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中,冬月和冯夕的三世情让人动容,子鸢和道乐的互动让人欢喜。只是作为女将军的闻心小时候太可怜了,事业心强的父亲闻邺动不动就扇耳光,把孩子关小黑屋,还觉得管教孩子是自己的事,外人无权置喙。
管教孩子确实是父母的权利,但是把孩子当做私有品随意打骂、惩罚,却会伤害到孩子。孩子表面上变得乖巧、安静了,其实内心蓄积着愤怒和抱怨,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只会想方设法地反抗父母。
如同丹尼尔·西格尔在《去情绪化管教》书中讲道,在管教孩子方面,靠程序预设自动航行的下意识方法来管教孩子是不太可行的。我们可能就此飞进幽暗的积雨云中,这段航程势必颠簸。
这本书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继《全脑教养法》之后,给我们父母带来的全新力作。它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爱与欢声笑语代替吼叫和惩罚,从而帮助父母保持理智,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理性引导,将情绪崩溃的时刻转化为孩子大脑进化的机会,帮助我们和孩子做到去情绪化。
那么,在孩子大哭大闹时,我们如何教而不是管呢?如何做到去情绪化管教呢?毕竟,与其让孩子在恐惧中压抑自己的冲动,最后亲子冲突不断,不如培养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好。
1、为什么我家孩子是这种反应
《今夕何夕》中小闻心看到死去母亲的尸体,生气地推打父亲,让父亲把母亲还回来,一直在不停地大哭大闹。其实是源于对母亲的思念,是孩子失去亲人后的正常的反应。不要说小孩,就是我们大人,在亲人去世后,都会失去了理智,大哭大闹地推人、闹腾。
但是父亲闻邺因为不懂孩子,把小闻心的哭闹当做小孩脾气,认为她无理取闹。不仅对女儿扇耳光,还让仆人把她关到小黑屋中,希望她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可是,孩子只是孩子,他们的上脑和前额皮质层还没有发育完全,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作为父母,我们只有懂孩子,知道他们现阶段的能力局限和发育,才会更好地管教孩子。
如同《去情绪化管教》书中所说,我们有时觉得孩子是不想如我们期望的那样做,实际上是他们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
比如一大早,原本时间紧张,我帮助4岁的女儿洗漱,但是她突然发火,把衣服扔地上。如果我当时进入自动航行模式,就会觉得孩子是故意和我作对,故意来气我,就会呵斥她不听话。但是,我明白她现在是有起床气,明白她处在情绪的漩涡中,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就放下内心的破坏性假设,而是告诉孩子我的感受:“你把衣服扔到地上,会弄脏的,妈妈看着不舒服。”然后等孩子平静下来。
当我们处在缺觉或者高压下,就难免会进入自动航行模式。这时候,我们可以在内心问自己:“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是这种反应?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失去了控制?”当我们抛弃内心的破坏性假设,带着好奇心去探寻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就会更懂孩子。
所以,作为父母,最重要是挖掘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秘密,从而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咬牙切齿地训斥孩子,用威胁和恐吓惩罚孩子,让他们失去对亲人的信任和联结。
2、此时此刻,我想教会孩子什么
我们是想教给孩子暴力和恐惧,还是教给孩子自控、分享和负责任的能力?
在孩子大哭大闹时,确实会让我们颜面扫地,伤自尊,我们也很容易进入自动航行模式,下意识地责怪或者恐吓孩子。但这样做,只能起一时的震慑作用,让孩子在恐惧中压抑自己的不当行为,孩子却失去了建构大脑和情感联结的机会。
如同《去情绪化管教》书中所说,管教孩子不是用吼叫或者威胁管孩子,而是教孩子:比起诉诸暴力,总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既得家长的注意,又无须自己生气发火,从而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所以,下次在孩子发火或者行为不当时,我们应该在内心反问自己:我们想教会孩子什么?是责任、担当、时间管理、分享的能力?还是单纯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听话,从而把强权和控制教会孩子。
3、该怎么教效果才会更好
《今夕何夕》中,扇耳光、关小黑屋的举动,不仅没有让小闻心理解自己的父亲,还让她出现了幽闭症,在黑暗的房间里就会胸闷气短,同时产生了叛逆之心,时时和父亲闹别扭。
《去情绪化管教》书中讲道,不论是打孩子、长期孤立孩子,羞辱孩子、大吼大叫来威胁孩子,还是通过坐冷板凳的方法来管教孩子,都会刺伤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注意力从自身行为以及怎么改正上,转移到对抗家长以及父亲对自己的伤害上去了。
研究中发现,当父母对孩子施加生理或者心理疼痛时,孩子就会面临着无解的生物性矛盾。因为孩子在恐惧时会寻求亲近人帮助,但是父母又是孩子疼痛来源时,孩子大脑就会迷惑,出现信息紊乱,出现大脑功能的紊乱。
所以,在孩子发火、打人或者不当行为时,我们先在内心反问自己:怎么教才会效果最好?帮助孩子度过情绪难关,而不是压抑孩子的情绪,最后引来大爆发,或者青春期的叛逆。
比如,在我们因为忙碌没有搭理孩子,导致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以蹲下来抱住孩子,或者陪在孩子身边等他平静下来,对孩子感受表示认同,给孩子的情绪命名,从而来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你刚才叫妈妈半天,妈妈因为忙没有回应你,你很生气,是不是?生气是很正常的情绪,妈妈有时候等待很长时间,也会生气的。“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后,我们再和孩子讲道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赢得合作,从而帮助孩子建构大脑。
写在最后
我们并非完人,不能做到每次都能在孩子发火时连问自己三个问题。但是我们的每一次努力,就会帮助我们父母,减少进入自动航行模式的恐吓和吼叫次数,从而帮助孩子建构他们的大脑,增进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让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愿所有的父母和孩子,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都能做到去情绪化管教,从而教会孩子有益于成长的必修课。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我想请你帮我小忙:
1、点赞转发,让更多的父母能够看到
2、关注我@Daisy2019小燕,育儿路上一起交流成长
3、留下你的足迹和困惑,你有困惑,我有酒,成长路上不寂寞。