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皇帝里,故事最多的肯定是乾隆。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都演绎了,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而所有的乾隆的故事传说里,被传得最悬乎的又莫过于他的身世。比如影视剧里就提到过好几种,有人说他是海宁陈家的后人,也有人说他是汉家宫女所生等等等等。为什么乾隆的身世会成谜?原因其实很简单,很多朋友肯定还记得,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甄嬛传》。
在这部剧里,甄嬛的原本是个秀女,身份很低微,但是她聪慧过人。不仅在勾心斗角的后宫之地能够步步为营,最终还走上人生巅峰,荣登太后宝座。这个甄嬛的原型就是乾隆的母亲。史料当中所称的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乾隆身世成迷,就因为“甄嬛”钮祜禄氏,本身她是一个迷之人物。
“甄嬛”钮祜禄氏,她身上到底有哪些谜团呢?清西陵位于河北保定,在北京城西边故而得名。和清东陵一样,它也是清朝皇家的墓葬群。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妃嫔们,76个人都葬在这里。在泰陵,也就是雍正皇帝的陵墓的东边,有一座单独的陵寝名为泰东陵。它的主人就是雍正的皇后,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
一般来说,皇后去世通常会选择跟她的丈夫合葬,但是钮祜禄氏没有。她单独葬在了泰东陵,泰东陵整个陵区规模很大,可以称得上是气势恢弘。专家说了,它是清朝最为标准的一座皇后陵。皇后陵是建筑在皇帝陵的旁边,所以它严格地说,它属于黄帝陵附属的一个陵寝。所以皇后陵的神道,是和皇帝陵的神路相接的,所以它到后面就没有再建神道碑亭以里的建筑,跟皇帝陵非常地接近。
比如我们现在看的泰东陵,最前面是有一座桥。过了桥之后,宽阔的海墁,两侧有朝房班房,然后隆恩门隆恩殿,东西配殿三座门,方城明楼和宝顶。清朝单独的皇后陵一共有七座,前有顺治皇后的孝东陵。孝庄太后的昭西陵,后有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无论从辈份知名度,还是政治作为影响力。钮祜禄氏那都不如这几位,差得远。为什么它的泰东陵会成为整个清朝最为标准的皇后陵?
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顺治的皇后的孝东陵,孝庄太后的昭西陵,建得比较早,当时的皇家葬制都不完善不完备。而慈禧太后权力欲望太强,陵寝当中建了不该有的神道碑亭,逾越了规矩。至于昌西陵慕东陵这些皇后陵,因为受道光皇帝节俭思想的影响,规模大幅缩减。所以只有泰东陵,既保留了皇后的威仪,又没有任何的逾制之举。
钮钴禄氏为什么会单独葬在泰东陵?史料当中是这么说的。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在圆明园去世,下葬的时候,有大臣上奏乾隆问,要不要在地宫当中给太后,也就是钮钴禄氏留出一个位置?当时乾隆回答,请示了母后再作定夺。第二天,他降下谕旨,将泰陵地宫的石门永久关闭不再打开。随后,他马上派人为母亲选择陵址,最终选择了泰东陵现在这个位置。
从这点来看,不与丈夫雍正合葬,这正是钮钴禄氏自己的选择。可是身为皇后钮钴禄氏为什么不与四郎合葬呢?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普遍的观点是。这是因为钮钴禄氏虽然以皇后的身份葬在泰陵,但是其实她并没有当过皇后。雍正去世的时候,她只是皇贵妃,后来因为他的儿子乾隆当了皇帝,她才最终享受了皇后的待遇。
史学家认为,自己死后单独下葬的钮钴禄氏自尊自觉,不与雍正的原配皇后争地位。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人认为钮钴禄氏不与丈夫合葬,其实还有一个不便明说的原因。那就是在她的心里,其实对丈夫雍正一直有着一股怨气。甚至可以说是恨四郎。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乾隆的身世之谜了。
关于乾隆的身世之谜,流传最广的说法。乾隆其实是一个满汉的混血儿,他的母亲其实是一个汉家宫女。所谓当年在避暑山庄,雍亲王喝了鹿血和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家宫女春风一度,于是便有了乾隆。后来按照康熙的安排,乾隆被“甄嬛”钮钴禄氏认养,于是钮钴禄氏变成了乾隆的母亲。这是个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这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专家经过多方认证,认为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还有可能是真的。
乾隆皇帝还真是满汉混血儿吗?他的母亲当年是个汉家宫女,这事就是真的。而且,雍正和乾隆的母亲只有过那么一次春风一度,这很可能也是真的。至于乾隆的母亲到底长什么模样?电视剧里甄嬛,孙俪演的眉清目秀水灵灵的。电视剧挑演员,而事实上,当年生下乾隆的那个汉家宫女长得五大三粗也是真的。民间传说竟有可能是真的,或者说它就是真的。但是有一点是假的,那就是钮钴禄氏收养乾隆这事是假的。为什么呢?
因为钮钴禄氏就是乾隆的亲妈,根本不需要收养。钮钴禄氏是满人的姓,既然说乾隆的母亲是汉家宫女,怎么又姓钮钴禄氏呢?话说当年雍正还不是皇帝,当时还只是雍亲王胤稹。那一年内务府选秀女,给雍亲王府送来一个13岁的小姑娘,给胤稹当格格,这里说的格格其实是亲王贝勒的侍妾小老婆。这种格格的地位很低下,也就是粗使丫头,所以不要被影视剧所误导。
这个粗使丫头,她不仅要侍候亲王,还要服侍福晋侧福晋。这个小姑娘其实就是后来乾隆的母亲,那么她叫什么呢?这样我们这就全叫甄嬛,不过对于这个嬛嬛,雍亲王一直没什么兴趣。为什么呢?因为最简单的审美,男人都喜欢漂亮的,喜欢娇柔可爱的女人,这个嬛嬛五大三粗。这个不招雍正喜欢的这个嬛嬛,为什么又能生下乾隆呢?她在雍正的身边又过得怎么样?
雍正喜欢谁呢?《胤稹行乐图》当中的一幅,画中坐在房间里的爱新觉罗·胤滇,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外面的四个女人则是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四个,从服饰和位置可以大概判断。前排两名女子的地位明显高于后排两位。专家推测,前排台阶下靠右的应该是胤禛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旁边的应该是侧福晋李氏。后排站在廊檐下的两位,一个是年氏,另外一个就是甄嬛钮钴禄氏。
李氏和年氏,可以说是胤禛一生最宠幸的女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宫的女人是不是受荣宠,一般看看她生孩子的多少就知道。从公元1695年到1704年,李氏为胤禛生下了3个儿子1个女儿。而当年除了嫡福晋生过1个阿哥之外,胤禛的其他妻妾都没有生过孩子,所以这10年可以说是李氏的专宠期。年氏是大将军年羹尧的妹妹,当年胤禛为了拉拢年羹尧,将年氏分封为侧福晋,后来也是荣宠不断。
据清宫档案记载,年氏一共生过3个儿子1个女儿,可惜全部夭折没带大。不过她在雍正心目当中的地位一直很高。《甄嬛传》中的华妃,就是以她为原型来创作的。这是她比华妃的命运要好得多,华妃一生无子,最后惨死宫中。而年氏先后被封为妃、贵妃,最后又以皇贵妃的身份葬在了泰陵。既然甄嬛还长得五大三粗,而胤禛又专宠年氏和李氏,那么她又怎么会生下乾隆的呢?这个还得说人心。
进入雍亲王府多年,当时的甄嬛一直不怎么受待见,就是一个丫鬟。不过有一件事情改变了她的命运。那年京城闹时疫就是传染病,当时又没有对症的药物,很多人都倒下了,生命是岌岌可危。很不幸,当时的胤禛也感染了时疫。躺在床上,孤零零地跟死神在抗争。当时王府里的人怕被传染都躲得远远的,只有一个人,一点不在乎,一直陪在胤禛身边,是熬汤煎药日夜陪伴。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平时不起眼的钮钴禄氏甄嬛。
那个时候她还不姓钮钴禄氏,甄嬛不顾自身安危,毫无怨言地照顾胤禛。这让胤禛深受感动,他于是由于感恩喜欢上了这个高大健壮的女人。病好之后的一天,他就宠幸了她,而巧的是就那么一回,甄嬛钮钴禄氏就怀上了。公元1711年,她为胤禛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爱新觉罗·弘历。为什么说民间传说是真的,汉家宫女生下乾隆就这么来的。
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之所以单独下葬,不与雍正合葬,是因为她心里对雍正有怨恨。这是为什么呢?谜底就在于胤禛虽然当年对她很感动,有了一幸之宠,而她所生的弘历也的确是聪明伶俐。胤禛非常喜欢,但是因为她本人长得真的不好看比较壮。结果很快,胤禛就对她失去了兴趣,再也没有宠幸过她。当年她生乾隆的时候多大年纪?刚刚20岁。正是渴望跟丈夫恩爱,在一起厮守的年华,从此却独守空闺。丈夫就在身边,却不得亲热守活寡。活寡的人生,没有怨恨也会生出怨恨。
慢慢地,她自然而然地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雍正也就没有了感情。所以有人认为,这才是钮钴禄氏不与雍正合葬的根本原因。既然他们两个人没有了夫妻感情,当年的甄嬛钮钴禄氏在雍正身边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据史料,虽然雍正对乾隆的母亲后来再也没有宠幸过,但是在名份上也算对得起这个女人。
雍正坐上皇位之后,也封她为妃,几年之后晋封贵妃。到雍正去世之前,她的身份是皇贵妃。那个时候,雍正的皇后已经去世,钮钴禄氏主持后宫的一切事务。所以钮钴禄氏一生,谈不上幸福,倒也尊荣富足。《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里边记载,雍正元年,雍正举行后宫册封大典,给众老婆赏封号。其中,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里面也对这次册封做了记录,里面怎么写的呢?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
都是史料,记录同一件事情,却出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里是熹妃叫钮钴禄氏,一个版本钱氏。怎么会这样呢?那不就是两个人都封了熹妃?不可能。清朝册封皇后妃子绝不允许重名,就算是整个清朝,别说一个皇帝,就是整个清朝这么多皇帝,也不可能找出两个熹妃,熹妃只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一个熹妃却会出现两个不同姓氏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两份史料记载的时间有先后,而有人对其中的一个做了改动。就是把熹妃原来的姓钱氏改为了钮钴禄氏,谁改的呢?有人怀疑就是雍正,也有人说是乾隆。为什么要这样呢?
这个跟满清的皇家祖制有关,咱们知道钱姓,那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汉姓,到现在杭州还叫钱塘。清朝满人里绝对没有姓钱的,这个姓氏的出现,足以说明乾隆的母亲是汉人。但是清朝祖制有规定,继承皇位者必须血统尊贵,生母必须是贵族不能是汉人。这是顺治在朝的时候,由孝庄太后定下的规矩。可是雍正对弘历也就是对乾隆特别地喜欢,就是要传位给他。怎么办?俗话说得好,规矩是死人是活的。
专家推断,很有可能是雍正让钱氏认了满洲镶黄旗的内大臣凌柱当爹,跟了他的姓钮钴禄。这样乾隆就有了一个满足贵族身份的生母了。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乾隆上位之后,为了显示自己血统的纯粹高贵让人改了。总之,不管是谁改的,《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这份史料已经说明乾隆的母亲原本就是汉人。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曾经四次奉母南巡,时间长达500多天。如果钮钴禄氏是标准的北方人,她至于对江南如此留恋吗。当然了,也有人说乾隆所谓奉母南巡,不过是自己贪玩,所谓孝敬母亲,打着她的旗号而已。但是,晚清时期还有一本书名叫《清代外史》,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弘历非满洲种》。书里是这么写的:乾隆在宫里也特别爱穿汉人的服装,还常常问身边的亲信,我像汉人吗?传出这些细节的全都是乾隆身边的太监,这说明乾隆其实早就知道他的母亲是汉人。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肯定还记得,里面的果郡王允礼。可谓是风流倜傥温文尔雅,是万千女人当中的偶像,但是他只倾心于皇嫂甄嬛。由此,还发生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宫廷绝恋。这段剧情,当时可谓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历史上,真实的甄嬛钮钴禄氏是不是真的有过这么一段宫廷绝恋?而允礼是不是真的有着悲惨的结局?
今天河北易县的上岳各庄村,这些石墙碑亭石狮,有些破败的地方就是真实的允礼的墓葬。专家说,允礼的墓葬当年可是一座标准的清代王爷墓。包括享殿五间,门三座,碑亭一座,围墙百丈。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保存了一份当年专门为营建允礼陵寝一事,给乾隆皇帝的奏折。里边写着:工程耗银八万两,工程用木料一千一百余根,金砖一百块(这里说的金砖不是黄金铸造的金砖,而是中国传统窑砖当中的珍品)。因为它质地坚硬,敲起来隐隐有金石声,所以称为金砖。
这种砖的也不是谁都能用的,在明清时期,有资格使用金砖的只有皇宫建筑帝后陵寝。其他人是不允许用的没资格。允礼作为王爷,他的陵墓当中怎么也有金砖呢?这一切还要说允礼的特殊经历。爱新觉罗·允礼,康熙的第17个儿子十七爷,不过这个儿子并不受康熙的待见,康熙不喜欢他。
估计是因为允礼的母亲出身太低微,所以直到康熙60年,就是康熙驾崩的那一年。康熙驾崩之前,允礼才得到了一个闲差,主管宫内喇嘛念经的事,当时允礼24岁。关键24岁了没有任何爵位。按说根据制度,清朝皇子满15岁,就可以由宗人府提请封爵。但是,允礼直到康熙去世,依然没有任何封号。待遇比跟其他皇子相差很远,但是可能正是官场失意,造就了他的博学多才。
跟《甄嬛传》里所说的一样,真实的允礼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王子。他不仅通晓满蒙汉藏多种语言和文字,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清西陵雍正泰陵的圣德神功碑,和其他的圣德神功碑不太一样,它是双碑,一碑满文一碑汉文。洋洋洒洒近五千言,这在皇帝陵当中并不多见,谁写的呢?落款虽然是孝子嗣皇帝弘历。可是事实上,这篇碑文正是由和硕果亲王允礼书写。
允礼为雍正不仅写了碑文,而且在整个泰陵的建造过程当中,他也参与了规划与设计。泰陵是清西陵当中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整个陵寝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门坊碑亭,后部分主要是殿宇和地下宫殿。建这个陵花了多长时间?历时八年。如今的泰陵依然保存的完整,石像生、石牌坊、龙凤门,样样是雕工精美,处处彰显皇家威严。这一些,可以说允礼是功不可没的。
正是从这一点,允礼和雍正的关系是很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雍正相当地信任允礼。在康熙朝没有任何爵位的允礼,为什么到了雍正朝,却能够受到极端的重用,甚至负责起了帝陵这样重大的工程呢?有人说这是雍正的用人之道。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可能知道,康熙晚年,众儿子们斗起来了,那个章节叫九王夺嫡。康熙儿子那么多,分帮结派刀光剑影。可是允礼,一直排不上号。而且还经常受打压,所幸的是允礼和十三阿哥允祥的关系不错。于是,他也就成为了胤稹的拥护者。
在争夺皇权的这件事情上,允礼能够全力支持胤禛,他当然也就信任他了。最开始,允礼只是帮着办点小事。但是慢慢地雍正发现允礼办事很有章法,很讲规矩,于是对他十分赞赏,并且不断地加封他。1723年4月,允礼被封为多罗果郡王。1725年7月,雍正命允礼管理理藩院,破格享受亲王待遇。1728年,雍正正式册封允礼为亲王,理户部三库。由此,允礼也就成为了在朝廷上举足轻重的大臣,雍正又有了一个得力干将。
雍正此人生性多疑,他信任的人没几个,允礼算一个。雍正最提防的是大臣王公们的结党营私。有一回,浙江巡抚李卫,那算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到了果亲王府给允礼请安,可不想允礼给了他很多赏赐。把李卫都给弄糊涂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谁都知道,亲王重赏大臣很犯忌。可是允礼为什么要重赏李卫?会是他想拉拢自己吗?
据说当时,李卫看着那些赏他的东西直发愣。果亲王这是要拉拢我干什么?可拉拢我干嘛呢?想了半天想不明白。后来他干脆把这件事汇报给了雍正,雍正听完李卫的告状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好好。雍正为什么这么说?凭什么说好?他说允礼对你只是优待,没有笼络的意思,你以后可以跟他多走动走动。这既是对李卫的信任,其实更是对允礼的信任。
电视剧里所谓允礼结局悲惨都是编的,至于甄嬛和允礼之间,更不可能出现什么宫廷绝恋,你想想雍正是什么人?生性多疑而且手段残忍。他能容得下你跟自己老婆不清不楚?绝不可能。根据清宫的规矩,进入皇宫是很难的,即便是王爷也很难进入到皇宫内院。所以说剧中允礼的凄美爱情故事,那就是一个故事,发生可能性不大。
电视剧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桥段呢?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剧情好看。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有历史原因,怎么呢?根据史料记载,允礼的嫡福晋和乾隆的母亲的姓氏相同,都是钮钴禄氏,只不过他们分属不同分支。而根据清朝的婚姻制度,可以一夫一妻多妾。而允礼却只娶了一个嫡福晋,直到后来得知钮钴禄氏不能生育,他不得已才娶了侧福晋孟氏。
允礼是一个很专情的人,结果编剧就把他的这个专情,给嫁接到甄嬛身上了。事实上,真实的允礼和乾隆的母亲钮钴禄氏之间并没有任何瓜葛,更谈不上花边新闻了。乾隆3年允礼因病去世之后,乾隆为他隆重下葬,亲临祭奠的原因。在康熙这么多儿子里,允礼是一个很规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