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G5,说G6。
观点1,从颜值开始,终于颜值了。G6最初的定位是商用车,奥迪A6,然后以兰兰上市后瞬间登场,留下遗憾。
与竞品相较属东施效颦,失败后,没有好生反省,再图发布展,参考日系雷系在美国市场的成功,G6未能独创一派,与欧系、日系形成鼎足,绝非东方之子接航天英雄那样简单。
好看的车不一定是好车,但好车一定好看。
就整体而言,商务轿车造型设计作的最好的是英国汽车,顶尖品牌劳系宾系,工业设计和营销理念都是头部,当下虽说德国吃掉了英国汽车,但英国汽车的灵魂还在。奇瑞汽车也有代工陆虎,还换来了全铝车身技术,应用于蚂蚁系,不愠不火,鲜有爆点,流量可怜。
国内商务轿车当年有可以比肩劳系和宾系的设计,但是不知为何未入奇瑞的法眼。如果奇瑞G6复活用中国风造型设计,整合CDC,混动甚至电动技术、全铝车身或有机会与红旗执肩。
观点二,回头看G6的CDC电液悬架是个亮点,但不足以支撑车辆整体产品力的相对弱势,败家于无后续产品的持续发展,一蹶不振!CDC有很大潜力作为可调车身的爆点技术,此次复活G6应继续宣传和应用。
观点三,奇瑞这家企业的产品技术积累不少,燃油车爆个一两款续命三五年,企业技术和经营老本已经不多,多次变卖家当,快把重资产的经营的天然优势吃干榨尽了。先卖观致给宝能,再卖艾系五粮酒厂,与青岛国资也暧昧过......聚力汽车,开放管理,创新商业模式,才能真正玩好汽车。
观点四,可以参考航空工业的发展线路,汽车产品设计和标定所需的芯片、IGBT、及主动控制技术所对应硬软件开发的技术革新日益加速,汽车产业变革方向愈发明显,产品的机械平台的模块化,智能化和电子技术在产品应用和成本的占比不断加大。主动自我变革是唯一选择。
观点五,极致的成本控制+极致产品设计+极致产品质量+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倒逼汽车的整体进步。
汽车产品的设计标定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人群,要有必要和准确的数据采集系统,产品整体设计标定应从工程师思维向客户思唯转变。
将C端或B端客户预付定金与汽车销量和产量及交付时间挂钩,订单就是设计标定的导向结果,早交付早收益。
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应用生态,应为二次开发预留接口,再增值服务扩展应作为产品品牌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