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就全都出来了。
有人仰慕贵族,于是起苗字的时候也想沾点光。如“十六藤”就经常被采用。换言之,以日本第一大姓佐藤为姓的人,其祖先有很多其实是平民。如果两个都叫田中的人在街上相遇,估计他们不会觉得亲切,不会说“咱俩500年前是一家哦!”
明治维新之后,“氏、姓、苗字、名”系统已不适应需要,它们逐渐简化成了今天的“苗字+名”的结构。这种结构在日语中习惯统称为“氏名”,即中国人所说的“姓名”。
尽现女子命运
日本古代的男尊女卑现象很是严重,在男性命名都有许多苛刻规定的情况下,女人的名字就更可怜了,只能叫山上的阿美、隔壁村的阿惠等。
和古代中国时用“子”(如孔子、韩非子)等来尊称男子一样,日本起初只有男子在起名字时才有资格使用“子”字,日本历史上的名人小野妹子、苏我马子都是男性。
随着阴阳五行之说的盛行,人们认为,女性属“阴”,而“阴”的方位是“子”,子时是阴阳的交接、创造万物的时刻,这符合女子的形象。所以平安时代中期以后女子起名字时开始使用“子”字,而男子不再使用。但这个时候“子”字的使用仅限于贵族,民间的女子没资格使用,一般多用“姬”字,如织姬、辉夜姬等。
明治维新以后,“子”字不再是贵族专有,于是“子”族开始爆发。最多时,日本80%的女子的名字末尾都带有“子”字。在大正初年(1912年),日本女子名字排行榜第一名还是“千代”,第二年以后前几名全都让位给了“子”族,如“正子”“幸子”“和子”等。
到了现代,日本女性崇尚个性解放,越来越多的人的名字中已不再带“子”字。如:安室奈美惠、藤原纪香、滨崎步等。“子”字反而成了“老土”的代名词。
女人嫁入夫家就随夫姓,这是惯例。1996年《民法修正案》中曾经提出过“允许夫妻不同姓”的规定,但多年的传统观念很难改,女人们还是习惯一旦出嫁就要改为夫家的姓,一旦离婚就会回归本家姓的做法。
来源:2014年12月2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