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始终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宗旨,成为记录、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重要的窗口,是收视率最高、传播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大概也是容错率最低的新闻节目。每天30分钟,是由8000多字的解说词、500到800个镜头、近千字的字幕构成的,容不得丝毫差错。对联播最好的形容就是十二个字,“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而且保不齐哪天就来一次“大考”。
康辉至今忘不了的一次播出是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当天的《新闻联播》要发布十八届一中全会公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简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等重要新闻。
康辉清楚地记得,当19点整导播发出开播口令,他和李修平开始播报内容提要的时候,播出线上已经确定可以正常播出的新闻,只有一条!其他新闻都在制作中。康辉和李修平作为播音员,手里备了比平时播出要多好几倍的备用稿件,一旦哪一条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就要以口播的方式将新闻播报出去,不能遗漏或迟发任何一条重要消息,也不能错发哪怕一个字!平时《新闻联播》是30分钟,但那一天,已经开播了,他们还不知道当天节目的准确时长,在内容提要中只是预告“今天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2个小时”,直到19点53分,才确定了整个版面的时长是124分钟。这个长度在那一天之前的《新闻联播》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而安全播出的难度也是空前的!那真是惊心动魄的124分钟,但也是近乎完美的124分钟!安全播出,准确无误!
康辉对那一天记忆犹新,还因为那一天也创下了他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记录:因为重要时政新闻播出的特殊要求,他在完成了上午的时政直播和当天《新闻联播》播出后,又一直值班到次日凌晨3点之后,24小时内持续高强度工作近20小时。
康辉说,那一天是真累啊,仿佛下一秒钟就能睡着。但只要面对镜头,他就精神饱满、目光炯炯、安全播出。
如果问其中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心中反复默念的一句话,“我在岗位上!”
本事,不仅是能力,更是态度
电视新闻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要把生活中很多的非常态以常态视之,不光是病痛,甚至是生离死别。
2005年,康辉父亲因癌症病危。那段时间,他一直北京—石家庄两头跑。父亲弥留之际,他还在北京值联播配音班,接到姐姐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回家,可几乎同时,也是第一反应,是心中常常默念的那句话:我在岗位上。因为很多新闻还没审完,还可能修改,又临近播出,如果换其他同事,很多配音要重来,很可能影响安全播出。所以,康辉在确认了最后一条新闻配音不再修改后,才飞奔上路。
等他到家,父亲已经不在了。姐姐说,“爸一直在等你,没等到你。”他深感愧对父亲,心里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他是听话的孩子,因为他记着父亲总说的话,“这辈子你要凭本事吃饭”。父亲说的这个本事,他懂,不仅有能力,更有态度。
康辉说:“今天,在大家面前讲工作的‘不容易’很不好意思,因为实在没有觉得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付出,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选择它所有的一切,这再正常不过。”
很多人都说康辉是个“有心人”,他的“有心”就体现在10多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他一直坚持着自己那种主动、自觉的工作意识,以及他始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有了这样一种负责的工作态度,便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
让康辉用一句话评价自己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是外表平和,内心火势的人,也许我的形象并不‘抓人’,但我想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他希望用自己的这种方式播报新闻的时候,能让观众感到质朴、真实、可信,感受到他的热情。
(资料来源:《环球人物》朱东君 郑心仪/文、人民网 王溪纯/文、《人民文摘》梅地亚/文、《新闻与写作》卜晨光/文、《当代青年·我赢》康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