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一个大理的患者电话打到我的办公室。对方说,他原来上火吃滋阴降火丸很好,为什么现在买不到了呢?我告诉他说:“滋阴降火丸2000年更名为知柏地黄丸了。你可以选购这个药试试。”如此的电话或来信,我们处理了许多,还有人到厂询问,接待人员都耐心解释。
前不久,又有人提滋阴降火丸,问还生产吗?我觉得有进一步解答的必要。
的确,云南生产和使用滋阴降火丸有一定历史。清代,昆明中药铺就制造和出售滋阴降火丸。这个成药,目前在云南查到的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清代末期。据《云南省志·医药志》记载,清光绪十八年(1893年)在昆明四牌坊(后移到马市口)开设的寅生堂,制造丸散,其中就制造和出售滋阴降火丸。民国三年(1914年)寅生堂翻印的《寅生堂药目》收载了滋阴降火丸(该药目现由云南中医学院赵荣华教授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滋阴降火丸收载于《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审查合格国药八十一种成药配方目录》(简称《昆81方》)。后又收载在《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版)上。
2000年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时,因滋阴降火丸与《中国药典》收载的知柏地黄丸同方异名,被更名为知柏地黄丸,原名滋阴降火丸不再使用。
100多年来,滋阴降火丸这一药名在云南的知晓率日益提高,很多老一辈人都非常熟悉,被作为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的常用中成药。改名后,这一成药一直生产,从未间断。只是老一辈人应知道和使用这一新名称。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原方中加入了知母、黄柏两味中药。知母苦、甘、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基础上更擅长清热滋阴,有清降下焦之火的作用,较之六味地黄丸增强了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具体适应症与六味地黄丸既有有联系,又有区别。秋冬季节比较干燥,容易出现虚火症状,知柏地黄丸就成为了治疗阴虚火旺的良药。
按照《中国药典》,知柏地黄丸的功能和主治是:“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细心的朋友发现,原来云南使用的名称是以其功能命名的,而现在通用的名称是以主要成分来称呼的。二者处方和功能主治其实是一致的。
方中重用熟地为君药,滋阴补肾,益精填髓。臣以山茱萸、山药补肾固精,益气养阴,而助熟地黄补肾阴;知母甘寒质润,清虚热,滋肾阴;黄柏苦寒,泄虚火,坚真阴,配合熟地以滋阴降火。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清热;丹皮清泻肝肾,三药合用,使补中有泻,补而不腻。诸药配合,共凑滋阴降火之功。
对造成阴虚火旺的原因,《内经》说:“年过四十,阴气自半。”随着年纪增长,或热病之后,或房事不节等,均易耗损真阴。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也或先天津液亏虚,或误用温燥药物等,或阴液亏耗,而出现虚火内扰。
再啰嗦一下,使用时应注意:本品为阴虚火旺证而设,气虚发热及实热者忌服。感冒者慎用,以免表邪不解。本品药性滋腻而寒凉,凡脾虚便溏,气滞中满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资助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提升科技社团能力服务创新发展项目“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第1期)”
实施主体: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项目组组长:葛元靖 副组长:钟祥刚、张小贝
审核:谢民秀 主编:杨祝庆 编辑:王云鹏、余思源
作者:谢民秀/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版式设计:李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