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景名胜、荣誉等。
据上卢小区老协负责人卢万杰介绍,文化礼堂自设立开始,经常根据节气、节日组织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上卢老协要为七十、八十及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召开祝寿大会,送上红包,以示庆贺;每年重阳节适逢小区物资交流会,要请来戏班唱戏,热闹一番。此外,过年会开展春节联欢活动,端午会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平时还会开展科普宣传、乡风评议、全民读书、文艺演出等活动。
除了特定活动,平时的文化礼堂也很热闹。上卢的老人们都喜欢聚在这里,玩棋牌、看电视、读报纸,在热闹愉悦中安享晚年。
甘东小区文化礼堂:重温村史 记住乡愁
从市区出发,沿学士路一路往北约3公里,不经意间,一座白墙黑瓦,古朴而又生动的古祠堂就跃然眼前。晨光熹微中,这座有着百年沧桑历史的古建筑,从沉睡中醒来。
“我们甘东小区用地指标有限,因此在迁建这座馀庆堂的古祠堂时,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唤醒这座沉睡的古建筑?将它改造成为文化礼堂,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甘东小区党支部书记陈洪义介绍说,2008年,甘东小区开始实施整体搬迁时,古祠堂也不得已易址重建。“为了发挥古祠堂的价值,在投资280多万元的馀庆堂修缮完成后,小区又投入50多万元将古祠堂建设成了文化礼堂。”
走进古祠堂大门,全木结构的雕梁画柱错落交织,建筑曲线流畅,古朴、深沉、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厅馀庆堂的正中间陈列着朱熹的《家训》,警醒后人谨守规矩;两侧分别是馀庆堂版铭和捷报、学报,记录着馀庆堂的渊源和傅氏先人曾获得的荣光;两侧的厢房,是陈列的村史馆和家训馆。
而在家训馆对面的村史馆中,原村落的模型是迁建后的甘东人最难以忘怀的乡愁。除了原村落的模型,村史馆内还完整记录了甘东的村史村情,名人榜、军人榜、村官榜、寿星榜、孝善榜等都历历在目,呈现在眼前的是整个甘东的人文风情。
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祠堂内还设立了“男耕坊”和“女织坊”,利用居民们在各地收集的旧时代生产、生活用品,生动展示了传统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古祠堂内,随处可见各种“老古董”:天井里的水车、廊下的石磨、厅里的八仙桌、房内的架子床……还有蓑衣、耙犁等许多非机械时代的原始手作工具,在如今社会已难觅其踪,却在这里成为最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建设一座文化礼堂,当然不能仅止步于做一个展览馆,更多的是希望激发它的活力,继承传统文化。”陈洪义告诉记者,在古祠堂二楼还专门开设了一个书画室、一个阅览室和一个儿童活动中心,都由专人负责管理或教学,甘东居民们可以在此免费阅读、学习书法绘画,极大丰富了居民们的业余生活。
如今的馀庆堂,再不是当年的庭院深深,在文化礼堂的推动下,这座古朴的祠堂经历世事变迁,斗转星移,在古建筑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氛围里,让村民重温了村史,记住了乡愁,焕发了新生。
下昆溪小区文化礼堂:载体多种 内涵丰富
“过去,这里是菜市场,是小区最脏乱的地方,现在宽敞整洁、设施齐备,成了小区居民茶余饭后最爱的活动区域。”11月22日,下昆溪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永福在介绍小区文化礼堂时这样说。
几年前,下昆溪文化礼堂所在地还是一个菜市场,由于经济效益可观,许多居民代表都提议将综合楼的主体建筑继续出租以增加集体收入。但是下昆溪小区下辖6个事务管理组,人口1500余人,却没有一个活动场所。为此,在党员干部的倡议带动下,投资近400万元、实用面积超3000平方米的“下昆溪学苑”应运而生,它和楼前的下昆溪文化广场、下昆溪文化长廊等一起,组成了下昆溪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走进下昆溪文化长廊,下昆溪的历史渊源、姓氏宗谱、家规家训、乡风民俗、风景名胜都历历在目,人们很容易就能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资料了解下昆溪的“前世与今生”:寿星榜上张贴着小区32位80岁以上老人的照片,彰显着小区的敬老之风;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孙氏祠堂、东泽桥和樟树娘成为小区的历史古迹,被重新修缮和保护;传承数百年的吴氏宗谱家训和吴宁托塘张氏宗谱家规,依然为后人传诵遵循……
据了解,下昆溪文化礼堂的建设总体围绕“干部带头、党员奉献、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展开,以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内容对文化礼堂的功能设计进行了安排。
“比如溪里的孙氏祠堂,就是作为孙氏家规家训等宗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纪念馆进行修缮保护;付店联合工会设立了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为小区的千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打造了一个开放的休闲活动场所;下昆溪学苑设置了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集中展示了小区在五水共治、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增强了党员干部和小区居民的凝聚力……”楼永福介绍。
据史料记载,孙氏祠堂位于溪里东侧,后靠昆溪,相传至今有四五百年历史,是东阳西部一座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祠堂。在小区居民的支持下,下昆溪对孙氏祠堂启动了修缮工作,通过前期的规划设计与招投标等工作,修缮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截至目前,小区居民已自发筹款70多万元,为下一步的修缮工作打好了基础。
楼永福坦言,如今的下昆溪正通过文化礼堂的丰富内涵,传播着新的思想文化,宣传着党的政策,润泽了万千群众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