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业者,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创业项目,但是我们也不乏看到手握一副好牌,最后打得稀烂的创业者。所以好的项目也需要好的商业模式来支撑,才能将项目变现。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那么,商业模式究竟是个什么鬼?我们创业者又该如何构建商业模式呢?本文用试图摆脱专业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尽量直白的语言,来回答以上问题。
一、商业模式究竟是个什么鬼?
商业模式,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MBA、EMBA等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商业模式”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即营销的任务环境的各主体)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的部门之间、乃至与顾客之间、与渠道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关系和连结方式称之为商业模式。
这是书面上的解释,但我想要是这样跟创业的年轻人解释商业模式的话,那还需要我们专门来重新讨论吗?我相信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专业课程里,各类西方管理学著作,对商业模式都有丰富的解释。大家都可以自己看,不需要再浪费笔墨,所以,在这里,我希望用不一样的解释,跟大家说明什么是商业模式。
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每位创业者,创业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赚钱。对,我们创办企业的目的是赚钱,有位企业家说过,说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
问题来了,创业企业千千万万,为什么有的企业搞了一段时间,就玩儿不下去?有的企业却慢慢从小到大,玩得风生水起呢?那是因为,你玩不下去是因为你只有赚钱的想法,却没有赚钱的套路,或者你赚钱的套路根本行不通;人家能赚钱是因为人家不仅有赚钱的想法,还有很好的赚钱的套路。
能够赚钱的套路就是所谓的商业模式。
有人会说,这样解释也太直白了吧?我还是有疑惑,比如说,看上去做同样的生意,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成功,有的人就不成功呢?好,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家附近有一家面馆,是一家夫妻店,老板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专做豆腐面、羊肉面等面点,很正宗的本地特色,刚开业的时候,附近的人都去吃个新鲜,生意还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新鲜劲一过,大家都不去了,这家店坚持了几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家店又开张了,店主换了一对年轻的夫妻,还是做面点,刚开始大家都在猜测,这家店什么时候关门,没想到几年过去了,这家店却越开越火红,还在县城的另一个区域开了一家新店。
同样一家店,经营同样的产品,看起来商业模式似乎一样,但为什么有的人经营不成功,换了老板经营就成功了呢?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于是专门去研究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原来这家店的店老板烧的是正宗本地口味的面点,口味比较清淡,这家店主要客户对象是我们小区,而我们小区的居民大多是外地人,偶尔改换一下口味会有人光顾,长期经营是很难有回头客的。而第二个店老板,那对年轻夫妻,在具体方法经营上,则跟第一家店有所不同。
第1, 针对客户对象,设计菜品口味。第二个店老板则专门针对外地人,提供了非常可口、辣口味的配菜,比如辣椒油、泡菜、腌辣椒等,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调配,反正我每次去都是冲着他们家的腌辣椒去的,把青椒切成丝,放上蒜瓣,腌制半天,真的是清爽可口;另外,还增加了红烧牛肉面、重庆小面和杂酱面等外地特色面点,可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家门口品尝到家乡的味道。这样自然就留住了回头客。
第2, 针对客户需要,延长营业时间。原来这个店老板每天营业到晚饭后,大约七八点就关门了。但我们小区隔壁就是一所寄宿制的小学、初中学校,每天晚上7点半到8点半,有许多上完晚自习回家的学生,这些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上完课都想吃点夜宵。所以,第二家店专门针对学生,增加了夜宵营业,还针对学生特点,提供蛋炒饭、生煎包等特色夜宵。
第3, 针对客户群体,实施定价策略。小区附近,有几个建筑工地常年在施工。所以第二家店专门针对有许多农民工比较节约的特点,设置了两个特价面点,比其他店便宜1块钱;同时根据农民工饭量大、要油水的特点,还特意加量、免费提供油辣椒、猪油渣等小菜。价格便宜,分量足,有油水,这样就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农民工去店里消费。
第4, 吸引人流,联盟经营。有一天,大家突然发现,这家面点旁边,突然开了一家早餐店,经营包子、馒头、豆浆、油条、大饼,刚开业的时候,生意不错,大家都不去面馆,改到包子铺吃早餐了。我就问面馆老板,我说这家包子铺开得可真不巧,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意。结果这个老板很淡定地跟我说:这个包子铺老板是我朋友,是我把他叫过来开店的。我就很奇怪,你把他叫来,开在你店旁边,难道你不怕影响你的生意吗?他笃定地说,不会,我跟他经营的品种不一,如果客人经常在我店里吃面,会吃腻的,现在包子铺就满足了客人换口味的需求,多了一种选择,客人就不会去别的地方,我就把客人留下来了。同样,他包子铺的客人,偶尔换一下口味,可能会到我店里来吃面,相当于又给我增加了客人。
第5, 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经营。第二家店加入了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为周边小区提供外卖服务。同时店老板还让老客户自愿加入客户服务微信群,老客户们可以在群里预约下单,也可以就口味、质量提意见,店老板还定期在微信群推出时令单品特色菜,让老客户们在群里下单,比如,吃龙虾的季节到了,他就推出一个100元3斤的农虾套餐,送货上门。大闸蟹上市了,又推出大闸蟹特卖季,顺便也扩大了销售。
所以大家看,同样是做生意,开面馆,也有这么多套路。这个世界上最难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把你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另外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进你的口袋里。而成功赚到钱的创业者,都是套路比别人更有效的。
而我们通过上面这个小案例,可以总结一下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有哪些特点?
第1, 以客户为中心。任何商业模式,能够生存下来的唯一理由,就是给客户提供了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创业者时时刻刻处处,都要为客户着想,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如何改进产品和服务,让客户心甘情愿掏钱买单。
第2, 以创新为灵魂。和君咨询的张小明指出,在商业进化和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始终是由观念更新驱动,这里的观念更新,指的是每个人的思维进化,而非知识积累。积累知识好比盖楼,楼层可以一层层堆砌,往往旧有的知识依然存在和发挥作用;而思维则像电脑操作系统,是一个版本有一个版本的更新,思维迭代要来的更根本,需要我们抛弃的也更多。因此,我们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觉醒,才能不辜负这个飞速流动的时代。
第3, 以联盟为载体。新经济时代,单打独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创业者要思考如何搭建平台,构建产业生态,把消费者尽可能吸引到你这里来。比如,我们使用苹果手机,用的不是手机本身,手机只是我们享用无穷无尽的APP、音乐、电影、书籍、游戏的一个物理载体、一个交互媒介。这个生态系统似乎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每天都会为我们带来惊喜。因为,它背后的生态系是活的、是开放的、是每天不停进化的。苹果公司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制造下一款iPhone,而是维护这个生态系的健康、繁荣,iPhone只是这个生态系的一个角色而已。
第4, 以应变为常态。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要挖空心思地去迎接变化,顺应客户的改变。苹果手机从最初的iphone1到最新iphone12,每一次迭代都是在自我否定,满足消费者更好的体验需求,虽然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但也能够促进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上一代甚至好几代的手机,在使用功能上依然可以满足,但当新款发布的时候,消费者依然会翘首以待。因循守旧只会坐以待毙,创新改革才能赢得生机。
第5, 以网络为平台。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有一个特点,能够组建一张网,通过这张网把消费者、供应商、合作商都链接起来,从而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所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都在这张网里流动,从而实现盈利的目的。小米的快速崛起,就是他构建了这样一个命运共同体,消费者参与设计,让产品不断迭代、延展,从手机、到家电、到厨房用品,在消费者的推动下,使小米生态进入千万个“米粉”家庭,形成无法分割的生活必须品。
第6, 以复制为目标。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这种模式能否复制?能否持续?如果一种商业模式能够复制,则说明这个事业是可以做大的;如果这个商业模式能够持续,则说明这个事业是可以做久的。不能复制、不能持久,说明这个商业模式的成功是具有偶然性,那么失败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第7, 以盈利为宗旨。我们前面就讲过,商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我们看到共享单车曾经火爆一时,引起无数风投追捧,但这个商业模式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盈利的解决方案,无数共享单车品牌冒出来,又消失了。最根本的原因,仅仅依靠风投是无法解决持续盈利的问题。
二、商业模式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说到商业模式的起源,经济学家、专家大多会从西方讲起,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在研究商业理论方面,总结了不少模型,成为全球商业从业人员的指南。比如在商业模式的研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类:
1、 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在他们的书《商业模式新生代》提出的9要素模型,分别从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价值主张、关键业务、核心资源、合作伙伴、收入来源、成本结构这9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起自己的商业模式。
2、 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务学院客座教授三谷宏治在他的著作《商业模式全史》中提出的4要素模型。四要素分别是顾客、价值提供、盈利方式、战略/资源。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你的客户是谁?你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你是怎么盈利的?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其他的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论还有二要素模型、三要素模型等等,市面上介绍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论书籍很多,大家很方便就可以购买到。我想给大家介绍另外一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说到商业,大家最早的起源是什么吗?
说到商人就不得不提商族部落,传说这个商族部落是高辛氏(帝喾)的后裔,住在黄河下游一带。在舜统治的时期,商族部落有一个叫契的首领帮助大禹治水功劳很大,舜将商邑封给了契,从此就有了商部落的名号。
因为生活的需要,部落之间需要物资交换。契的六氏孙王亥发明了牛拉车,经常带着奴隶和装满物资的牛拉车来回的穿梭在各个部落之间,与其他部落交换物资。人们只要看见王亥就知道有好东西来了,便大喊道:“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后来大家习惯性地把生意人称为商人,商人这个称呼就这样一直流传至今。
商业的另一个起源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他被称为中国的商圣,他帮助勾践成就霸业以后,不爱江山爱美人,带着西施跑到北方的齐国,隐名埋姓,种地为生。他发现北方的马匹很多,价格便宜。而南方缺少马匹,价格昂贵,于是,他就想着把马匹运到南方去卖,岂不是发财了吗?可是他仔细一了解,发现这个生意的难度在哪里呢,在于南北路途遥远,盗匪很多,许多贩马商人的都被强盗把马抢走,赔得血本无归。范蠡调查以后发现,从北到南做生意做得最大的老板,叫姜子盾,姜财大气粗,实力雄厚,沿途的盗匪都打点好了,从来没有强盗打劫他们家的货物。于是,范蠡就写了一个广告,贴在姜老板家门口,说我要成立一个物流公司,走南方的线路,开业大酬宾,免送货费。姜老板一看,运费不要?还有这等好事?于是主动上门来要求合作。就这样,范蠡就买了北方的马,送着姜老板的货,到了南方,再把马卖出去,几年下来,就赚得钵满盆满。所以,范蠡才是“共享单车”的发明者。
当然范蠡成功的商业案例非常多,传说他曾经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成为巨富。在别人眼里特别难的赚钱,在他眼里就跟玩儿似的,所以民间都称他为财神。
所以,从我国商业起源的两个小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商业的起源是需求,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易,商业的目的是盈利,这构成了整个商业世界最底层的基石。
而满足需求、完成交易、实现盈利的过程,就产生了商业模式。
所以,一切,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所谓的商业模式,不是经济学家在电脑前研究出来的,而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自然而然产生的。总的来说,商业模式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是古代社会集市售卖和异地售卖商业模式。前面的第一个故事,就属于集市售卖,以物易物;范蠡则是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异地售卖赚取差价的方式来获利;包括著名的徽商开辟“盐帮古道”,其实都是学习范蠡的这种商业模式。
二是近代工业革命前后,大规模生产出现,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即传统的制造业的模式,主要包含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产品销售,在销售环节,有直营、代理、经销等多种不同的模式。比如福特汽车,首创规模化生产汽车,使小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美国商业的新领袖。
三是现代商业模式,随着信息、科技、物流、金融等全面提速和发展,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比如连锁经营、大型商超、各种综合体、金融信贷等等,在经济快速发展之下,每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就了属于自己的财富神话。比如连锁快餐的发明者肯德基,成为全球瞩目的快餐品牌;沃尔玛超市的创始人家族,则长期霸占世界首富的宝座。
四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新的商业模式又出现了。比如Uber、滴滴,几乎不拥有出租车,却是市场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比如airbnb,几乎不拥有任何一家酒店,却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出租方,比任何一家酒店连锁集团都大。再比如阿里巴巴,淘宝上卖的大部分商品都不属于阿里巴巴,但是不妨碍阿里巴巴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这些公司连产品都没有,他们就靠纯粹的商业模式赚钱。再比如,商圣老祖宗发明的“免费”这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伴随个人计算机而来的是计算机病毒的肆虐,因而杀毒软件应运而生。国内的金山、江民、瑞星等杀毒软件,以及国外的诺顿、卡巴斯基等杀毒软件,都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时。当然,它们都是需要付费的,尤其是病毒库,不付费就无法更新。后来,360免费杀毒软件横空出世,就连病毒库更新也免费,用户界面也做得不错,迎合了刚刚开始流行的用户体验这一潮流。于是,一众小伙伴乐坏了,管它什么诺顿、卡巴斯基,最终都选择了360。顷刻之间,360杀毒软件一统江湖。大家兴高采烈地使用360杀毒的同时都没去想360靠什么来养活自己。等市面上其他杀毒软件厂商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市场已经姓“360”了,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魅力。
商业模式,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些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变化,主动去迎接变化,创新商业模式的人,无疑是最成功的的创业者。
三、 商业模式究竟要怎么整?
弄清楚了商业模式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现在急切地想整一个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出来,那么,抛弃管理学著作里面那高深的理论,有没有简单易行的套路呢?我们不能胡乱地总结具体的方法,但可以探讨一些基本的原则。
大概率来讲,我们大多数的年轻人,除了王思聪、柳青这些富二代,普通人都不可能像他们一样拥有极大的财富和人脉资源。而在先阶段已知的商业模式开发成功人士当中,大部分也都是从草根阶层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比如,刘强东现在拥有庞大的商业帝国,缔造了三家上市公司,其商业模式也被验证为成功典范。但你也要知道,他创业之初是在北京中关村走门串户地卖光碟。前不久刚刚上市的京东物流最初的命运也没有那么光彩,刘强东决定自建京东物流的时候,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是他的一意孤行,才有了今天这个全国满意度最高的物流企业。
所以,我们年轻人创业,首先得承认这个现实,立足于现实,从小做起,一边拓展你的视野、沉淀你的人脉、积累你的资源。一边构思、完善你自己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一开始就好高骛远,妄图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一样,年纪轻轻就改变这个世界。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商业组织,大概率都会经历五个阶段,所以,你也可以参考一下,那个阶段比较适合你开始起步。
第1, 个体户。说到个体户,很多年轻人就看不起,我怎么能搞个体户呢?那多没面子,创业嘛,起码得在商业中心,租写字楼,雇一班人马,那才像创业的样子。大家知道目前中国最成功的90后创业者是谁吗?是91年出生的聂云宸,29岁就已拥有40亿的身价,公司估值超过160亿元。聂云宸没有任何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工程师,他大专毕业后,创业最开始就是干个体户,开了一家手机数码店,靠给人家买手机、修手机、翻墙下载软件积累了第一桶金,如今他的“喜茶品牌”已经开了超过500家门店。我相信,聂云宸创业第一天,并没有想到商业模式,他肯定想的是怎么活下去。后来开一家奶茶店的时候,也没想到做融资,开连锁店,他想的是产品如何吸引消费者,所以他每天自己要喝20多杯奶茶,一天之内改六次配方,最终发明了如今风靡全国的“喜茶”。
第二,工作室。工作室只需要承担一个公司的某个环节,比如,设计工作室,可能只需要把PPT、平面图文做好,就算完成工作了。工作室人数不多,主要依靠知识、技术赚钱,提供的一般都是知识产品或服务。马云最初创业的时候,就是搞了一个翻译工作室,但也不是很成功,经常发不出工资,马云没办法,只好跑到义务去进袜子,在西湖摆地摊,卖了袜子再给员工发工资。目前在游戏、动画领域,有许多全球知名的工作室。
第三,普通公司。国内有很多3、5个人的公司,但人脉广、连接能力强,将自己的上下游厂商、合作伙伴、消费者构成了一个不小的商圈,有的小公司都是从个体户发展而来。
第四,平台公司。你可能不敢想象,Google服务中国、日本、韩国这么庞大一个地区搜索业务的,很长时间只配置4个工程师。WhatsApp是英语国家一款顶级通讯应用,在WhatsApp达到10亿活跃用户的时候,他们只有57位工程师,全公司只有1位产品经理。杭州一家游戏运营平台,主要做手机游戏运营的,通过手机游戏充值收费,每年营收达10亿元左右,但他们只有50多个员工。
第五,全球平台公司。全球平台公司需要面对各个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和监管,这就是特别复杂的专业协作了。比如今日头条,旗下的TIKTOK在全球广受欢迎,拥有无数的用户和粉丝,但由于受到各国法律的监管,国际化之路屡屡受到挑战。
所以,我们创业者首先定位要清楚,我准备搞一个个体店?还是开个工作室?或者弄个平台公司?不同的选择,玩法不一样,只有定位清晰了,才能理清思路。
在具体实施商业模式打造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1, 把握时代趋势节奏。有一个竞争对手永远打不败,那就是趋势。在设计和决策商业模式的时候,企业家和创业者需要始终有更大的画面感和节点观念:顺势而为,顺时而变。在这里,势,指的是技术和需求;时,指的是窗口和周期。比如,如果你要问如今最火的商业现象是什么?那应该是直播带货了,薇娅、李佳琪、辛巴、罗永浩这些直播网红,出生草根,却一夜暴富,催生了无数普通人纷纷扎进直播圈子,怀揣着创富的梦想。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个人崛起的时代”,习以为常的传统创业形态、传统工作安排、传统生活方式,不断远离你我。同时,这个社会也正在变得高度不确定,到处充满着机会,也到处充满着陷阱,你无法分辨哪些是机会,也无法分辨哪些是陷阱,欧美学者习惯用“后工业化社会”、“风险社会”等概念描述这一现实。中国有句古话,“乱世出英雄”,在这个趋势当中,正是我们青年人创业的大好时机,国家也适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鼓励青年人投身创业大潮。
第2, 构建信息网络,投身网络社会。要想构建自己的商业网络,首先你得投身这个网络,在正式“下海”之前,先跳到水里试试水,学会游泳,才不至于被淹死。比如,同样是自媒体人、主播,有的人只是盯着任务干活,盯着行业价值,想的都是发多少篇稿子、拍多少视频、拿多少稿酬……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张网,你的思考方式就会是怎样传播更好更快?所以各类大V、各类意见领袖,在微博、抖音上实现了快速的个人崛起。有的普通创业者,也在利用一些商业化平台的支持,在快速实现变现。
第3, 打造核心产品,借助资本力量。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的风投,怀揣着巨额资金,希望找到一座金矿,可以实现财富的倍增。比如聂云宸的喜茶上市以后,很快就在2016年,得到IDG资本和天使投资人何伯权共同投资1亿元;此后,又经历了多轮融资,估值达到160亿,迅速在全国开起了500多家门店。所以,与其挖空心思做PPT找风投,不如沉下心来,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有了独一无二的产品,就不怕找不到资金。当然,投资人不会只提供资金,真正有价值的,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关系、渠道资源。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再高深精彩的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验证,理论本身其实并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在实践中将理论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希望我们青年人大胆地行动起来吧,希望在我们中国,可以马上看到我们中国的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