昊收到来自多家知名医院抛来的橄榄枝。最终,陈昊选择回到熟悉的故土甘肃兰州,成为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五科科主任、器官移植实验室主任。
近日,记者来到陈昊的办公室,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窗台的绿色植物长得茂盛。屋内堆满了医学书籍,衣服拥挤在狭小的衣柜中。隔壁的办公室是陈昊和硕士生、博士生学习探讨的地方,靠墙的一张床便是陈昊的床铺,这里就是他的“家”。
为了能挤出更多时间,他索性就在医院“留宿了”。“有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可以立刻到医院实验室做实验。”有时候手术多了,从早上8点半进手术室,一直到凌晨2时结束。他说,从未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
在医院的公布栏前,贴着一位患者写的感谢信,感谢陈昊的悉心照料。陈昊说,“我记得这位病人”,每日三次查房让他对患者的病情“如数家珍”。
“拼命三郎”的陈昊还将美国医院的医学理念带回国内,每周二早上学专业英语,周四探讨科研,周五英语查房,每天三次查房,用心关心病人……
“科研+临床”是他回国后的终极目标,他会将医学文献中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上。陈昊说,此前美国科学杂志提到关于肝硬化的治疗,认为与病人肠道菌群有关。“听闻后,我会对我的病人进行该方面的尝试,让他们尽快康复”。
目前,陈昊正在从事“动物模型之双肝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等相关研究。
“我喜欢做科研,也喜欢临床,我希望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成为一名Surgeon-Scientist(外科医生+科学家)。”陈昊说,希望他的科研成果能够真正运用到病人身上,这是他最大的幸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